預防認知障礙|中大研究證長者更密集地練習書法 對鞏固大腦神經網絡協調有正面影響

認知障礙症是一種大腦功能衰退疾病,在本港每10名70歲或以上長者,就有1人患有此症。中大醫學院最近一項跨學科研究證實,年長人士增加參與認知活動,對協調大腦神經網絡有正面影響。研究團隊建議長者多參與認知活動,可作為日常預防認知障礙症的健康措施,有助促進腦健康。中大醫學院跨學科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隨機對照研究,成功招募112名年齡介乎55至75歲、非安老院居住、具有主觀認知功能衰退的年長人士參與。所有參加者均長期練習中國書法,每週至少練習1小時。他們被隨機分配至干預組及對照組,干預組在研究期間需要將書法練習的時間加倍,為期6個月;對照組則維持日常的練習習慣。研究團隊分別在干預期前後為所有參加者進行腦部磁力共振掃描,以檢測他們大腦預設模式網絡(DMN)的功能性連結變化。DMN是大腦不同區域之間的功能性連結,當人處於休息狀態時會最活躍。阿茲海默症等認知障礙症已知與DMN缺陷有關聯。

而結果就顯示,接近所有對照組參加者的DMN功能性連結均有減弱,相反干預組的參加者較少有DMN功能性連結減弱的情況,甚至有所增強。這意味著增加認知活動的參與密度對鞏固長者的大腦神經網絡協調有正面的影響。此外,隨時間增長,干預組的工作記憶亦比對照組有更好的表現。

書法有助協調大腦神經

中大醫學院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教授朱昭穎教授表示:「書法涉及視覺空間協調、注意力和非語言記憶,這些功能與大腦的非主導頂葉和顳葉相關。我們發現增加書法練習可以加強大腦的DMN功能性連結,特別是內側前額葉和海馬結構與顳葉和頂下葉的功能連結。這可能是由於反複練習有助重新組織及加強大腦網絡功能,從而改善功能連結的表現,將活動功能提升至最高水平。」相關研究結果已於《剌針》旗下的國際期刊 eBioMedicine發表。Text:Fion

資料來源:healthyD.com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