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肥胖日 | 肥胖症可逆轉?報告:每2個人就有1個超重/肥胖 醫生拆解肥胖症原因、BMI指標及GLP-1腸泌素治療法

「食極唔肥」是很多女生的願望,奈何佳節過後往往會肥幾斤,所以說減肥是女生的終生事業,真的不無道理。其實不止女性,肥胖症正在全球「漫延」,不論性別,肥胖不是罪,但確實是一種病,需要我們去正視。據2024年發表的世界肥胖報告,超重或肥胖的成年人佔全球成年人總數比例,由42% (2020年) 升至46% (2025年),並估計2035年躍升至54%1,即是每兩個人就有一個人超重或肥胖。在本港,衛生署指出,15至84歲人士中有32.6%人肥胖、22%人超重,當中有4成人連自己超標都不自知2

到底怎樣界定「肥胖」?超重對健康有甚麼影響?外表瘦削仍有機會內臟脂肪過盛?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胡依諾醫生直言,肥胖症與很多慢性病息息相關,可幸是只要患者有恒心,肥胖是可以逆轉的。適逢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讓我們一起來探討該怎樣「解決」肥胖症。

BMI指標25kg/m2或以上已屬肥胖

我們常用體重指標 (BMI) 來界定一個人體重是否符合標準。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辦事處以亞洲成年人分類,BMI ≥  23.0 kg/m2及 <  25.0 kg/m2屬於超重,≥  25.0 kg/m2則屬肥胖3。體重指標的定義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中央肥胖則以腰圍界定,男性 ≥ 90 厘米及女性 ≥ 80 厘米都屬中央肥胖4。根據世衛的定義,肥胖是由可能導致健康損害的脂肪過量沉積所定義的一種慢性復雜疾病3,換句話說,當一個人的有過量脂肪,或脂肪積存在不理想的位置或器官,因而對生理或心理產生影響,定義上已經算是患上肥胖症。

胡醫生解釋,導致肥胖症的原因可分為先天及後天:先天即家族性遺傳,取決於基因;後天則歸咎於現代化的飲食及生活習慣,當熱量吸收比燃燒多就會有盈餘,每攝取7700卡路里便會增加1公斤的體脂肪5。此外,隨著年紀增長,新陳代謝減慢,異位脂肪一旦積聚在肝臟、胰臟、心臟等非脂肪組織的器官,便會增加體內胰島素阻抗,脂肪肝便是較常見的一例。

若肝臟積存多於5%的脂肪已確診為脂肪肝,胡醫生指出,由於大部份患者都沒有徵狀,故此需要作進一步診斷確認,而醫生會使用肝纖維化掃描來診斷患者的肝臟受影響程度,再作進一步治療。

內臟脂肪過量積聚引發併發症

若人體的內臟積聚太多脂肪,會引起胰島素阻抗,繼而爆發高血糖及糖尿病。血脂經肝臟製造,脂肪肝會引起血脂異常、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高、三酸甘油脂過高,影響到血壓過高,就是人們俗稱的「三高」。「三高很大程度是源於內臟脂肪累積引發的代謝失調所致。」胡醫生強調。除此以外,肥胖亦會引起很多併發症,因為體重的負荷,有機會誘發退化性膝關節炎、痛風症、睡眠窒息症、心血管及腦血管疾病、慢性腎衰竭等。肥胖還會影響到自我形象,肥胖人士會容易緊張、焦慮,甚至抑鬱。

治療肥胖症 手術以外的選擇

昔日治療嚴重肥胖患者,醫生或會建議透過縮胃或腸道繞道等手術去處埋,才有機會達至一個持續及大變化的減重目標。然而,很多人的確在短時間內減磅了,但往往不足一年體重便反彈,胡醫生坦言這與基因、年齡及新陳代謝率有莫大關係,能做到持續減重,除了患者要配合飲食之外,近年有更有效治療肥胖症的藥物面世,「體重下降後,身體會出現自然調節機制,抑制食慾的腸泌素(GLP-1)分泌會下降,飢餓感會增加。補充腸泌素除可有效控制體重,更對治療脂肪肝、穩定血糖及血壓有幫助。」GLP-1本身是人體天然由腸道分泌的荷爾蒙,亦可稱為腸泌素。進食後當食物到達小腸,腸道細胞便會分泌GLP-1,再經血液輸送到身體各處協調各器官功能,例如令大腦產生飽足感,優化胰臟分泌胰島素,減少肝臟脂肪等。胡醫生指出,有研究發現很多糖尿病人或肥胖人士,其實本身因為腸泌素效應不足,令到血糖高,甚至體重容易上升。GLP-1藥物的原理是模仿這些腸泌素的功效,幫助糖尿病人控制血糖,甚至減重。這種藥物就是坊間俗稱「減肥針」的減重針藥。

甚麼人士適合用GLP-1的藥物?

根據香港衛生署及歐美藥物管理局註冊,GLP-1藥物適用於兩種情況。

  1. GLP-1早在20年前已經獲得批准註冊治療二型糖尿病,香港糖尿專科醫生十多年前已經常處方GLP-1給糖尿病人,尤其是糖胖症患者。
  2. 過去十年陸續有臨床研究利用不同GLP-1治療沒有糖尿病,但有體重屬於肥胖而且有其他和體重相關疾病的病人,成功減到高達20%的體重6,香港專科醫生亦有多年用GLP-1來治療肥胖症的經驗。GLP-1已得到香港衛生署和各國藥物管理局批准治療BMI體重指數超過27 kg/m2,同時有和肥胖相關的健康問題7,例如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等。最近,更有研究發現GLP-1可以減輕肥胖病人心臟衰竭和睡眠窒息症8的症狀,甚至減低心血管病和腎病死亡風險,所以預計GLP-1會在未來陸續獲得更加廣泛的註冊,適合治療更多肥胖病人的併發症。

肥胖症可逆轉 患者需要高度配合

胡醫生憶述一個病例,男患者才39歲、體重97.5公斤 (約215磅),BMI 37.6kg/m2。檢查時發現血糖值高至20mmol/L,三酸甘油脂和蛋白尿更是正常人的六倍,驗肝酵素檢查發現他有急性肝發炎,腎臟已開始受損,肝臟脂肪量高達70%,伴以嚴重睡眠窒息症。「這位病人情況並不理想,幸好未出現肝硬化。我們立即啟動GLP-1治療,再混合其他口服藥物針對血糖、血壓及膽固醇問題,以及讓患者使用呼吸機。治療半年後,三酸甘油脂由11.6降至1.5mmol/L,血糖指數亦回復正常,蛋白尿也消失了,緩解了脂肪肝問題,及後兩年他足足減去六分一體重(約15公斤)而沒有反彈。病人成功獲到治療成效,除了配合用藥之外,調節飲食、運動及生活習慣亦相當重要。「我推介美國糖尿學會建議的健康餐盤飲食法  (Plate Method),每餐包含¼優質低脂蛋白質、¼未經加工的全穀類和½多種顏色的非澱粉類蔬菜。無論你關注的是血糖、心血管、還是腰圍,這個方法都有效。」同時鼓勵肥胖人士每星期進行150分鐘的中強度或以上的運動,間以一些阻力運動,以針對肌肉強度及達至增肌的效果。

 參考資料:

  1. 世界肥胖聯盟《2024年世界肥胖報告》,Accessed 28 Feb 2025。
  2. 衛生署《二零二零至二零二二年度 人口健康調查報告書 (第二部) 》,2023年。
  3. Obesit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ccessed 28 Feb 2025。
  4. The IDF consensus worldwide definition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ternational Diabetics Federation, Accessed 28 Feb 2025.
  5. 香港糖尿聯會《運動治療》,Accessed 28 Feb 2025。
  6. Jastreboff, A. M., Aronne, L. J., Ahmad, N. N., Wharton, S., Connery, L., Alves, B., Kiyosue, A., Zhang, S., Liu, B., Bunck, M. C., & Stefanski, A. (2022). Tirzepatide Once Weekly for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206038#body-ref-r1
  7. FDA Approves New Medication for Chronic Weight Management, FDA, November 08, 2023.
  8. FDA Approves First Medication for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FDA, December 20, 2024.

Text: Florence

(圖片為示意圖,非當事人)

 延伸閱讀:

  1. 彩虹飲食法有助抗衰老/降血脂/防癌等 Jamie Oliver成功減12公斤(附營養師建議食用)
  2. 更年期中央肥胖 | 女性腰圍超標是健康警號!醫生:提早出現心臟病和中風
  3. 世界肥胖日|肥瘦之間反覆輪迴多年 陳志雲終下決心求醫 呼籲關注肥胖問題

資料來源:healthyD.com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