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專訪|港產巴裔少女任深水埗導賞員:我哋都係香港人

【橙訊】香港人的定義是什麼?在香港出生,以香港為家,但是父母籍貫在異國的話算不算?今年24歲的Kainaat就是在這裡土生土長的巴裔女生,她用流利廣東話肯定地告訴大家:「我係香港人」。

kainaat.jpg

Kainaat,中文名簡佩芝,第3代巴裔港人。(圖:橙新聞)

「你係邊度人嚟?」

Kainaat的爺爺是巴基斯坦人,早於70年代來到香港打工,接著爸爸和媽媽也跟了過來,定居香港,誕下Kainaat。所以,她在香港出生後,一直都居住在深水埗,直至中三搬到沙田。對Kainaat來說,她的家就是香港,她自己的身分就是香港人。

很多時新聞所見,香港少數族裔面對偏見、排擠的問題嚴重,Kainaat卻指出,問題雖然存在,不過很多時溝通過後都能被接納和了解。「很多人會問我來自哪兒,我回答我是香港人後,他們會再問我家人是從哪兒來……其實也沒有特別不開心,已經習慣了,我也明白我的外表的確不像香港人。」

said.jpg

因為五官有別,的確會被視作「外國人」。(圖:橙新聞)

親自設計生活導賞團帶港人認識少數族裔文化

現時Kainaat正在香港大學修讀護理學,同時她已擔任4年少數族裔導賞員:「我很喜歡做導賞員,因為可以拉近少數族裔和香港人的距離。」

契機在於有非牟利機構發起導賞團,由在港的少數族裔擔當嚮導帶在地人深入社區,了解另一面貌。當時Kainaat初嘗帶小學生了解油麻地的少數族裔生活,立即愛上這種文化交流。其後她再與慈善組織救世軍合作,推動「Hi! Strangers少數族裔生活導賞」,並選擇了自己居住十多年的社區——深水埗——作為導賞路線。

TRIP.jpg

Kainaat帶學生參與少數族裔生活導賞團。(圖:受訪者提供)

為了展現自己扎根香港的生活,Kainaat挑選了5個地點去介紹包括宗教、飲食等重要範疇。例如介紹北河街市,有香港鮮有允許伊斯蘭教徒自行念經宰雞的肉店;又有尼泊爾人和巴基斯坦人開設的士多等等。她說:「大家可能以為我買的都是巴基斯坦食物,但其實我小時候最喜歡買的是『媽咪麵』,我和你們一樣都是吃香港零食長大的。」

shop.jpg

就算鄉下不同,但是生活習慣同香港人沒有兩樣。(圖:橙新聞)

夢想有一天打破隔閡真正共融

近20次導賞經歷之中,Kainaat曾聽過不少參加者對少數族裔的壞印象,例如來港是為搶資源、領綜援、不貢獻等等。而透過分享自己的人生,以及深水埗這個「巴基斯坦小社區」的文化,她成功消除不少參加者的偏見,當看見他們不再以偏概全,她就感到十分鼓舞和滿足。

所以Kainaat就算讀書忙碌,都依然堅持繼續帶團,以微小的力量推動種族共融:「我希望總有一日帶導賞團時,全部參加者都會認同我們的身分,我們全都是香港人。」

圖:橙新聞、受訪者提供

文:駱煥琳

拍攝:郭銘卓

剪接:郭銘卓

製圖:Terry

責編: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