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開始大規模囤積彈藥」,想要準備動手?
近年來日本以「中朝威脅」為藉口,早已偏離「和平憲法」的束縛,在強化軍力方面走得越來越遠。在防務預算連創新高、加快引進新型武器的同時,日本防衛省還計劃從2024財年開始在多地興建130座彈藥庫,「以應對日益複雜的地區安全環境」。
香港《亞洲時報》20日稱,目前日本擁有約1400個彈藥庫,而根據新的計劃,將在2032財年前再增加130個。這項舉措將為日本提供更大的軍事儲備和打擊能力。日本防衛省已要求在2024財年的國家預算中撥款約124億日元,用於建造新的彈藥庫。據報導,這些彈藥庫主要集中在北海道、宮崎、沖繩和鹿兒島等地。其中,北海道將新建六座、宮崎將建造兩座,沖繩的一個訓練場將建造五座,而在鹿兒島將建造三座,但具體儲存的彈藥類型和數量仍高度保密。
顯然,該計劃將對日本的軍事儲備能力和戰略投射能力產生重大影響。隨著彈藥庫的增加,日本將能更好地儲存和部署遠程導彈等重要軍事裝備,提高自衛隊的反製能力和打擊敵方基地的能力。但更讓人關注的是,此舉同時還意味著日本開始大規模囤積彈藥,為此才需要大舉興建新的彈藥庫以增加存儲空間。
報導列舉了日本近來準備大舉引進和採購的一系列新型導彈:
日本計劃向美國採購射程約1600公里的最新「戰斧」Block-5導彈,總數多達400枚。同時海上自衛隊還計劃在2027財年前升級全部8艘宙斯盾驅逐艦,以安裝這些美製巡航導彈。
同時日本計劃部署1000枚國產遠程巡航導彈,「以提高對中國的反擊能力」。報導稱,這些導彈將由日本陸上自衛隊的12型亞音速反艦導彈改裝而成,射程從100公里增加到1000公里以上。升級版12型對地攻擊巡航導彈將於2024年部署,比最初計劃提前了兩年。它們還可以從艦艇和戰鬥機上發射,將以日本西南諸島和九州為基地進行部署。
日本還計劃發展高超音速武器
此外,《亞洲時報》8月還報導稱,日本正在開發一種配備可更換偵察、電子戰和常規彈頭的巡航導彈,作為「威懾中國」的更廣泛計劃的一部分。據稱,自衛隊計劃戰時首正選射一枚帶有高性能攝像頭的偵察彈頭來確定對手位置,然後發射一枚電子戰導彈來癱瘓對手的雷達和其他傳感器,最後才由常規導彈進行致命打擊。
為彌補這些導彈的發射平台數量不足,日本還計劃利用美國「迅龍」空射托盤彈藥技術,對國產C-2運輸機進行改造,使它們可以大量攜帶與發射巡航導彈,轉化為簡化版戰略轟炸機,從而具備攻擊敵方基地的能力。
由此可見,日本興建彈藥庫大規模囤積精確製導武器,絕非一時間心血來潮,而是處心積慮的結果。只是防衛省的如意算盤能打響嗎?
報導認為,日本建立強大導彈庫的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面臨著重大挑戰。首先,根據美國蘭德公司2022年12月的報告,日本在彈藥儲存方面問題很多。「儘管沒有目前彈藥儲存的公開記錄,但當地媒體報導和官員的私下討論表明,日本在儲備大量空射或艦射彈藥方面做得並不好。」
日本計劃將C-2運輸機改裝為空中導彈發射平台
日本在導彈製造和採購方面也面臨挑戰。日本《每日新聞》曾報導稱,日本防務工業正與高昂的價格、老化的技術和缺乏政府支持作鬥爭。特別是由於日本政府增加了從美國購買昂貴武器的數量,極大擠佔日本國產裝備的採購費用,並影響到相關先進武器項目的研製。
報導還提到,日本計劃大規模儲存美國製造的導彈,其可行性也有問題。近年美國為應對「中國挑戰」,也在大舉囤積各種精確製導武器,再加上美國為援助烏克蘭導致美軍彈藥儲量急劇下降,五角大樓正優先補充自身的武器儲備,因此未來美國是否有能力按時向日本提供足夠數量的導彈還是問題。
總之,日本近年來這一系列強化軍力的準備動作值得我們高度警惕,但日本是否真的有能力將其實現,卻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