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局中國市場,日本資管巨頭旗下私募完成備案|21私募通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龐華瑋 廣州報導
近日又有一家國際資管巨頭在華成功備案私募公司。
9月19日,日本最大的資產管理機構之一——三井住友旗下的“三井住友德思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井住友德思私募”)正式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登記備案。
這是國內第34家外商獨資證券類私募,也是年內首家外資私募完成備案。
值得一提的是,外資巨頭旗下私募今年在中國投資業績欠佳。來自三方平台數據顯示,截至9月21日,有業績記錄的11家外商獨資證券類私募今年來整體收益為-2.96%。
完成備案
中基協官網資料顯示,三井住友德思私募成立於2022年7月27日,註冊資本6000萬元。
該公司位於上海市,是一家外商獨資企業。公司業務類型包括: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私募證券投資類FOF基金。
公司全職員工11人,5人取得基金從業資格。
三井住友德思私募的法定代表人杜洋,任董事長兼總經理,也是一名非常資深的資管老將。公開資料顯示,他曾任南方東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官,中信建投(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資產管理部主管,香港中資資產管理協會副主席等職務。
該公司由“三井住友德思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井住友德思資管”)獨資設立。
三井住友德思資管的官網顯示,其是日本最大的投資管理公司之一,向全球各地的金融機構、退休基金、政府機構及零售投資者提供資產管理、顧問、投資信託及其他投資服務,具有全球性業務規模,於東京、倫敦、紐約、香港、上海等設有辦事處。
公司代表董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猿田隆在官網寄語中表示,“無論如何,我們都會努力追求卓越和專業,透過中國做為敲門磚,成為亞洲冠軍,從而邁向全球。”
“在過去的5年中,中國的基金市場增長超過200%,並且還在不斷擴大。我們的目標是抓住持續強勁的市場增長,利用本地團隊,持續增長/擴展我們管理的資產規模。”猿田隆說。
三井住友德思資管去年7月下旬將上海代表處改為法人。這是該機構在上海設立的首家當地法人,即三井住友德思私募。
外資私募業績欠佳
迄今為止,外商獨資證券類私募數量已擴容至34家。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數外商獨資證券類私募規模都較小。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僅橋水(中國)基金管理規模超過100億元。另外,騰勝投資、德劭投資、元勝投資等3家管理規模在50-100億元區間;瑞銀資產、上海雷根資產等2家管理規模在20-50億元區間。
此外,有24家管理規模在0-5億元區間;1家管理規模在5-10億元;3家管理規模在10-20億元。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從備案時間來看,2017年-2020年是外商獨資證券類私募的備案高光時刻,年均備案外商獨資證券類私募在5家及以上。2021年至今,外商獨資證券類私募的備案數量有所下降,今年來僅1家外商獨資證券類私募——三井住友德思私募完成備案。
不過,儘管背靠外資巨頭,但是外資私募今年的業績並不理想。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9月21日,有業績記錄的11家外商獨資證券類私募今年來整體收益為-2.96%。
附圖:(來源:私募排排網)

(作者:龐華瑋 編輯:薑詩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