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協鑫總裁朱鈺峰:ESG不是束縛,是通向淨零世界的新動能 | 大道直行

文 | 新浪財經 劉麗麗
欄目:《大道直行》第三十四期
嘉賓:協鑫集團副董事長、總裁朱鈺峰
在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最新發佈的“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上,協鑫集團首次進入榜單前50,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40位,較去年大幅提升22位,並再次登上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榜眼。
十餘年來,新能源行業發展迅猛,變化也迅猛,“城頭變幻大王旗”幾乎成為行業的常態。成立已33年的協鑫集團稱得上是行業的老大哥,走過風雨,穿越週期,有人離開,有人倒下,這家企業依然活躍在舞台中央。他們靠的是什麼?
在2023 ESG全球領導者大會上,協鑫集團副董事長、總裁朱鈺峰接受了新浪財經《大道直行》欄目專訪。用他的話說,“與時間做朋友,專心專注主業,以硬核科技製勝綠色未來”。
“儲能產業現在應埋頭下功夫,摒棄浮躁”
“我們90年開始創業,之後進入發電行業,2006年進入光伏製造行業,現在是我們的第三個發展階段,是以科技為驅動的。”朱鈺峰迴顧了協鑫的創業史。
他這樣總結協鑫三個發展階段的特徵:“第一階段是資產性投資,第二階段是工業化投資,第三階段就是科技化投資。”
朱鈺峰表示,協鑫目前在市場上的產品都是通過這10年的不斷堅持,不間斷科研投入,才轉化成如今的顆粒矽、鈣鈦礦、光儲充算。
17年前,協鑫原創GCL西門子改良生產法,帶動多晶矽耗電量和生產成本大幅下降,助推光伏產業從4塊錢一度電的高價時代走向2毛錢左右一度電的平價時代。之後,協鑫的FBR顆粒矽再次實現節能減排新跨越,碳減排80%,現有產能生產環節可節約160億度電。這是協鑫發展史上的兩個裡程碑式的事件。但協鑫的宏圖顯然並不限於此。
協鑫今年大動作頻頻,可圈可點。
9月7日,協鑫光儲充算新產品發佈,並與多家合作夥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儲能專用電芯、液冷儲能一體式機櫃、液冷儲能一體艙、場站式城市超級儲能電站和超級儲充一體充電樁等新品亮相。9月13日,協鑫集團和多家合作夥伴戰略合作簽約,合作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網與能源網深度融合發展,打造國內首個源網荷儲充換算一體化示範城市。
其中,蘇州交投與協鑫合作開發建設了蘇州白洋湖服務區光儲充一體化超充示範項目及盤胥路停車場光儲充項目。據悉,其中的服務區將建設光儲充新能源汽車充電站,融合光伏、儲能、全液冷超充系統智能協同控製,提升充電服務能力,降低用電成本、緩解用電負荷,後期參與電力輔助市場交易;停車場將打造集光伏、儲能、超快充、網約車司機服務驛站於一體的綜合能源服務站。
從這個項目規劃中,可以對協鑫的全面戰略佈局管中窺豹。協鑫全力整合鈣鈦礦、高效儲能、“一秒一公里”超充、算力等技術,推出光儲充算一體化能源站,力圖實現光儲融合、樁網互動,開啟數字能源消費場景新體驗。協鑫的理想是圍繞新型電力系統構建電儲算一體化綠色能源生態系統。
在這個規劃中,儲能的作用舉足輕重,其價值不僅僅體現在電網側,還在於加速了汽車和城市新能源發展。“新型儲能強勢崛起新賽道,成為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朱鈺峰直言,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關鍵,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儲能是關鍵。
朱鈺峰介紹,目前協鑫已構築從上遊鋰礦資源、正負極材料,中遊電芯製造、電池簇、PACK、BMS/PCS 系統,到下遊多元場景的儲能電站等一體化產業鏈。
“從去年到現在,雖然大家都紛紛在講,儲能已進入大規模爆發的元年,但實際上儲能產業離規模化發展還有一段距離,製約因素主要在於成本、能效特別是安全方面。”朱鈺峰坦言,“新型儲能產業當前正在走的路,正是中國光伏行業前幾年走過的路。熱度雖然是好事,但理性更重要。”
他表示,儲能產業現在正是埋頭下功夫,淡化概念,摒棄浮躁,一門心思搞研發,專心致誌強科技的時候,唯有如此,儲能產業方能在高質量發展中行穩致遠。
“電力+算力=新型生產力”
“在數字能源的帶動下,新型儲能與電力、算力的耦合,是儲能賦能新型電力系統的一次重大飛躍。”朱鈺峰這樣說。
他表示,經由儲能的有效調節,電力與算力雙向賦能,源網荷儲智慧協同,統籌電力大數據、氣候氣象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各個環節、各種要素,精準映射、全面感知、智能優化、互聯互動,新型電力系統因此更加柔性靈活、安全、高效、友好。
通過AI賦能,儲能、算力的技術升級與成本優化,將在新能源再次躍遷發展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今年5月18日,協鑫與蘇州相城區政府簽約,在相城投建全國首家能源AI超算中心,推動電力+儲能+算力三位一體模式落地。協鑫能科已經提出10000P(1P約等於每秒1000萬億次的計算速度)的AI算力目標。
以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融合發展為特徵的能源產業新生態正在形成。朱鈺峰認為,電力和算力是緊密相連的“雙子座”,電力+算力=新型生產力,電力加算力再加上儲能,將為新型電力系統構築堅實地保障。“以新能源為主體,以算力代替人力,用智力增強能力,從而有效調控電網,平衡電力供需,優化潮流分佈,支撐源網荷儲協同互動,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構成了數字能源的實質。”
“協鑫以科技為根本驅動,以數字為賦能手段,以綠色零碳為發展底色,逐步完成了從能源產業化、產業低碳化到能源數字化的升級再造,自然切入移動能源、數字能源主賽道,把企業建在數字的土壤上,”朱鈺峰說。
他透露,協鑫正大力拓展萬卡量級的AI集群資源擴展能力,下一步將以蘇州為算力總部,在全國進行佈局,打造全球能源算力的超級領跑者。“通過能源AI,讓虛擬電廠插上翅膀,讓新型電力系統更有‘數’。同時,借助算力網與電力網雙網協同,推動算力入戶、算力入企、算力入園、算力入校等,賦能智慧政務、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智慧交通、工業互聯、零碳製造等千行百業。”
全力“向綠而行”就是最大的ESG
朱鈺峰迴憶起自己最早接觸ESG概念的情景,“前幾年在香港,我見到海外投資人,他們提到了要做ESG報告,第二天我就深度學習了一下,ESG是什麼,這個標準是怎麼製訂出來的,企業應該怎麼做。”
這次香港之行深深地影響了他。朱鈺峰表示,“當時海外投資人跟我們講,要關注到ESG報告,要關注這一項工作,從香港回去後,我們就把ESG的管理工作作為一個重點工作,並且專門成立了ESG管理架構,每年上市公司定期推出ESG的管理報告。”
他談到,尤其是新能源企業,更要注重ESG對於企業管製的要求和標準。“我們現在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從源頭到終端產品,全部要進行去碳化或者零碳化,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朱鈺峰介紹了協鑫的主要成果。一方面,幫助上遊企業建立“碳台賬”,盤點碳資產,進行碳效益評估,通過集成物聯、工業互聯、新型ICT技術、區塊鏈技術等的應用,引導上遊供應商降低碳足跡。另一方面,通過GCL的硬核科技+全生命週期碳減排計劃,幫助下遊客戶在應用端降碳,提升綠色低碳競爭力。
此外,協鑫還參與起草了第一份全國性的企業團體“雙碳”管理標準——《企業碳達峰碳中和管理通用要求及評價指南》,搭建了40項綠色交通與移動儲能的行業標準。
ESG是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的縮寫,與國家“雙碳”目標高度契合,已成為衡量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參照系。ESG本身包含三個方面,如何處理這三方面的關係?
朱鈺峰指出,每一家公司根據自己的特性會有不同的表現,“比如說我們這樣做綠色能源的企業,可能在環境治理方面的貢獻相對就大一點,在S和G方面也作為將來長期努力的方向。”
朱鈺峰介紹,協鑫從供應鏈的選擇和合作夥伴的選擇,到最終自己製造過程當中的都在努力減排去碳,打造零碳產品。他表示,現在顆粒矽已經得到了國內國外的論證,證明是此類產品當中排放最低的,從顆粒矽向下遊再做出來的光伏產品,就是低碳組件零碳組件,這是協鑫將來要努力打造的核心低碳產品。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深度參與對這個星球的關愛,是全體協鑫人始終不渝的追求’。這也是《協鑫基本法》開宗明義的一句話。”朱鈺峰說,“企業要奉行長期主義,就必須踐行ESG。對於協鑫集團這樣的綠色低碳企業來說,全力‘向綠而行’,就是最大的ESG。”
他說:“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ESG不是一種束縛,而是通向淨零世界的新要求、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