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理財通2.0蓄勢待發,金融機構前瞻解讀

21世紀經濟報導見習記者 黃子瀟 深圳報導

 跨境理財通即將邁入2.0時代。

12月1日,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深圳市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監管局、深圳監管局,證監會廣東監管局、深圳監管局6部門聯合發佈《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實施細則(修訂稿徵求意見稿)》(簡稱《細則》)

同日,香港金管局也公開表示,同步就“跨境理財通2.0”細則展開業界諮詢,爭取早日敲定落實細節。

自2021年9月跨境理財通落地以來,曆經兩年試點, “跨境理財通2.0”已為市場期待許久。

恒生銀行(中國)、彙豐銀行(中國)、瑞銀基金銷售(深圳)等多家金融機構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正積極探索“跨境理財通2.0”和未來業務佈局機遇。

根據《細則》,相較於原試點版本,“跨境理財通2.0”在投資者準入條件、參與機構範圍、合格投資產品範圍、個人投資者額度等方面進行了優化升級,尤其是明確指出,證券公司也將準許參與跨境理財通業務,此前該業務僅在商業銀行進行試點。

恒生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這將提升‘跨境理財通’下的展業空間,並提升投資者參與的活躍度。”

產品貨架進一步豐富

經過兩年試點,跨境理財通在粵港澳大灣區紮下了基礎,取得了亮眼成績。

根據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官網通報數據,截至10月末,粵港澳大灣區參與“跨境理財通”個人投資者6.29萬人,包括港澳投資者4.46萬人,內地投資者1.83萬人,涉及相關資金跨境彙劃3.55萬筆,金額86.58億元,大灣區內地九市中,深圳、廣州、珠海、佛山四市“跨境理財通”業務彙劃金額占比為84.63%。

《細則》表示,建議降低“南向通”投資者準入門檻。“南向通”業務的內地投資者參與門檻從連續繳納社保或個人所得稅“滿5年”降低為“滿2年”。同時,增加“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於40萬元”作為家庭金融資產準入備選條件之一。此前,“跨境理財通1.0”要求滿足最近3個月家庭金融淨資產月末餘額不低於100萬元人民幣,或者最近3個月家庭金融資產月末餘額不低於200萬元人民幣。

同時, 《細則》建議擴大部分“北向通”合資格產品範圍。在“北向通”投資產品範圍中,增加內地銷售銀行的人民幣存款產品。並且,將“‘R1’至‘R3’風險等級”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範圍拓展為“‘R1’至‘R4’風險等級”公募證券投資基金,不包括商品期貨基金。

彙豐相關業務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擬優化的措施將為更多大灣區居民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投資者可根據市場表現及個人的風險偏好,更靈活地進行資產配置。”

此前“北向通”投資產品範圍限定在“R3”,主要適用穩健型的投資風格。恒生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向記者表示,“提高‘北向通’投資產品的風險等級則能夠滿足投資風格較為積極的‘北向通’客戶的需求。”

 她指出,“南向通”和“北向通”的投資產品範圍分別由港澳和內地的管理部門規定。目前“南向通”下的產品包括中低風險的基金、債券和外幣存款等產品。儘管風險較低,但投資者仍需考慮彙率波動因素。在準確評估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和承受能力的基礎上,提高“南向通”投資等級範圍將更好滿足投資者的需求。

 王丹向記者進一步分析,國內房地產市場走弱,釋放了大量資金,短期內境內資本市場無法消化,也無法設計出適當的針對個人的金融理財產品。因此需要開放境外理財渠道。

跨境理財通擴容仍有空間

跨境理財通2.0並非終點。多家金融機構向記者表示,該業務未來仍有擴容空間。

《細則》提別提及,要多方位擴大“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範圍。

在目標客戶群體方面,王丹提到,“Z世代”除了消費領域外,在投資理財領域也開始嶄露頭角,降低繳納社保或個稅的年限門檻從5年降至2年,將提升“跨境理財通”下的展業空間。

王丹進一步指出,“跨境理財通”的準入仍限定在大灣區內,擴容仍有很大的空間。國內房地產市場走弱釋放了大量資金,短期內境內資本市場無法消化,也無法設計出適當的針對個人的金融理財產品。因此需要開放境外理財渠道。

她還表示,由於“跨境理財通”涉及到資金的跨境運轉,因此需要在投資者權益保障、反洗錢、盡職調查等問題上需要做好境內和境外機構的權責劃分。

彙豐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擬推出的新舉措也將進一步提升“跨境理財通”作為區內居民跨境投資渠道的吸引力,加快其業務規模的發展。“我們正積極研究細則,為把握‘跨境理財通’的新機遇做好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細則》建議擴大參與金融機構範圍。在“跨境理財通2.0”階段,已經明確證券公司可以參與跨境理財通業務。

華南某證券公司業務人士回覆記者,暫未收到上線跨境理財通計劃的正式通知,“公司較少從事跨境業務。”

同時,《細則》細化跨境宣傳銷售指引,新增境內銷售機構、境內合作機構可進行的跨境宣傳銷售行為。

瑞銀基金銷售(深圳)公司總經理何秀鴻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我們希望未來的‘跨境理財通3.0’能再進一步擴展試點範圍,讓更多的國際金融機構有機會參與,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

此外,深圳多家國有行和股份行回覆記者,“正在積極推進研究。”

(作者:黃子瀟 編輯:孫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