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戈壁創投曹嘉泰:引導基金和對外聯繫是廣東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兩大優勢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袁思傑 張偉澤 香港報導

2月18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在深圳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促進產業和科技互促雙強,全面提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能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戈壁創投創始合夥人曹嘉泰在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目前大灣區是世界工廠,生產能力很強,在人工智能等領域湧現了許多新興的科創企業,戈壁創投也有投資於其中。

戈壁創投成立於2002年,是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在香港的獨家管理公司,致力於建設大灣區的創投生態體系。戈壁創投在東盟和大灣區完成超過1000個交易,主要參與了健康科技、循環經濟以及金融科技等方面的投資。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2023年版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香港、深圳、廣州科技集群已經連續第四年穩居世界科技集群的第二位,大灣區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典範。

曹嘉泰認為,在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政府在科技創新的生態圈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指出,目前廣東省針對高質量發展出台了很多優惠政策,同時也有很多長期的政府引導資金支持,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發展。同時廣東作為中國對外發展的窗口,與東南亞地區聯繫緊密,能夠幫助向外拓展業務。

《21世紀》:戈壁創投在大灣區範圍內也投資了非常多的新興科創企業,已經有了很多的成功案例。在您看來,粵港澳大灣區的科創企業有哪些特點?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的新興科創企業在哪些領域最有發展潛力?

曹嘉泰:太多了,特別是在AI(人工智能)領域,我們現在投的一家企業叫AutoX。我覺得大灣區在生產方面很強,是世界的工廠。技術要怎麼發展到第二代、第三代,我覺得未來肯定是在大灣區。

《21世紀》:大灣區現在正在加快打造國際創科中心,在今年的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有個熱議的詞叫做新質生產力,廣東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有哪些優勢?從創投的角度而言,如何去引導更多的科創資源要素進入更多戰略性新興的產業,從而助力廣東更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曹嘉泰:第一,現在政府已經有很多好的政策。第二,我覺得現在就整個廣東省而言,它有長期的引導基金。現在我們也發現政府引導基金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它是比較長期的。我們現在看到很多私人資本,有時候很快地就要撤出來,是短期的。所以我們就需要長期的,有遠見的引導基金。廣東現在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傳統上廣東是中國的一個窗口,在世界不同國家,特別是東南亞,有很多人都是從廣東出去的,這些人形成了一個很大的聯繫網絡。

《21世紀》: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2023年版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香港、深圳、廣州科技集群已經連續第四年穩居世界科技集群的第二位。您覺得廣東應該如何加強與香港在科創產業方面的協同?特別是全要素、全產業鏈方面的合作?

曹嘉泰:最基礎的就是大學,香港的大學是世界排名靠前的,包括廣東的大學也是。它們互相更多地交流,把資源整合在一起,影響力就可以放得更大,這是其一。我們現在也已經看到了兩地政府之間的溝通,現在國家有一個整體的、全面的策略,這就是我們需要的。有了這種策略,資本就會跟進,而且不只是國內,全世界的資本都會被吸引過來。

視頻製作:袁思傑

(作者:袁思傑 編輯:李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