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全球 NO.1,這家風口上“蹦迪”的 電池企業,又賭對了?
“油改電”的汽車滿街跑,
但是“油改電”的船,
你見過嗎?
前不久,
全國首艘“油改電”貨船
“粵通珠江 001”成功試航,
它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首艘電動集裝箱船。
“粵通珠江 001”所搭載的電池,
來自一家同屬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
它就是有著鋰電池“百貨超市”之稱的億緯鋰能。
億緯鋰能成立於2001年,
以鋰原電池起家,
2023年,其所生產的鋰原電池市占率全球第1,
銷售額及進出口額也已連續7年位居國內首位。
2009年,億緯鋰能在深圳創業板上市,
成為國內首批登陸創業板的科技公司。
如果說能踩中一個風口,
已經足夠幸運,
那麼接下來的億緯鋰能,
簡直就是在風口上“蹦迪”。
趕上TWS藍牙耳機銷售熱潮,
億緯鋰能憑藉小小一顆金豆電池,
順利切入三星供應鏈;
抓住全民ETC時代建設機遇,
迅速搶占了超70%的市場份額;
提前入局電子煙市場,
靠收購麥克韋爾的股權一戰成名,
而來到動力電池市場,
億緯鋰能又該“押注”哪種技術路線的電池?
是像寧德時代一樣,
All in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電池,
還是學習比亞迪,
跟安全性更強的磷酸鐵鋰電池“死磕”?
億緯鋰能給出的答案是:都要。
當前,
億緯鋰能所生產的動力儲能類電池,
覆蓋三元和磷酸鐵鋰兩大核心技術路線內的多種產品,
在多個領域廣泛應用。
我們熟知的寶馬、戴姆勒、捷豹路虎、小鵬等車企,
以及國家電網、中國移動、中國鐵塔等儲能相關的企業,
都是它的客戶。
近年來,億緯鋰能沒少往研發里“砸錢”,
研發費用常年保持兩位數增速增長,
研發費用率比“寧王”(寧德時代)還高。
過去,做電池憑的是卡尺和萬能電表,
外加一雙靈巧的手,
而現在,在億緯鋰能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線上,
機械臂、AGV機器人、RGV穿梭車相互配合,
一排排電池被晝夜不停地生產出來。
躍升的不止有產值,還有電池技術。
前不久,億緯鋰能突破技術瓶頸,
將鋰電池使用壽命從3年左右提升至10年以上,
電池使用溫度範圍從常規-20℃~60℃
提升至-40℃~125℃。
在創新驅動下,
億緯鋰能目前已申請超過6300項國家專利。
動力電池的加持下,
億緯鋰能迎來了自己的“黃金時代”。
從2015年至2022年,
億緯鋰能的營業收入由十億元出頭增至363億元,
2021年和2022年兩年,
更是收穫了超100%的高增速。
然而,營收的上漲並未帶動股價的飛昇,
近幾年,不是上遊的碳酸鋰價格瘋漲,
就是下遊的車企需求疲軟,
作為鋰電池產業鏈中遊的億緯鋰能“兩頭挨打”,
股價相較最高點跌沒了超70%。
不僅如此,當前的動力電池賽道馬太效應顯著,
頭部企業有著“斷層”優勢。
2023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排行中
前3家企業吃下了超6成的市場份額
排名第9的億緯鋰能,
市占率僅有2.1%。
不過讓人眼前一亮的是,
相較於市場平均值41.8%的同比增長速度,
億緯鋰能同比增速高達131.9%,
是前10企業中同比增速最高的企業。
從消費電子到電子煙,
再到如今的動力電池,
有人說,億緯鋰能是屢屢踩中風口的“幸運兒”,
也有人說,它是做足了功課的“等風人”。
在動力電池行業“贏者通吃”的遊戲規則下,
這次,億緯鋰能會笑到最後嗎?
出品:南財國際傳播中心 21新媒體中心 創意互動中心
策劃統籌:於曉娜 丁青雲
內容統籌:譚婷
責任編輯:劉雪瑩
執行統籌:黃欣然
設計統籌:林軍明
視頻統籌:白宇航
監製:施詩
英文翻譯&配音:李瑩亮
海外運營監製: 黃燕淑
海外運營內容統籌: 黃子豪
運營支持:曾靜嬌
審校:蔣韻 黃誌明
(作者:劉雪瑩,白宇航 編輯:謝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