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內地9市五年外貿總額破35萬億,粵港澳攜手探路高水平開放

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譚海燕 廣州報導

2月14日,在廣州海關所屬南沙海關監管下,載有1800餘輛國產汽車的“唐鴻”號滾裝船緩緩駛離廣州南沙汽車口岸,前往中東地區,這是廣州南沙口岸龍年首批出口的汽車。

業務繁忙的港口是我國汽車出口態勢蓬勃的一個註腳。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首次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對於廣東來說,新能源汽車出口更是成為了在全球經濟不明朗形勢下穩住外貿規模的有力抓手。

廣東是外貿第一大省,而珠三角9市則為廣東進出口“挑大樑”。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5週年,蓬勃發展的9+2城市群為我國外向型經濟添足動力。

5年間,大灣區內地9市外貿總計額突破35萬億大關,2019至2023年大灣區9市進出口達到37.34萬億元。其中,出口23.37萬億元;進口13.97萬億元,進出口均占同期廣東外貿的95%以上。

南方財經從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瞭解到,5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主要出口商品為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而“新三樣”產品出口增長促使大灣區內地9市向外貿多元化發展。

在受訪專家看來,科技創新與整體產業升級轉型為廣東外貿提供動力。同時,大灣區以其制度創新優勢不斷為高水平開放提供內生動力,有效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聯動效應。

產業升級轉型提供動力

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介紹,深圳是大灣區內地9市外貿的重要支柱。2019至2023年,深圳外貿進出口總值每年在大灣區內地9市中占比均接近一半,5年的總體占比為45.8%。

2022年,深圳蟬聯“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榜單第一位置。數據顯示,2023年,深圳進出口總值為3.87萬億元,同比增長5.9%,規模創曆史新高,居內地城市第2位。其中,出口總值2.46萬億元,同比高速增長12.5%,規模已經連續31年居內地城市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廣東全省進出口總值僅同比微增0.3%,可以說,在世界經濟複蘇勢頭不穩形勢下,深圳外貿頂住壓力。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梳理髮現,儘管在疫情期間,深圳外貿規模仍強勢實現了連年增長,2020年深圳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4%,2021年深圳出口規模大幅增長21.6%,2022年進出口總值也實現了3.7%的增長。

不斷攀援的數據背後,體現的是這座城市苦修的“改革功”和“創新功”,折射出背後的產業變革之路。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深圳就牢牢抓住電子信息產業快速發展的機遇,從原本以來料加工型電子信息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轉型。憑藉勞動密集型模式打下的製造業基礎,向自主創新、技術密集型企業進階。

近年來,深圳提出大力發展20個以先進製造業為主體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同時佈局8大未來產業。以深圳核心牽引,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帶正在快速形成,構成了獨特的出口優勢。

“深圳在創新技術上全國領先,加上資本市場發達,發展外貿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主任陳萬靈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在他看來,增強中國產品出口競爭力萬變不離其宗,無非在生產中體現技術與創新能力,以質取勝。正因如此,堅持把創新作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主動能、核心動能的深圳產業優勢突出。

產業轉型升級的結果是,體現較高附加值的機電產品出口成為深圳外貿“生力軍”。過去一年,深圳機電產品出口1.78萬億元,占同期深圳出口總值超過七成。縱觀大灣區內地9市,5年間機電產品總計出口16.11萬億元,占5年大灣區內地9市出口(下同)的68.9%。

其中,“新三樣”產品(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出口快速增長,5年間大灣區內地9市出口“新三樣”產品達到4047.1億元,其中出口鋰電池3444.8億元、出口電動載人汽車416.8億元、出口太陽能電池185.5億元。

剛剛結束的2024年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頻提“新質生產力”,其核心要義是以科技創新驅動生產力向新的質態躍升。連續7年居全國首位區域創新綜合能力,“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4年居全球創新指數第二位,高新技術企業、入庫中小型科技企業數量雙雙超過7萬家……

一連串的數字背後,生動展現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基因”和“澎湃動能”,這也是大灣區外貿尋求新增長點的動能所在。

制度創新打造開放體系

除了不斷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向高端產業鏈、價值鏈“要動力”,5年來,粵港澳大灣區以其制度優勢,不斷提高開放水平,為外貿培育新動能。

例如,自貿試驗區發揮著“先行先試”的引領作用。2015年,廣東自貿試驗區成立,戰略定位是依託港澳、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和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先行地。

8年來,廣東自貿試驗區累計新設企業超過26萬家,實際利用外資近500億美元;累計形成696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省複製推廣216項改革創新經驗,發佈301個制度創新案例;累計設立了2.4萬家港澳資企業,實際利用港澳資473.77億元,以全省萬分之六的面積吸引了全省港澳資總額的三成以上。

去年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下稱《橫琴總規》)《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下稱《前海總規》)《關於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的意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等多項政策相繼落地,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平台建設迎來新一輪政策利好。

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高級研究員王曉紅看來,《橫琴總規》和《前海總規》很好地回答了前海和橫琴要充分發揮現代服務業高水平開放的優勢,繼而提升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尤其是珠三角地區的服務業轉型升級,從而實現廣東產業結構性轉型升級。

以產業為根基,粵港澳大灣區不斷打通9+2城市群內部銜接與通關便利,為縱深推進高水平開放與擴大制度型開放創造條件。

例如,大灣區重點改革項目接連落地生效。大灣區“組合港”“一港通”等改革覆蓋範圍進一步擴大,至今已經累計開通航線57條,2023年運輸貨物超48萬標箱,同比增加40.6%。借助“組合港”“一港通”等政策,珠三角內河支線港與廣州、深圳兩大城市的樞紐港連成整體,共享國際大港資源,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不斷提速。

2023年以來, 粵澳集報貨物“一單兩報”、粵港公路艙單“一單兩報”等新功能上線,大幅壓縮企業必填項目50%以上。同時,“跨境一鎖”通關改革覆蓋7個過境口岸,聯通18個城市。一系列通關便利化措施為進出口貨物在粵港澳大灣區“暢行”提供條件。

2023年1月1日、7月1日,“澳車北上”“港車北上”政策分別在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正式落地實施。據拱北海關統計,政策落地實施以來,截至今年2月22日,該關所屬港珠澳大橋海關已累計驗放“北上”的香港、澳門單牌車超178萬輛次。

政策實施首年,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進出境車輛通關量20次刷新單日曆史紀錄,港澳單牌車單日最高達1.1萬輛次。可以看到,粵港澳大灣區軟、硬件聯通進一步深化,“一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

(作者:譚海燕 編輯: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