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首設專精特新主題基金,“母基金+直投”模式推動重點產業集聚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馮玉怡  珠海報導

位於粵港澳大灣區西岸的珠海,是近年來在創投圈中迅速崛起的城市之一,與之崛起的還有珠海的專精特新“小巨人”和獨角獸企業數量,這其中離不開資本賦能。

在2月28日的珠海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珠海基金三期產業發展投資基金(以下簡稱“三期產業基金”)宣佈設立首支專精特新主題母基金和直投基金,同時成立專精特新企業發展聯盟(以下簡稱“聯盟”),為將來秋收種下春“粟”。

事實上,三期產業基金是珠海基金三期中的一支,由華髮集團受託管理,另一支創業投資基金則由格力集團受託管理,規模各50億元,總規模達100億元,全部由市財政出資。

珠海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珠海基金三期創新性引入‘賽馬機制’,兩支託管基金在投資策略上會有所差別,以最大化發揮不同國企直投團隊的專業能力和資源優勢。”

隨著“投早、投小、投科技”的推進,以及國家提出著力培養“專精特新”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成為一級市場投資重點“陣地”。浙江、安徽、深圳羅湖等省、市都紛紛圍繞專精特新主題設立產業基金。此次,三期產業基金計劃佈局未來數十年內長坡厚雪的優質賽道,其為珠海產業服務導向、推動重點產業鏈集聚發展的意圖十分明顯。

重點佈局“專精特新”企業

此次三期產業基金設兩類基金平台,其中,規模20億元的珠海首支專精特新母基金,由珠海基金三期產業投資基金聯合粵科金融集團、社會資本共同出資,圍繞“專精特新”領域投資佈局,撬動社會資源、彙聚各方合力,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長期資本支持。

另一支規模10億元的珠海首支專精特新直投基金,由珠海基金三期產業投資基金與華髮集團旗下的珠海科創投合作發起成立,將圍繞新能源、高端製造、生物醫藥等重點規劃產業領域佈局,提供資金“活水”,孵化、培育、壯大“專精特新”企業。

珠海基金三期產業投資基金董事長謝浩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三期產業基金採用“母基金+直投”新模式,更側重於投向“專精特新”企業,採用的投資邏輯策略與此前一、二期會有所不同。“該類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而融資則是多數中小企業面臨的老大難問題。此次珠海首支專精特新直投基金的設立,主要目的就是為瞭解決‘專精特新’企業的融資問題,希望在企業早期孵化的時候,為他們注入更多資金‘活水’、提供更多資本動能。”

謝浩透露,產業基金投資標的會優先從珠海的“專精特新”企業池去挑選,同時也會兼顧覆蓋一些池子以外的具有潛力的公司,從而進一步擴充珠海“專精特新”企業庫的數量。

截至2023年底,珠海已累計誕生69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126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工信部公示的最新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榜單中,珠海以41家的數量,位居全省第四,僅次於深圳、廣州和東莞,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三期產業基金發佈數據顯示,在目前珠海“專精特新”企業構成中,裝備製造產業占比最高,達24%;其次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占比為13%;精細化工與集成電路產業占比皆為9%,其主要構成產業基本與珠海“4+3”產業集群重合。今年珠海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加快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中小科技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直投基金的直投團隊由華髮集團旗下平台管理運作。業內人士認為,直投更考驗團隊的專業能力,這意味著華髮旗下平台GP已經積澱相當深厚的經驗和能力。

翻看華髮旗下股權投資平台的過往業績,近年來其投資佈局了愛旭股份、高景太陽能、青海麗豪、首航新能源、聚和新材、正泰安能等眾多細分領域領先企業,構建了光伏全產業鏈,也讓珠海新能源產業實現“從0到1”的突破。

在基金管理方面,華髮集團旗下平台持有8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牌照,累計管理基金76只,管理規模超550億元;在投資業績方面,截至目前,華髮集團重點圍繞珠海“4+3”產業方向,累計投資行業領軍企業和高成長性創新企業超390家,104家已成功上市或過會。

塑造投後服務競爭力

股權投資是實現技術、資本、人才等創新要素與創業企業有效結合的投融資方式,是推動科技創新轉化的“助推器”和創新發展的“加速器”。一直以來,珠海高度重視股權投資行業發展,除了政府、國企和民間資本各方合力投早投小投科技,投後服務也逐漸成為重要競爭力。

“以前基金對項目投資主要考慮資金方面的支持,但其實還不夠,特別是這兩年經濟承壓前行的情況下,初創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更加羸弱,還要思考如何通過全面的投後賦能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談及成立此次專精特新企業發展聯盟初衷時,謝浩表示,聯盟成員涵蓋股權投資機構、銀行、券商以及律所等各類服務機構,主要為了彙聚各方資源及優勢,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全流程、全週期服務。

“比如,專精特新企業如何為其核心技術構築專利保護牆,這就需要專業的知識產權律師提供支持;再如,企業應該如何規範化運作才更有利於登陸資本市場,需要券商給出更切實際的建議。”謝浩說。

此外,在引進創新資本服務珠海“產業第一”發展戰略方面,珠海也一直在探索。此前珠海就提出打造廣東金融發展“第三極”,積極引導優質股權投資基金機構投向科技創新領域。

2023年12月,珠海市金融工作局印發的《珠海市關於促進私募投資機構加快發展的扶持辦法》提出,圍繞吸引私募投資機構在珠落戶、 引導私募投資機構加大在珠投資力度,以及鼓勵私募投資機構投早投小投科技等多方面,提出系列獎補措施。同時創新提出聯動“募投退”、暢通退出渠道、打造股權投資蓄勢聚能合作區。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梳理髮現,這些獎補措施相較深圳等一線城市的資金“入門”量級要求會更低更可觸達,獎補力度也頗具競爭力。

業內人士認為,珠海“政府基金+地方國企+市場化投資機構”近年來在撬動社會資源、戰略產業佈局、產業扶持及引進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以珠海首支市級政府投資基金珠海基金為例,經過六年多發展,探索出契合珠海本地產業特點,實現財政資金“以小引大”的“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模式。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基金一期、二期已對外投資子基金及項目43個,總規模超730億元;撬動社會資本近600億元,放大倍數達5.5倍;通過子基金投資支持和引進企業共93個,已實現返投超287億元,返投倍數達2.49倍,撬動、帶動珠海產業升級發展的同時,也活躍了大灣區股權投資市場及創投氛圍。

無論是過去政府基金做純LP的角色,還是LP逐漸GP化親自“下場操刀”直投模式,都在表明珠海的政府基金正在摸索更多元的基金運作方式,尋求更適合城市自身發展的最佳路徑。

(作者:馮玉怡 編輯:喻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