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投資主席兼投資總監劉央:香港需加強與內地互聯互通
“做中小盤投資,要在別人發現這家公司價值之前投資,這樣才能脫穎而出。同時一些被錯賣的股票也具有長期投資價值,還在我們的投資組合中,在適當的時候也會增持。”西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主席兼投資總監劉央在專訪中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劉央在香港資本市場深耕超過20餘年,被外界譽為“中國女巴菲特”。西京投資的投資理念是發掘中小型上市公司,西京投資在其官網上寫道,在中國經濟增長的過程中,中小型股具有大幅跑贏大型股的絕佳潛力。
作為一個穿越多次週期的基金經理,劉央指出,在目前的情況下,傳統的價值投資已經失效,目前的市場已無底可抄。在這種形勢下,需要流動性高的投資標的以避免風險。
2023年恒生指數下跌14%,連續第4年下跌。劉央指出,港股表現已經脫離基本面,受到國際大趨勢影響嚴重。目前還沒有足夠的內資提供流動性,處於“流動性真空”的狀態,這種狀態短期內暫時沒看到有好轉的趨勢。
在此背景下,港股積極推進與內地的互聯互通。2023年5月,香港與內地“互換通”正式上線,允許香港以及境外投資者通過香港參與內地銀行間利率互換市場。2023年6月,港交所上線雙櫃檯模式,境內外投資者可以分別以人民幣和港幣兩個幣種買賣和結算相關股票。
劉央指出,金融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之一。香港要繼續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繼續加強與內地的互聯互通。她認為,目前香港在與內地金融的融合發展上仍有發展空間,要拓寬人民幣在香港的投資途徑,繼續在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機制上推出創新舉措。
香港資本市場需加強與內地互聯互通
《21世紀》:您怎麼看待港股目前的表現?
劉央:我認為港股的表現已經脫離了港股本身,與基本面關係不大,主要受國際大趨勢的影響異常嚴重。
《21世紀》:去年以來,特區政府製定了一系列政策來刺激港股,但市場對此反應平平,您覺得投資者是否開始對政策脫敏了?
劉央:在一個長期低迷的市場環境下,你必須下重藥,政策要有針對性。很多人還沒有想清楚,香港這麼一個特殊的市場,第一,它對自己的作用是什麼?第二,對大灣區的作用是什麼?第三,對整個“一國兩制”的作用是什麼?大家要把它的作用先認清,否則難以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以及提升香港資本市場的表現。
我認為需要兩種層面的革命,第一個層面是認知的革命,如何認識到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第二,重新定位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前者是認知差上要縮短,後者是要找到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核心價值。(所以我們要)先認清“金融”這兩個字的意義。
香港特區政府正在努力縮短認知差,目前已經出台了一些比較有效的方法,比如積極吸引人才,讓那些有抱負的年輕人能夠在香港找到發展空間。這個認知差也在逐漸縮窄。第二就是香港資本市場的改革、創新等方面。我認為香港跟內地互聯互通、融合創新措施的程度還需加強。
《21世紀》:具體能再談一談互聯互通這方面嗎?
劉央:現在香港的人民幣存款共有1萬億,是一筆很大的資金。這些資金需要有投資途徑。港幣人民幣的雙櫃檯機制已經出台了很久,但在香港的人民幣存款仍不能直接參與港股IPO,這說明我們仍有很多政策空間。
積極擁抱ETF
《21世紀》:在目前市場的表現下,很多被動型基金的表現要強於主動型的基金。您怎麼看待這樣的一種情況?您認為基金經理能夠給投資者帶來怎樣一個獨特的價值?
劉央:在過去的5年,我們最尊敬的巴菲特也跑輸指數。同時,在指數里最頂尖的那7家公司,基本上拉動了所有的指數。它們擁有持續頂流的超常表現和超額收益。如果沒有配置這7個公司,基本上就會跑輸大市甚至虧錢。去年七巨頭大概有75%的回報,但把那7只(股票)拿走後,指數是flat(平的),甚至趨於走跌。
美股是引領整個投資界的風向標,所以我認為香港市場今年的趨勢是可以肯定的,會有大量的基金經理參與到ETF的資產配置中。我今年也會發行一個ETF,因為我專門做機構投資的業務。我們主要給世界頂尖的機構投資人做大中華地區的資產配置。對基金經理來講,我們如果只是單純地靠傳統投資模式是遠遠不能趕上ETF的。我一直強調,我們傳統的基金經理模式壽終正寢,我們奉為圭臬的價值投資論已經支離破碎。如果再抱著這套理論就不應該從事這個行業了,因為賺不到回報。
尋找風口上的小公司
《21世紀》:西京的投資理念是發掘中小型公司的潛力。實際上除了美股,港股的馬太效應也越發地明顯了,只有頭部的一些股票有較好的成交量以及流動性,尾部的一些股票無論從成交性或是估值上來看都是相對較低的。您怎麼看待這種情況?
劉央:您問的問題可以從三個角度來解釋,一是我們如何做的,以及市場發生了什麼,將來中小企業、中小股是否還有投資價值和機會。
我們做中小盤投資確實是想佔據先驅優勢,等大家認識到(價值),羊群進來我們才能脫穎而出。所以關於未來的發展,我們把自己的方法進行了調整。
同時那些被錯賣、錯殺或者被拋售的股票中有很多也具有長期投資價值。這些股票還在我們的投資組合裡邊,我們沒有把它拋售,而且我們在適當的時候也會慢慢地增持。
我們在認知差提升或認知邊界拓展的同時一定要找到風口,風口裡邊我們投資的也是小股票。我並沒有投資英偉達和Google,我投資的是它們的價值鏈和供應鏈相關的企業。我們要挖掘出那些未來能夠從中受益的AI應用。這些東西是否需要我們創新,是否需要我們用自己獨到的投資技巧或者技術。我們發現小股票在美國也不是沒有前景的,只要真的懂投資,你會發現小股票也可以有10倍增長。我們西京的投資理念和價值並沒有改變,只是我換了一種市場、換了一個視角去看。如何能找到風口中可以帶來短期回報的投資?因為現在沒有多少投資人願意等三年到五年。去年是AI的元年,今年如果不繼續擁抱AI,基本上很難給投資人創造超額回報。
AI浪潮並非泡沫
《21世紀》:您剛才也提到人工智能是近一兩年來的風口,這一兩年來人工智能相關的股票漲勢也相當驚人。您作為一個20多年的投資者,您認為是否AI相關的股票還會出現類似千禧年科網股的泡沫呢?
劉央:我認為這次AI的革命是顛覆性的。這個世界特別神奇,目前的漲幅完全拋開了傳統的估值和價值體系。目前的AI是個少數人的遊戲,門檻極高,需要在資金和技術上足夠強大。AI不是昨天才出來的,它是算力、算法、寬帶、光學傳播到達了一個奇點(才)爆發的。這麼多努力付出,資金投入,怎麼能說是泡沫呢?所以,我認為AI正在改變世界,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認為它是泡沫,是因為你沒有擁抱這件事。
去年年底AI爆發,我也有公司漲了10倍多,這家公司就是AI運用,我自己是受益者。目前我們已經與AI指數的團隊達成合作,他們也正在矽谷做研究。我認為我賺的錢是基於自己對AI認知邊界的拓寬。在國內,我們也有投資AI相關的企業,中國的科學家們在這方面的追趕非常迅速。從0到1,可能不是我們擅長的,但從1到9,我們一定做得到。
(作者:張偉澤,實習生李菁,管黃燊儀 編輯:李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