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丨楊柳青青氣象新——古鎮楊柳青文旅市場復甦觀察

  新華社天津2月9日電(記者梁姊 桑治瑞)運河穿城過,古鎮氣象新。今年以來,位於京杭大運河畔的古鎮楊柳青迎來旅遊熱潮。即便春節、元宵節已經過去,這裏依舊紅火熱鬧,鎮內商賈如雲、遊客如織。

  景區熱,遊人如織

  走進天津市西青區楊柳青民俗文化館,古色古香的展示大廳里,楊柳青年畫、剪紙等非遺商品琳瑯滿目,遊客漫步其中精心挑選;楊柳青年畫體驗區內,講解員的講解聲和孩子的笑鬧聲交織一片……實習講解員王紫格看著依舊往來不斷的遊客,有種「做夢」的感覺。

  「平時下午5點多就能下班,‘雙節’期間客流量大,最遲一次到晚上11點才走。」王紫格說,尤其在元宵節當天,民俗文化館達到了最大遊客承載量,只能限流,「門口排的隊有幾十米長。」

  2月7日,遊客在楊柳青古鎮選購年畫。新華社記者 梁姊 攝  2月7日,遊客在楊柳青古鎮選購年畫。新華社記者 梁姊 攝

  距離民俗文化館不遠處,一座獨具特色的四合連套式民宅吸引眼球。戲樓、長廊、花廳……這座有著「華北第一宅」美稱的石家大院是古鎮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黃昏時分,氣溫開始下降,遊客們卻依舊流連其中,拍照「打卡」。

  楊柳青古鎮景區管理委員會工作人員葛偉說,元旦假期,石家大院就接待遊客1.4萬人次,到了春節假期,這裏更是人氣「爆棚」,共接待遊客5.3萬人次,接近去年全年的遊客接待量。「我們的8個講解員輪番上陣,一講一整天,誰都沒能閑著!」

  2月7日,遊客在楊柳青古鎮觀光遊玩。新華社記者 桑治瑞 攝  2月7日,遊客在楊柳青古鎮觀光遊玩。新華社記者 桑治瑞 攝

  生意好,款款售罄

  在古鎮的如意大街上,沿街小店尚未褪去新春裝飾,一眼看去,紅紅火火,生機勃勃。

  作為天津知名的傳統文化符號之一,泥人是來津遊客的重要伴手禮。為了迎接農曆兔年,「泥人軒」小店年前趕製了一批兔子泥塑。「大年初二,一百多套兔子泥塑就全部賣完了。」店主丁寶翠語氣中帶著幸福的「負擔」,「店面不到20平方米,這麼個小地方,人多的時候交流都得靠吼。」

  有著同樣「負擔」的還有楊柳青木版年畫代表性傳承人、「玉成號」年畫坊店主張宏。「遊客特別喜歡‘鈔集兔’年畫。」張宏說,以年畫拓印體驗必備的紅紙為例,「年前預備了兩千張,我覺得肯定夠了,剩下的紙張還能帶到年後的民俗展示項目上去。結果春節假期還沒結束,紙就先用沒了。」

  這是上色後的「鈔集兔」年畫。(受訪者供圖)  這是上色後的「鈔集兔」年畫。(受訪者供圖)

  信心足,新年新貌

  古鎮景區聯票銷量喜人;特色民宿天天滿房,「過夜遊」數量攀升;低價「快餐遊」被取而代之,親子遊、研學遊等深度遊覽形式升溫明顯……在天津西青區旅遊集散中心負責人夏婷看來,這一系列新變化令人振奮。

  「我們集散中心就坐落於楊柳青古鎮,感受最為明顯,趁著古鎮文旅復甦形勢強勁,我們還要再加把勁。」夏婷說,除傳統節日外,他們正計劃打造漢服節、遊園會等活動,吸引八方遊客。

  信心回歸更加令人欣喜。今年以來,楊柳青古鎮景區內有近200家商舖開門營業,較去年營業率大幅提升,簽新租、續舊租的小店店主也越來越多。

  看到楊柳青鎮文旅市場加速復甦回暖,楊柳青鎮副鎮長桑治卓幹勁十足。「未來,我們將加快楊柳青古鎮商圈規劃調整和產業優化,通過特色文旅街區建設、沉浸式文化體驗等方式,不斷提升古鎮景區知名度和影響力,讓古鎮的核心文旅產業更加‘精緻’,不斷激發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