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上保存有「皮膚軟組織」,中外學者揭秘潛龍「木乃伊」

2月14日,中外科學家宣佈,他們在遼寧省淩源市的早白堊世地層中發現了非常罕見的帶皮膚軟組織的潛龍化石,這項研究增加了目前已知的古水生爬行動物皮膚模式的多樣性。研究論文已發表於國際古生物期刊《白堊紀研究》。

潛龍皮膚軟組織以碳質薄膜等形式保存

潛龍是一種曾大量生活在我國早白堊世遼寧省西岸地區的淡水水生爬行動物,有著小而扁的腦袋和長長的脖子,在系統分類上隸屬於離龍類。離龍雖名里有「龍」,但實際上並非恐龍的近親,它們是一類水生-半水生的雙孔類爬行動物,生活在距今大約1.7億年前到2000萬年前的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地區。

淩源潛龍複原圖。繪圖/ Cheung Chung Tat淩源潛龍複原圖。繪圖/ Cheung Chung Tat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我國境內就陸續發現了大量的離龍類化石。其中,最早的潛龍化石記錄來自遼寧省淩源市桑治杖子鎮範杖子村下白堊統義縣組。義縣組是一套火山噴發沉積岩系,產出了大量的熱河生物群化石。

潛龍屬的唯二物種——淩源潛龍和白台溝潛龍,均產自義縣組頁岩中,二者都得名於各自產地,外形相似,主要以椎體數目相區分。雖然潛龍化石發現較多,但到目前為止記錄有皮膚細節的只有兩例,兩件標本都只保存了軀幹和尾部的部分表皮,尚未提供更多的細節。

2019年,應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邀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邢立達課題組對該館館藏的潛龍標本進行了聯合研究。據標本主要研究者——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王妙言介紹,此次研究的潛龍化石長度近乎1.1米,擁有19節頸椎、16節背椎、3節薦椎和至少56節尾椎,可歸入淩源潛龍。

淩源潛龍左前肢鱗片。受訪者供圖淩源潛龍左前肢鱗片。受訪者供圖

這件化石的骨骼在化石化過程中嚴重壓扁,皮膚軟組織卻以碳質薄膜(或壓膜)的形式保存得非常好,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碳質膜通常是生物體遺骸在被埋藏過程中因長時間受巨大壓力作用形成的,一般會在岩石上留下一層薄薄的扁平的碳膜或殘留物。」她說,這種特異埋藏的化石通常是因為特殊原因才能保存下來,比如遺體在湖底的缺氧環境中,這種環境抑制了化石的分解作用和生物擾動作用。

此前的化石記錄曾提到過分佈在潛龍軀幹側面的多邊形鱗片和較大的圓形脊狀鱗,尾部的四邊形鱗片以及趾間的蹼。此次研究的標本,不僅支持了此前的研究,還為這類特化的水生爬行動物的外貌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潛龍擁有「蓮座」鱗片模式

新標本所在的A、B兩塊岩板分離得並不徹底,其上的骨骼和皮膚軟組織都有部分缺失。其中B板狀態最好,主要暴露了淩源潛龍個體的腹面表皮,顯示了幾乎整個身體鱗片類型的多樣性。

淩源潛龍標本A、B板(館藏於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可見淩源潛龍與狼鰭魚共生保存;白框指示頭部鱗片位置。受訪者供圖

深色的皮膚碳質膜分佈在標本頭部、頸部、肩部、左前肢、雙後肢、軀幹和尾巴各處。在這些區域,還零星保存有三維礦化的表皮。「與頸部和軀幹處不同,潛龍標本尾部的皮膚區域明顯寬出許多,表明淩源潛龍的尾巴類似魚尾巴,高度遠大於寬度。結合它們笨重僵硬的軀幹和有蹼的腳,我們推斷淩源潛龍可能主要是利用它的‘深尾’在水中推動自己前進。」王妙言補充道。

淩源潛龍頸部鱗片。受訪者供圖淩源潛龍頸部鱗片。受訪者供圖

研究團隊還證實,潛龍也擁有被稱為「蓮座」的鱗片模式。這個特殊圖案通常由中間一個較大的特徵型鱗片和外側一圈圍繞著的較小鱗片組成,這類鱗片模式通常出現在蜥腳類恐龍等爬行動物中。在同時代的中國離龍類分類群——滿洲鱷中也可以看到大的、有規律間隔的蓮座圖案,這可能是一個共同的衍生特徵,不過還需恢復保存有皮膚遺蹟的其他同時期的中國離龍類標本來進行驗證。

潛龍身側的「蓮座」圖案,紅色方框指示鱗片所組成的典型的「蓮座」形狀圖案;箭頭指向頭部方向。受訪者供圖潛龍身側的「蓮座」圖案,紅色方框指示鱗片所組成的典型的「蓮座」形狀圖案;箭頭指向頭部方向。受訪者供圖

淩源潛龍的英良標本揭示了一個比以前更加多樣的鱗片模式,加強了研究人員對古水生爬行動物的認識。博物館執行館長鈕科程表示,將來會繼續針對這件保存異常精美的潛龍化石的皮膚軟體印痕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同時,中國遼西地區所蘊含的有關潛龍化石的巨大潛力也有待進一步探索。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陳靜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