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振興 陝西行丨依託潮紅潮農文化 陝西郝家橋村吸引年青人打卡

新京報訊(記者曹晶瑞 王穎)陝西省榆林市綏德縣張家砭鎮郝家橋村口,一座雕塑赫然聳立,「農村楷模郝家橋」七個紅色大字格外醒目。從貧窮落後的偏僻村落,到成為「全國脫貧攻堅楷模」,這座黃土高原丘陵溝壑深處的小山村如今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的遊客。「我們通過打造潮紅、潮農紅色文化,希望農耕文化、傳統文化可以被更多年青人接受。」郝家橋村駐村第一書記常晉乾說。

郝家橋村宣傳展廳外的陝北生活情景雕塑。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郝家橋村宣傳展廳外的陝北生活情景雕塑。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郝家橋村屬於典型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走進郝家橋村,窯洞錯落有致,前來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和陝北南部眾多的村莊一樣,山溝溝裡的郝家橋村,長期受製於交通、氣候、資源等不利條件,儘管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細作,比周邊村莊較為富裕,但在2014年村貧困發生率仍然高達30.7%。

2015年,村黨支部書記劉振喜上任後,帶領「一班人」想盡一切辦法謀發展、興產業,一步步推動土地整合、流轉,成立了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建成了生態果園、溫室大棚、湖羊和生豬養殖場、光伏電站等,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大大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依託村里豐富的紅色資源打造紅色旅遊,讓全村找到了一條致富的路子。

兩名村民騎車路過紅色旅遊宣傳標語牆。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兩名村民騎車路過紅色旅遊宣傳標語牆。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2020年底郝家橋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021年2月,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郝家橋村被評為「全國脫貧攻堅楷模」。2022年,村民可支配收入18016元,脫貧戶可支配收入14513元,村集體收入193萬元。

在駐村第一書記常晉乾看來,郝家橋村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就是引進企業。「企業的進駐,不僅給村里帶來大量的就業崗位,也可以為村里吸引大量的人才。」

今年22歲的馬迪是郝家橋村的一名講解員,大學畢業後來到郝家橋村。雖然畢業後也有很多選擇,但考慮到村里近幾年發展迅速,旅遊發展前景好,公司給的待遇又不低,而且離家近。馬迪最終沒有選擇到更大的城市發展,而是留在了這裏。

村口網紅打卡地繪製了鄉村生活的圖畫。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村口網紅打卡地繪製了鄉村生活的圖畫。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我們通過打造以潮紅、潮農為主要特色的陝北地區網紅打卡地,建成綜合服務中心、黃土文化主題餐廳、農家樂,建設遊客接待中心、大生產群雕、紅色文化主題牆繪、鄉村振興主題牆繪,啟動陝北文化主題商業街區和數字體驗館建設,利用生產道路建設‘勞模路’,利用蘋果基地、大棚基地打造‘未來郝鄉村’青少年研學基地,運營推廣‘郝’字號系列品牌,開發50餘款系利雲創產品等一系列舉措來推進村里的紅色旅遊發展,直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常晉乾對村里的發展「秘方」,如數家珍。

工作人員展示村民製作的文創產品虎頭枕。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工作人員展示村民製作的文創產品虎頭枕。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新京報記者瞭解到,近年來,郝家橋村通過持續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形成了「紅色旅遊+干教培訓+三產服務+農林產業」的發展思路,打文化牌、做培訓業、吃旅遊飯,在三產融合、城鄉融合中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帶動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目前,郝家橋村已引進榆林旅投、陝果集團、陝西季鮮林、中盛牧業等新型經營主體,村內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共計帶動農民650多人次,幫助農民增收980多萬元。郝家橋村已完成4A級景區創建省市驗收工作,預計今年將授牌。陝北大地上,「農村楷模」郝家橋村全面探索出了一條鄉村振興新路子。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