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交保修的「母女」師徒:把工匠精神傳遞下去

北京公交集團保修分公司四廠車間的維修大居里,兩位身著深藍色工裝的「車醫生」正在對6輛公交車輛進行「手術」。「你看,這個總成的接線不但要牢固更要用熱熔管密封絕緣後進行防水處理,必須精細。」直電組組長楊麗穎給徒弟張瑾做著講解,手中的活卻絲毫不慢:「你先自己試,面對新車型,你不但要多看圖還要吃透圖紙,這樣學著效果才好。」

楊麗穎是北京市「三八」紅旗班組組長,「90後」張瑾是一名公交車輛維修電工。十年來,兩人朝夕相處,在生活中情同母女,在工作上默契十足,將工匠精神代代傳承。

楊麗穎(左)與張瑾在工作中。圖源:北京公交集團保修分公司李小雷楊麗穎(左)與張瑾在工作中。圖源:北京公交集團保修分公司李小雷

師傅托底,徒弟有底

時間回溯到2013年,作為外埠職工的張瑾被分配到保修分公司四廠直電班組,拜入楊麗穎的門下,成為北京市「三八」紅旗班組的一名職工,每天需要面對幾十種車型。當五顏六色的保險插頭、無數根線束擺在她面前時,初入職場的張瑾變得不知所措。

「郝師傅,這是什麼總成呀?您給我講講吧。」「小邢師傅,這個發電機安裝在公交車哪個部位啊?您帶我看看唄。」「老王師傅,您看這兩條電線這麼接對嗎?」……為了能盡快進入角色,張瑾做起了楊麗穎和組里其他師傅的小跟班。一時間,班組里的同事不論大小,都成了她的師傅。

車間地溝也成了張瑾經常出沒的地方,讓她白淨的臉龐上總少不了蹭上幾塊黑泥。有同事和她打趣:「張瑾唱戲不用化妝。」

這個徒弟性格活潑,愛說、愛笑、愛卡通漫畫,是班組里的「開心果」,但楊麗穎知道,年輕的張瑾雖然表面隨和,骨子裡卻有著很強的韌性。

面對這個特別的徒弟,除了給她佈置日常工作,楊麗穎時不時會額外給張瑾分配一些任務,經常帶著張瑾車上查保險、車下捋線束,還不時對照著線路圖紙給張瑾「講課」,鼓勵她去嘗試此前從未涉及的領域。

對於這些額外的「福利」,張瑾甘之若飴,每次師傅講解過後,她都會把重點內容記在隨身攜帶的小筆記本上,並用手機把各種線束的型號、類別、接線方式等信息都拍下來,到了午休時間,她便一個人坐在角落里溫習。

「第一次嘗試接線路的時候,我忍不住緊張害怕,擔心自己做不好,幸好師傅一直在旁指導我,慢慢地,我就不怕了。」在張瑾的記憶里,無論什麼事,師傅都會讓張瑾這個新手先去做,而楊麗穎自己則監督兜底。每當遇到棘手的故障,楊麗穎更像一位慈祥的母親,總是鼓勵徒弟「放手去幹」,告訴她「我就在你身後」。

漸漸地,師傅出馬的次數少了,張瑾的活也越干越好了。短短3個月,她就基本掌握了十幾種車型的線路檢修和保養作業流程,能夠獨立頂崗了。

師徒共勉,取長補短

隨著時間推移,北京公交陸續出現新舊車輛的更替,到了2017年,一批新能源公交車投入運營,但各項車輛電器維修作業指導跟不上。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楊麗穎和張瑾主動擔起重任。

那時正趕上職校舉辦純電動車輛技術培訓,當時已經42歲的楊麗穎帶著初出茅廬的張瑾第一批報了名,分別成為那期培訓班里年齡最大和最小的學員。經過3個月的磨煉,師徒倆熟練掌握了純電公交車電路系統的理論知識和故障排查技巧。

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師徒兩人踏上了互相督促、互相激勵的攻堅之路。她們帶著厚厚400多頁學習筆記回到廠里,二人聯手,馬不停蹄地向班組成員普及新車型維修知識,探尋新方法,研究新工藝,全面開展技術攻關,攻破了一道道技術難關。

她們還利用工餘時間帶領組員鑽研專業知識,虛心向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學習,為業務技能不熟的新職工「授業解惑」。通過經驗與資源的共享,師徒倆讓大家都能熟練掌握各項技術標準及工作技巧,帶出來的徒弟遍佈全公司。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車輛技術服務保障期間,楊麗穎主動請纓,帶領徒弟參加保障車輛的特檢工作。由於此次保障工作時間晚、保障地點離家遠,師徒二人和組里的幾名女職工,乾脆從家裡拿來小毯子,累了就在休息室的椅子上小睡一會兒,任務來了就立刻帶好工具,直奔保障地點。

師徒二人總是趁保障車輛剛駛入停車場,就第一批鑽進後機艙進行線路檢查。檢查部位空間狹小,她們就躺在地上,冒著被發動機燙傷的危險,也堅決不放過每一個微小的隱患。每執行完一次保障任務,她們的衣褲都會被汗水浸濕,像剛遊過泳一樣。運營司機們見狀,也都紛紛豎起大拇指,讚歎這群保修的「鐵娘子」。

師徒倆的努力獲得了大家的認可。

楊麗穎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獲得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張瑾也在一次北京市「職工技協杯」職業技能競賽汽車維修工(大客車)比賽中,一路闖關奪隘,最終取得第七名。

現在,張瑾已經成為了新一任班組長。從楊麗穎手裡接過這個接力棒,她的角色變了,初心卻始終沒變。

「作為班組長,要帶好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不容易,要帶好一支身肩榮耀的隊伍更是壓力倍增,責任重大。不僅個人要進步,還要帶動更多人一起進步。」張瑾說,正如師傅所說,工匠精神是一種信仰,做技術不能有半點含糊,維修質量只有「好」與「不好」,絕沒有「還可以」。她要做的,就是把這份工匠精神傳遞給更年輕的工人。

新京報記者 左琳 通訊員 馬振濤

編輯 楊海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