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時」第17年 京東物流談如何推進科學碳目標?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程子姣)當前,環境治理和低碳綠色發展已成為全球普遍關注的問題。今年3月25日是第17個「地球一小時」活動日,由生態環境部宣教中心、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和崑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3年「地球一小時」主場城市宣傳活動於當日舉辦。作為物流減碳領域的實踐者之一,京東物流應邀出席了「地球一小時」氣候友好城市主題活動圓桌論壇,並就京東物流設立科學碳目標兩年多來的實踐經驗在活動現場進行分享。

京東物流的減碳目標與實踐路徑成為論壇關注的重點之一。基於過去多年在綠色減碳領域的實踐,京東物流相關負責人在論壇上談到,「京東物流在綠色低碳方面一直是一個‘行動派’,到2030年,京東物流可再生電力的年採購量相較2019年將增加100%,範圍1、2、3的碳排放總量將減少50%。此外,我們還將推動50%的上遊供應商逐步承諾設定科學碳目標。」

聚焦於具體實踐路徑,她進一步解釋,為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早在2017年,京東物流聯合多家世界500強品牌發起「青流計劃」,在行業內率先推進綠色包裝,以助力解決當時十分突出的快遞包裝汙染問題。經過五年的推進,青流計劃已發展為涵蓋綠色倉儲、綠色運輸、綠色包裝、綠色循環等實踐樣板。

例如,在倉儲環節,京東物流持續建設綠色倉儲,提升園區的碳效率,在建成國內首個「零碳」物流園區基礎上,京東物流已完成第一批12座「亞洲一號」智能物流園區的光伏發電系統佈局,總體裝機容量達到100兆瓦以上。

同時,在綠色包裝方面,京東物流致力於推動包裝的標準化、減量化。其中,2017年,京東物流在行業內首次提出原發包裝概念並推廣後,至2022年,京東物流再次發佈行業內首個原廠直髮包裝認證標準,這一環保包裝模式帶動行業減少一次性包裝100億個,相當於減少砍伐約2000萬棵樹木。

此外,在綠色運輸層面,京東物流還大力推進綠色低碳運輸方式,在全國規模化投放新能源車,並積極推進氫能源車、無人駕駛等綠色運輸方式。

隨著越來越多企業投入到綠色可持續發展中,京東物流也積極協同合作夥伴,充分發揮綠色一體化供應鏈技術優勢與經驗,持續打造綠色低碳的供應鏈生態。2022年,京東物流攜手合作夥伴發佈了《物流園區碳中和指南》。該《指南》不僅系統闡釋了碳中和物流園區的頂層戰略設計思路,更基於豐富的業務實踐,在行業內率先提出物流園區碳中和的完整解決方案。

如今,京東物流在ESG領域的成果已經獲得了多個權威機構的認可。其中,在去年首次參加的全球權威ESG評級——標普CSA評級中,京東物流也以47分亮眼成績位居全球物流企業前列,並在環境信息披露完整性、碳數據三方見證等10個細分項目中獲得了滿分。

最後,京東物流相關負責人還表示,設立SBTi(科學碳目標倡議)給企業帶來的不是負擔,而是增強抵禦氣候風險的能力,由此將為企業帶來長期的、高質量的發展。未來,京東物流還將與生態鏈各合作夥伴進一步探索更多綠色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推動企業、行業及社會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編輯 徐超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