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將超越中國成為第一人口大國,意味著什麼?

  據美聯社4月10日消息,聯合國預測,印度人口可能在4月14日達到1425775850人,超過中國成為全球人口第一大國。

  人口學家表示,目前還不確定印度具體哪一天會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但這種情況很快就會發生。人口專家還稱,印度人口超越中國比之前預測的快。

  自1950年聯合國人口數據有記錄以來,中國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根據聯合國《2022 年世界人口展望》報告,中國和印度的人口都已超過14億,加起來佔世界80億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印度目前的人口為14.1億,而中國為14.5億,但更高的出生率和更年輕的人口將使印度的人口自1950年左右以來首次超越中國。

  印度沒有如期完成最新的全國人口普查,因此官方數字可能與其實際人口數量相差甚遠。印度原定於2021年進行的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因新冠疫情推遲,而現在,技術和後勤障礙已經使得人口普查重啟困難重重。

  即便如此,這仍標誌著一個具有重大影響的歷史時刻。人口學家表示,這個南亞國家的人口增長一直是世界上最快的,而且在未來幾十年內,它還將繼續保持這一位置。

  今年1月17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印度可能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時表示,中國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國,勞動力資源較為充沛,具有超大規模市場,蘊含著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內生動力。兩國應用好人口紅利,實現各自發展振興,並為人類未來做出更大貢獻。

  儘管印度具有潛在人口規模優勢,但這些潛在優勢背後仍有諸多挑戰。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其經濟發展能否依賴於人口紅利取決於印度政府能否出台有效的經濟發展、教育、健康等方面的政策,並貫徹執行。

  人口學家稱數字仍然模糊,結論可能會修改

  一系列調查以及出生率和死亡率數據表明,印度人口將在4月中旬超過中國。但人口統計學家警告說,應該對此持謹慎態度,因為這些數字仍然模糊,結論可能會修改。

  「這隻是一個粗略的估算,是一個(目前)最有可能的猜測。」聯合國駐紐約人口估算部門負責人帕泰利克·格蘭德(Patrick Gerland)對美聯社說。

  不久前,印度預計要到本世紀末才會成為人口最多的國家。但隨著中國生育率的下降,家庭生育的孩子越來越少,這一時機加快了。

當地時間2022年11月15日,印度德里老城區,民眾從擁擠的批發市場走過。圖/IC Photo當地時間2022年11月15日,印度德里老城區,民眾從擁擠的批發市場走過。圖/IC Photo

  印度的人口快速增長始於上世紀下半葉,每年增長近2%。2011年的人口普查顯示印度的人口為12.1億,這意味著該國在12年內增加了2.1億人,幾乎相當於巴西的全國人口總數。

  在過去的三十年里,相比於中國,印度人口結構更年輕,生育率更高。印度每年出生的嬰兒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而中國與許多歐洲國家一樣,每年的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

  報導稱,人口學家根據各種數據來源進行估算,得出他們認為最新的人口數字。聯合國人口事務官員薩拉·赫托格(Sara Hertog)表示,人口學家對中印兩國情況的計算結果是基於2022年7月的數據更新。

  艾巴紮比哈利法科技大學教授史超活·吉特爾-雲巴士頓(Stuart Gietel-Basten)表示:「現實是,這些都是預估。」「但至少它們是建立在一個相對堅實和一致的方法論基礎上的。」他補充道。

  印度人口增長,挑戰與機會並存

  目前,世界上25歲以下的人口中有五分之一來自印度。印度的年齡結構也相對較年輕,47%的人口年齡在25歲以下,而三分之二的人口出生於20世紀90年代初印度經濟自由化之後。

  經濟學家拉賈戈帕蘭(Shruti Rajagopalan)在一篇新論文中指出,這群印度年青人有一些獨特的特點。「這一代印度年青人將成為知識和網絡商品經濟中最大的消費者和勞動力來源。印度人將成為全球最大的人才庫。」

  專家估計,印度要到2065年才能達到人口峰值,這意味著即使年青人口每對夫婦只生一兩個孩子,人口規模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持續增加,直到穩定下來,從而推動印度人口基金會所說的「人口慣性」。

  然而,印度的人口增長率在過去幾十年中實際上已經放緩,從1971年至1981年的24.7%下降到2001年至2011年的17.7%。

  當地時間2022年10月14日,印度孟買,達拉維貧民窟內,由於空間限制而被拒絕參加卡通頻道促銷活動的兒童爬上窗戶觀看活動。印度的城市人口預計在未來幾十年將出現爆炸式增長,但其城市已經無法應對,氣候變化將使其生活條件更加惡劣。圖/視覺中國

  印度人口基金會(PFI)執行董事普南·穆特雷亞(Poonam Muttreja)對《時代》雜誌表示,印度可以向中國學習,實現低生育率。他補充說,印度南部的一些邦,如喀拉拉邦、泰米拿德邦和安得拉邦,已經通過提供更好的教育和發展機會實現了這一目標。

  穆特雷亞說,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可能標誌著印度發展的「模範式轉變」。這是因為印度的年青人口也有巨大的潛力來推動經濟發展,經濟學家通常稱之為「人口紅利」。根據經合組織的數據,2021年,印度的勞動年齡人口達到了驚人的9億。

  《時代》雜誌稱,大約40年前,印度的人口激增被描述為「人口爆炸」和「人才外流」等,指的是印度年輕、有技能的勞動力移民到西方,為他們的潛力尋找更好的回報。但《人口神話:印度的伊斯蘭教、計劃生育和政治》一書的作者庫萊希(SY Qraishi)對《時代》雜誌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個概念都發生了變化。如今,同樣的勞動力已經成為「人口資源」。

  穆特雷亞稱,這一發展標誌著印度在全球舞台上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雖然仍面臨不斷增長的人口的挑戰,但也是一個「重新構想戰略,再接再厲,為人民提供健康幸福生活」的機會。

  印度兩性就業差距仍巨大,高端人才流失嚴重

  不過,人口規模越大並不代表紅利越大,還需要關注人口結構、人口素質、教育發展水平、城鎮化水平等問題。

  印度的人口快速增長給該國帶來龐大的勞動力人口,該國兩性就業率卻嚴重失衡。

  根據印度經濟監測中心的數據,2022年只有10%的勞動年齡婦女參加了工作。這意味著在印度,僅有3900萬女性勞動力找到了工作,與之對比鮮明的是,有3.6億男性就業。

當地時間2022年10月29日,印度新德里的一個市場,人們在購物。圖/視覺中國當地時間2022年10月29日,印度新德里的一個市場,人們在購物。圖/視覺中國

  阿齊姆·普雷姆吉大學經濟學家羅莎·艾巴拉罕對美聯社表示,根據官方數據計算,印度女性就業率在2004年達到35%的峰值,2022年降至25%左右。

  有專家指出,如果難以保證就業率,特別是女性就業率,印度的「人口紅利」就很可能變為「人口負債」。

  談到人口紅利,其實還有一個就是性別紅利,中國女性勞動就業率是比較高的,2021年女性勞動參與率仍保持在62%。陸傑華表示,「反觀印度,女性勞動就業率相對比較低,加上嚴重的性別歧視、性別不平等,都導致印度女性就業率很低。」

  美聯社也稱,印度失業危機是造成人口和就業率失衡的原因之一,同時,印度根深蒂固的文化觀念將女性視為家庭的主要照顧者,婦女在離開家庭進入職場後常常受到社會歧視,這也加劇了女性的失業困境。

  此外,印度的基礎教育是一個嚴重短板,普遍存在著城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公立學校教學水平低下、女童入學率低等問題。在城市中產家庭的孩子接受英語精英教育、有機會入學知名大學甚至前往歐美留學的同時,廣大農村的窮人卻被困在了因缺少教育而代代貧困的循環中。到2006年時,印度還有近40%的人是文盲。

  不僅如此,印度還面臨著每年大量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才前往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尋求發展,導致印度高端人才流失的嚴重問題。

  儘管經濟穩步增長,但印度也無法為所有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年青人提供就業機會。據《印度經濟時報》報導稱,國際勞工組織(ILO)的最新可用數據顯示,印度的勞動力參與率(LFPR)為52%。與此同時,印度農業人口佔總人口的70%以上,這部分勞動力整體受教育水平低,農業部門已無法吸納如此多的勞動力。

  另外,對一個國家來說,城鎮化水平也是衡量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標準。中國的城鎮化率目前已經超過65%,且仍在增長,處於一個比較高的水平,「而這正是印度所缺少的」,陸傑華說。

  而人口流動較差也是印度發展中不可避免的問題之一。據美聯社報導,目前大約只有2億印度人在國內各邦和地區之間遷移。「中國2020年流動人口是3.76億,不管是規模還是(佔總人口)比例,都是比較高的。」陸傑華表示。

  據美聯社報導,專家認為,如果能解決就業問題,印度將享受巨大的「人口紅利」。麥肯錫(McKinsey)2018年的一份報告預估,如果印度能提高女性就業率10%,該國GDP將增加55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萬億元)。

  新京報記者 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