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調查:被國務院免職的體育總局副局長

  來源:環球人物

  昨天上午剛剛被宣佈免去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職務的杜兆才,微信頭像是一張照片:一塊高懸在寺廟前的牌匾,金光閃閃,上書「金頂」二字。他的微信名叫「知足者2023 doit」。

  「知足者」,可能是一種對人生處境的期許,也不免讓人聯想到他國家體育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中國足協黨委書記這一連串身份。如今再看,這個名稱和頭像何其諷刺。

  4月1日那一天,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佈消息,國家體育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杜兆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此時,距離中國足協原副主席於洪臣、中超公司原總經理董錚接受調查,不過三四天的時間。杜兆才成為國足原主教練李鐵被查之後,中國足協前任、現任高層中被查的第九人,也是截止到目前本次球壇反腐風暴中落馬的級別最高的官員。

  消息公佈之後,《環球人物》記者走訪了多名與杜兆才有過人生交集的人,其中,有杜兆才的校友、經他訓練過的運動員,也有一起在足協工作的同事。

  瀋陽求學,「人是很聰明」

  4月初的瀋陽,接連下了幾天雨,氣溫也降下來。皇姑區的漢卿球場附近,行人稀疏。馬路對面的公交車站,車子走了又停,乘客上上下下,打破雨幕中的寧靜。

  這裏曾經是瀋陽體育學院的所在地。41年前,1982年7月,22歲的杜兆才從冰球隊退役,成為瀋陽體育學院足球專業的一名學生,在這裏度過了4年大學時光。

漢卿球場附近。漢卿球場附近。

  出生於1960年3月的杜兆才是吉林人,老家在長白山腳下的安圖縣。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他的青少年時期,中國冰球運動廣泛開展,專業冰球隊遍佈吉林、黑龍江兩省。包括八一隊在內,國內專業冰球隊數量在10支上下。冰球比賽異常火爆,一票難求。

  在吉林,位於長春的吉林大學、第十二中學、一汽,以及吉林造紙廠等都有自己的冰球隊。長春、吉林、延邊等業餘體校也都有冰球班,以培養冰球後備人才。

  從16歲到22歲,杜兆才先後效力於吉林冰球隊、八一冰球隊。瀋陽體育學院的退休教師劉強(化名)至今對當年那個「小個兒」還有印象。20世紀80年代初,瀋陽體育學院嘗試組建冰球隊,自1980年開始,從吉林省隊招收了不少運動員,1982年,杜兆才被招進來。不過,由於瀋陽體育學院那時還沒有開設冰球專業,他轉而學習足球專業。

  這一時期,劉強已經在瀋陽體育學院研究生畢業並作為一名田徑老師留校任教,上他普選課的學生裡面,有後來擔任過國家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中國足球協會副主席的南勇。在2010年,南勇落馬。

  至於是否曾在某一堂普選課上與足球專業的杜兆才相見,劉強已記不真切了。但他記得,在那批被招進來的冰球運動員里,杜兆才的「個頭最小」,但身體素質不錯,「矮個兒打前鋒,不能太瘦。冰球是一項充滿對抗性的運動,要是太瘦就被撞‘飛’了」。

  劉強判斷,杜兆才「人肯定是很聰明」,因為「吉林的冰球相當好的,他那麼小個兒,能夠在隊里能打前鋒,技術肯定不錯,腦袋要差的話肯定不行」。

  大學期間,杜兆才大概算不上校園里的「風雲人物」。《環球人物》記者在瀋陽體育學院家屬院小區走訪了多位瞭解學校當年情況的教職工,大家都表示,那時並沒有聽說過杜兆才的名字。

  朱女士的弟弟和杜兆才是同班同學,她告訴《環球人物》記者,自己只知道倆人是同學,後來還一起發表過論文,但直到今年4月,杜兆才被查的消息出來,她才意識到,「哦,這個人是咱們體院的」。

  1986年9月,杜兆才大學畢業,何去何從?他的人生來到十字路口。由於瀋陽體育學院此時依然沒有冰球專業,杜兆才沒能留校,那一年,他進入遼寧省體委,成為一名幹部。

  大連執教,「他懂訓練」

  遼寧省體委下屬有一個俗稱「大院」的機構——遼寧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原址在今天瀋陽市和平區的和平南大街97號,距離中共遼寧省委、遼寧省紀委監委的辦公地點僅兩公里遠。劉強說,杜兆才畢業後就在大院里工作。

  如今,這裏已經是一片高聳的住宅樓,算是當地的中高端樓盤。旁邊有家開了幾十年的小商店,店主回憶,當年大院的樓並不高,都是小平房,但佔地面積廣闊。

「大院」所在地如今已經是一片住宅樓,有市民說圖中紅樓所處的就是當年「大院」的位置。「大院」所在地如今已經是一片住宅樓,有市民說圖中紅樓所處的就是當年「大院」的位置。

  在杜兆才的公開履曆中,從1986年9月至1997年7月,在遼寧省體委的11年間,除了幹部,他還做過教練員。一位與杜兆才相熟的體育界人士告訴《環球人物》記者,這是他自己的意願——因為非常想做教練員,杜兆才去了大連的省隊訓練基地,開始訓練遼寧女子曲棍球隊。

  曲棍球算是杜兆才的「老本行」,他擅長的冰球有「冰上曲棍球」之稱,兩種運動在許多技術要領上異曲同工。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前女曲運動員告訴《環球人物》記者,自己1995年在遼寧省軍事體育航海運動學校開始練習曲棍球時,啟蒙教練就是杜兆才,「男曲、女曲他都帶,帶我們練基本功。他懂訓練,一眼就能看出誰偷懶,能看出這個隊伍的問題在哪」。

  談到昔日教練的落馬,這名運動員覺得挺驚訝:「因為我基本上是親眼看著他從教練一步步到校長、到局長,然後到總局。哎呀,沒法說。」

旅順曲棍球場,距離遼寧省軍事體育航海運動學校不到800米。旅順曲棍球場,距離遼寧省軍事體育航海運動學校不到800米。

  遼寧省軍事體育航海運動學校位於大連旅順的海岸邊,招收的都是專業運動員。這裏同時也是遼寧省水上運動管理中心。1997年7月,杜兆才就任這所學校的副校長,主抓皮划艇等水上運動項目。這之後不久,劉強又一次見到了他。

遼寧省軍事體育航海運動學校。遼寧省水上運動管理中心也在這裏,旁邊就是大海。幾天前,這裏舉行了一場曲棍球賽事。遼寧省軍事體育航海運動學校。遼寧省水上運動管理中心也在這裏,旁邊就是大海。幾天前,這裏舉行了一場曲棍球賽事。

  那是一個秋天。當時在北京做教練的劉強趁隊里不忙,回瀋陽休養,正趕上杜兆才建議瀋陽體育學院成立皮划艇隊,邀請學院的院長一同去考察。

  「當時遼寧省的皮划艇隊已經有了,他找咱們體院的院長上這個項目,想讓省里多一個單位去辦這個項目,成績能上去。」劉強說。那天,他陪同院長,和杜兆才一起參觀了遼寧省皮划艇隊在本溪的訓練基地。杜兆才穿了一件深色夾克外套,「已經不是搞體育的打扮了」。由於沒有了運動員教練員時期的運動量,「他的體形也單薄了許多」。

  劉強記得,當時杜兆才介紹完大概情況後,極力勸說瀋陽體育學院上皮划艇項目,承諾省隊出後勤、出車,到這訓練、去那訓練,再給幾艘皮划艇,「說得挺實在的」。院長有點心動,但劉強的意見是不搞,列了好幾條反對理由,倆人爭執了半天。杜兆才在旁邊「一直沒吱聲,一看就是個不太願意說話的人」。劉強說。

  後來杜兆才升至遼寧省軍事體育航海運動學校校長,並於2002年3月起任遼寧省體育局副局長。2004年前後,劉強結束了自己在北京的教練生涯,回到瀋陽體育學院,在某教研室任教。

  教研室的六七名教師中,有一名教速滑的女教師,向來低調,不太講話。兩年後,女教師找到劉強,說要隨丈夫工作調動離開瀋陽去北京,來辦一下手續。劉強這才知道,原來自己和杜兆才的妻子共事了兩年多。

  那是2006年,那一年3月,杜兆才就任國家體育總局手曲棒壘球中心副主任。出生於吉林、成長於遼寧的他,走到了首都北京。

  北京生活,消失的合照

  2015年8月29日晚,在北京進行的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4×100米接力決賽上,當莫有雪、謝震業、蘇炳添、張培萌組成的中國隊以38秒01的成績摘得銀牌、實現歷史性突破時,時任中國田徑短跑接力隊領隊的鄒振先難掩心中的激動。

  在當年圍繞此事的一篇報導中,鄒振先曾對記者說,國家體育總局田徑中心主任杜兆才最喜歡的就是泡在隊里,幾乎每天下午都會去看訓練。

  今年4月初,《環球人物》記者在大連見到了從北京回鄉探親的鄒振先。對於如今杜兆才涉嫌違紀違法的事實,鄒振先連說了好幾個「不理解」。

  出生於1955年的鄒振先曾是一名三級跳遠運動員,是亞洲第一個突破「17米大關」的三級跳遠選手,他跳出的17.34米全國紀錄保持了28年才被打破。

  2011年,時任國家體育總局田徑中心主任的杜兆才點名讓鄒振先擔任國家體育總局田徑中心次重點項目領隊,負責三級跳遠、男子4×100米接力、女子短跑等9個小項。鄒振先做了調研和評估,決定先從百米接力開始突破。

  他請來蘇炳添的教練袁國強,讓袁國強領銜中國男子百米接力隊的訓練工作,一改往日接力隊6名隊員、6名主管教練的複雜局面,這是日後中國男子百米接力隊取得一系列成績的機制基礎。

  多位採訪對象向《環球人物》記者提到,可能是杜兆才在田徑領域做出的成績,讓他有了進入足協的機會。2017年6月起,杜兆才由田徑中心主任出任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助理、中國足協黨委書記,自大學畢業後,杜兆才再次與足球產生交集。2018年10月,他升任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負責足球相關工作。

  這之後沒幾天,大連市足球球迷協會會長張嘉樹第一次見到了杜兆才。那是2018年10月26日,大連市召開了一場足球發展座談會,杜兆才也參加了。

  會上,張嘉樹作為球迷代表最後一個發言,半脫稿,部分即興發揮,說了20分鐘。發言的最後,他說:「請各位領導相信,在大連抓足球,就像《海港》裡面唱的那樣,‘輕輕地一抓就起來’。」

  「《海港》是我們那個年代的一部戲,裡面有個著名的唱段,我們這個年齡的人都知道,杜兆才跟我同歲,他一聽,就會心地笑了。」張嘉樹告訴《環球人物》記者,杜兆才和他同年同月生,只比他大10天,所以後來彼此熟悉一點了,他偶爾會稱呼對方「小哥」。

  張嘉樹的發言大概給杜兆才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接下來的環節中,他作為足協領導講話時特地提到,「嘉樹剛才講得非常好」——直呼「嘉樹」,可能這也是杜兆才一種做官的技巧。

  一個多月後,2018年12月,張嘉樹接到大連市體育局通知,說國家體育總局讓他到長沙參加一個足球論壇,這個論壇是杜兆才主持的。

  2019年4月,為了大連申請承辦2023年亞足聯亞洲盃的事情,杜兆才再一次來到大連,張嘉樹也在會上。那一年是中國足協的換屆年,會議期間,杜兆才當著包括時任大連市市長在內的十幾人的面,突然說道:「我覺得應該讓張嘉樹到中國足協工作。」

  「我當時傻了,我想怎麼可能呢?大家也覺得是開玩笑。」張嘉樹說。僅一個月後,5月,中國足協執委會擴大會議宣佈成立中國足協換屆籌備組,時任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戌源任籌備組組長,負責統管籌備組、擬定換屆工作方案。

  在大連市體育局和大連市足協的推薦下,在當地做了不少足球文化工作的張嘉樹最終成為新一屆中國足協的執委。2019年8月,中國足協在河北香河進行了換屆,陳戌源當選為中國足協主席。

  會議開始前,張嘉樹在會場走廊上遇到了杜兆才,杜兆才對他說:「嘉樹,你小子頭皮挺硬啊!」杜兆才繼而解釋道,出現在候選執委名單上的名字變來變去、改來改去,自己拿到最終名單時翻開一看——張嘉樹這小子,居然還在這名單里呢!

  除了張嘉樹,執委中還有兩名大連人,杜兆才和他們一起合了張影。張嘉樹開玩笑:「咱們都是大連人。」「你們3個是真正的大連人,我是遼寧航海運動學校的。」杜兆才說。

遼寧省軍事體育航海運動學校旁邊的濱海公園里,有一座足球雕塑。遼寧省軍事體育航海運動學校旁邊的濱海公園里,有一座足球雕塑。

  張嘉樹最後一次見到杜兆才,是在今年1月15日蘇州召開的中國足球協會第十一屆執委會第八次會議上。會上,杜兆才和陳戌源都沒有什麼反常,但已經出現了一些信號。

  那時距離中國足協第十一屆執委會成員、原秘書長劉奕被調查的消息公佈還有4天,但在那天的會議過程中,由陳戌源主持,臨時增加了一個議程中原本沒有的環節:本屆足協執委會決定撤銷劉奕秘書長職務,請大家舉手錶決。沒有說為什麼把劉奕撤掉,也沒有說誰替代他。

  會議結束後,張嘉樹在回連途中,接到一通來自中國足協的電話,電話裡說,出於你知道的原因,我們準備罷免劉奕足協執委的職務,你有沒有不同意見?他說,沒有,我同意。

  這之後,中國足協常務副秘書長兼國管部部長陳永亮,中國足協主席、黨委副書記陳戌源,中國足協紀律委員會主任王小平,中國足協競賽部部長黃鬆,中國足協原副主席於洪臣,中超公司原總經理董錚陸續接受調查,直至4月1日杜兆才接受調查。

  張嘉樹自就任中國足協執委以來,共參加了5次中國足協執委會,前四次會議,每次結束後都有一張合照,並且分發給大家留念。可蘇州這次會議的合照,直到現在,張嘉樹也沒看到。

  總監製:  呂   鴻

  監    製: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淩    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