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迪士尼“地球月”重頭戲啟幕 多位環保專家帶你走近生物多樣性

轉自: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4月19日,上海迪士尼渡假區“地球月”的重頭戲之一——首屆上海迪士尼渡假區自然保護論壇在滬舉行,多位自然環保專家圍繞“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主題,分享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的前沿觀點、深刻洞察和創新思考。

圖說:奚誌農用鏡頭記錄雪豹寶寶的成長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圖說:奚誌農用鏡頭記錄雪豹寶寶的成長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論壇上,國家地理探險家、野生動物攝影師、野性中國創始人奚誌農用一張張野生動物的珍貴照片,講述“用影像保護自然”的故事。一張雪豹媽媽和兩隻可愛的雪豹寶寶的照片吸引了聽眾的關注。奚誌農介紹,從2016年開始,他在青海玉樹帶領一批牧民攝影師,用鏡頭記錄以雪豹為代表的青藏高原野生動物。為了隱藏自己,和環境融為一體,奚誌農在峭壁的夾縫當中搭了一個隱蔽站,隔著差不多80多米的距離守望雪豹,伴隨小雪豹的成長相處了35天。更令他欣喜的是,在他的帶領下,一批年輕牧民加入他們的隊伍,併成為非常優秀的野生動物攝影師。

圖說:馬誌軍介紹多方參與的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保護的最新進展圖說:馬誌軍介紹多方參與的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保護的最新進展

每年有數以億計的候鳥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間往返遷徙。黃渤海是候鳥非常重要的中間停歇地。最多幾十萬隻,甚至上百萬隻水鳥,還有很多珍稀物種,如丹頂鶴、勺嘴鷸、黑臉琵鷺、黑嘴鷗等都在這裏分佈和棲息,重要性不可替代,如遭破壞,損失無法彌補,因此具有很高保護價值。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馬誌軍會長介紹了多方參與的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保護最新進展。2019年7月,為了保護黃渤海候鳥的棲息地,鹽城申成功,也意味著黃渤海申遺二期進入日程。2019年9月,國家林草局在鹽城組織的全國有關省市的一次工作會議,正式啟動了中國黃渤海申遺的二期工程並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提出申請。據悉,2023年的世界遺產大會將對我國的申請進行表決。

論壇上,智漁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的創始人和理事長韓寒以“給每一頭海豚做張身份證吧——多元合作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為主題發表演講。國際鶴類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於倩則分享了“鶴類遷徙路線上的協同保護”的經曆和感受。

圖說:星願公園也成為上海市的一座觀鳥勝地圖說:星願公園也成為上海市的一座觀鳥勝地

“星願公園也成為上海市的一座觀鳥勝地。”上海迪士尼渡假區公共事務與傳訊部副總裁王凱告訴記者,上海迪士尼渡假區一直致力於保護野生動植物和環境,在星願公園的設計及運營中為野生動植物打造並切實守護他們的自然棲息地,連續八年在星願公園進行定期鳥類觀測活動,至今已觀測到超過3萬隻鳥。

作為“地球月”的一項傳統,迪士尼小鎮的“讚頌地球-環保市集”也同步回歸。4月19日至4月23日,遊客可以在指定時間(4月19日-21日,13:30-15:30;4月22日-23日,13:30-16:30)前往迪士尼小鎮的系列環保主題展位,體驗豐富多彩、寓教於樂的趣味互動活動,還有機會獲得精心設計的讚頌地球紀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