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若當選,將解密這個

中國國民黨在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的參選人資格遲遲未定,近一段時間,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為給自己“拉票”而動作頻頻。4月30日,郭台銘在社交媒體賬號發文,批評民進黨當局此前強推自產“高端疫苗”、甚至對民間購買其他疫苗多加阻攔。他承諾,若2024年當選,他會把民進黨當局的“高端疫苗”採購公文全部解密。

郭台銘(資料圖)郭台銘(資料圖)

“為什麼我說當選後,一定要把高端疫苗的採購公文全部解密?”郭台銘開門見山,直言在前年5月台灣地區疫情最嚴重時期,他曾和其他台企一同計劃購買BNT疫苗,結果遭到民進黨當局“各種刁難”。

他反問:“這件事我至今還是無法理解,到底有什麼比人命還重要?”

郭台銘繼續表示,他認為人民有監督的權利,但民進黨當局卻決定將“高端疫苗”採購公文封存50年之久,這其中“有什麼不能讓人知道的秘密”?他補充說,疫苗採購只是人民的其中一個困惑,民進黨當局高達8800億台幣(約合1977億元人民幣)的所謂“前瞻建設預算”一直沒有公佈具體細節。

郭台銘喊話民進黨當局:“真的不能把政黨利益擺在最前面,這對人民的生活傷害是無法挽回的!”

帖文中,郭台銘許下承諾,稱他當選後,“每一項政策細節,都要用企業經營的思維下去處理,一角銀當兩塊錢來花,全力去發展地區未來,絕不為個人利益”。他說,他決定參選,就不懼怕來自民進黨的“極盡所能的羞辱”和“各種斷章取義的不實訊息”。

他還許諾,若他當選,會推動“新十大建設”,讓台灣地區朝下一個趨勢產業“AI人工智能”發展。

談及兩岸關係時,郭台銘警告民進黨當局,不能“因為選情危急就一再操弄意識形態”,不能“讓所有國家都認定台灣是下個烏克蘭,不敢來投資,不願意談合作”。

最後,郭台銘強調,他的參選理念只有六個字:和平,繁榮,清廉。

郭台銘社交媒體貼文截圖郭台銘社交媒體貼文截圖

島內各黨派正就2024年地區領導人選舉展開佈局。目前,賴清德已經鎖定民進黨參選人資格,前台北市長、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來勢洶洶,而國民黨戰況仍不明朗:新北市長侯友宜呼聲最高但本人遲遲不表態,郭台銘則在運作重新代表國民黨參選。

對於國民黨2024候選人,國民黨成員、台灣地區前民意代表蔡正元近日接受台媒採訪時稱,“美麗島電子報”調查結果顯示,侯友宜與郭台銘支持度幾乎平手;而在“台灣民意基金會”,侯友宜則較微領先。

蔡正元預估,國民黨5月中前可能會做一波民調,若二人最後平手,提名侯友宜的機率會較高;即便郭台銘略為領先,大概還是會提名侯友宜。他解釋稱,由於程序問題和黨內對於郭台銘此前退黨的不滿聲音,郭台銘若想贏過侯友宜,民調至少要贏5至8個百分點。

2019年9月12日,郭台銘以雙方“理念背道而馳”為由,一怒之下宣佈退出中國國民黨,以獨立參選人身份投入2020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後決定不參選。今年初,郭台銘一改往日口風,表示自己當時退黨是“年輕氣盛、一時衝動”,並公開表達了參選意願,稱想爭取國民黨提名。

據“聯合新聞網”、TVBS新聞台等台媒報導,去年12月,郭台銘便公開指責民進黨當局此前阻撓民間購買疫苗,稱過去採購疫苗時非常艱辛,並直言民進黨當局“並沒有把人民的生命作為第一優先”。他說,如果當初BNT疫苗可以早兩個月進入台灣地區,死亡人數或許能夠大幅減少。

“聯合新聞網”援引官方數據指出,截至今年3月3日,台灣地區新冠病毒累計感染者為1006.95萬人,累計死亡18010人。

4月18日,郭台銘表示,他從購買疫苗受阻開始思考參選2024台灣地區領導人。這一兩年來,他一直在思考兩個問題並為之做準備:台灣地區的未來在哪裡?台灣地區需要什麼樣的領導人?

來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