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不慎會影響個人命運與家族興衰”

中國大哲學家賀麟家族家規,耕讀傳家300年

告誡後人慎交友的牌匾。

賀麟舊照

  成都市金堂縣,佇立著一個有著300年曆史的古老川西建築:賀麟故居紀念館。這裏既是“賀氏家族”祖輩生活過的地方,也是四川省家風家教創新實踐基地。

  賀氏家族家規,在2017年四川首屆天府好家規評選活動中獲得“十佳天府好家規”。

  賀麟是賀氏家族最傑出的代表,他的勤勉自律、學貫中西、簡樸重教、言傳身教,對後輩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由於賀麟一生對中國哲學發展的貢獻重大,他出生、成長的故居,也因此被冠上“中國哲學村”的稱號。

  5月4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來到賀麟故居紀念館,對話賀氏家族第十六代傳人賀傑、曆史講師冷維剛,聽他們講述家風傳承與家教家訓。

耕讀傳家300年

“沉浸式”家風學習聲名揚

  5月初的金堂縣,已經有了春夏交織時的一絲熱氣。在賀麟故居紀念館大門處,立著“中國哲學村”五個大字,十分醒目。冷維剛告訴記者,賀氏家族300年來遵循“詩書濟世,耕讀傳家”的祖訓,英才輩出。其中,我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翻譯家賀麟便是最為大眾所熟知的傑出代表。

  賀麟的一生,致力於“把世界的哲學中國化,把中國的哲學世界化”,翻譯了諸多哲學名著,為中國哲學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中國哲學村”五字便是因賀麟而得。

  1919年,17歲的賀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學堂。後來,在梁啟超、吳宓等名師影響下,他踏上了翻譯、介紹和傳播西方古典哲學之路。之後,賀麟創辦了與“新理學”相對的“新心學”思想體系,翻譯出版了黑格爾、斯賓諾莎等人的經典專著。著名哲學家汝信稱讚他“中西彙通,一代宗師”。

  賀麟不僅愛哲學,也愛中國文學。在其故居門前的楊柳河旁小橋處,有兩句木刻詩句:水深魚極樂,林茂鳥知歸。冷維剛說:“這是杜甫詩《秋野》之二中的兩句,將它放在顯眼處,是對賀麟哲學的敬意。賀麟極喜愛杜甫的詩句,甚至抄寫來隨身攜帶、隨時吟誦。受過西方教育的他認為,哲學便是‘懷著鄉愁的衝動到處尋找精神家園’,而杜甫的詩句則能很好地表達出他心中關於鄉愁的詩情畫意。”

  賀氏家族的符號蓮花,寓意忠孝傳家;一塊有百年曆史、倚立在祠堂門前的門板,寓意家風代代傳承……在紀念館內,隨處可見類似的老物件。這樣“沉浸式”的學習環境讓紀念館名聲遠颺。

  冷維剛說,從去年至今,已有17萬人到訪賀麟故居參觀學習。許多人久久佇立在這些老物件前,感慨家風傳承的重要性。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共有15批人員到訪過賀麟故居。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劉石教授到訪時曾說:“學廉政教育,悟革命初心。再結合當前的黨史教育、廉政教育,我們需要從家庭抓起,建設相親相愛的家庭關係,以純正家風涵養清朗黨風政風社風。”

重教育慎交友

言傳身教讓後人受益一生

  源出舊譜的賀氏家訓,時過境遷後,最終留下了20條。賀傑說,對後輩們來說,在日常生活里,影響最為深遠的幾條便是:愛國家、孝父母、重教育、倡簡樸、慎交友。

  在紀念館內,賀傑說起了自己對“大爺爺”賀麟有關的記憶:“大爺爺很勤奮,為了能多一些時間翻譯、看書,他每天早上堅持5點鍾起床。他很掛心孩子們的讀書問題,上世紀80年代,他回金堂老家時,看到農村娃娃上學困難,就把多年積攢的稿費共兩萬元全部捐獻給當地兩所中學,並設立了賀麟獎學金。”

  賀麟曾提出“十年樹人,百年樹木”的觀點,意為:人必須從小端正品行,這對人的一生至關重要。在故居里,就掛著“鋤經種德”的牌匾,寓意“不論是耕種或者唸書,都要重視德行”。

  賀傑告訴記者:“小時候,我的父母在供銷社上班,因工作原因,單位會有廢棄的紙箱和紙板。那時大家的生活條件都算不上好,許多小孩會把紙箱、紙板拿回家,改造成板凳等另作他用。看到別的小朋友拿,我也動了心思。但是一向溫和的父母發現後,卻狠狠地教訓了我一頓,堅決要我還回去。他們告誡我,公家的東西不能占。這樣的教育讓我一生受益。”

  此外,賀氏家訓還對交友格外重視。在紀念館內,有一塊“芝蘭室內有餘香”的牌匾,告誡後人,要與良師益友、優秀的書籍、優良的環境交朋友。“賀家祖輩們認為,一個家族的興旺、一個孩子的前途都和慎交友密切相關。這關乎到人的兩個關頭,即品行關頭和禍福關頭。交友不慎的後果會影響到個人命運的發展甚至整個家族的興衰。”賀傑說。

  在家規家風的熏陶下,賀氏家族走出的“能人”不只賀麟一個。記者獲悉,賀麟的女兒賀美英曾任清華大學黨委書記,賀麟的侄孫賀克斌現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未來,我們會繼續努力,把好的家風傳承、發揚光大,影響更多的人。”賀傑說。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楊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