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5-10年後 中國大豆短缺危機逐步緩解

全國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劉江:

劉江(中)在實驗室指導研究生。

劉江在田間查看大豆、玉米長勢

  在今年的全國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名單上,四川有3名個人和1個集體入選。四川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江就位列其中。

  獲獎後,劉江寫下這樣一段話:農學的本質是生命科學,我們既關注“三餐四季、物阜民豐”,又探索“生命本源”,享受“生命魅力”。期待更多的青年人錨定國家戰略亟需,投身“三農”事業,敢想敢為、善作善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奉獻青春力量!

  時間回溯到10年前,那時還在日本讀藥學博士的劉江,不會想到自己會從實驗室走到廣闊的土地上,和農學結下不解之緣。一次偶然的機會,最終讓他在曆史的潮流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從藥學轉到農學

他想解決中國大豆短缺難題

  劉江回憶,自己在本科、碩士畢業的時候面臨多種選擇,但心智還不夠成熟,對未來也比較迷茫。“於是我決定多讀書去充實自己,一切隨大流。機會來得很突然,我被國家公派赴日本攻讀藥學博士學位,一切似乎剛剛好。”

  留日期間,劉江通過觀察超市農產品貨源地發現,中國出口到國外的農產品往往性價比不錯,但銷量卻趕不上日本本土產的價格更貴的農產品。“自然資源條件受限的日本,高品質農產品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劉江的心中充滿疑惑。

  博士畢業後,劉江面對工作的選擇,依舊比較迷茫。“後來,我聽到的一場學術報告對我觸動很大。開展大豆玉米套種研究的楊文鈺老師,跟年輕老師和研究生們分享了3個觀點,一是科學研究一定要針對國家亟需的重大瓶頸問題做好選題;二是科研必須要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兩條腿走路,作物栽培看起來是應用研究,但也要採用先進的分子生物學等方法,揭示農業生產背後的深刻原理;三是不要為了發表論文而發表論文,解決實際問題比發表論文更重要。”劉江說,楊文鈺教授開展的玉米大豆套種研究有望成為破解國內大豆危機的重要途徑,他也被楊老師長年甘坐冷板凳、堅持將論文寫在大地上的務實、奉獻精神深深感動。

  留學期間感受到的差距和楊文鈺教授的感召,讓劉江決定轉向玉米大豆套種研究,用科技的力量解決中國大豆短缺難題。他這個“藥學生”也以海外引進人才的身份,進入作物栽培研究領域。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經常忙到深夜獲外號“劉半夜”

  劉江介紹,大豆起源於中國,在近現代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大豆是國際市場上最具競爭力的農產品之一。但近20年來,中國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持續下滑,進口依存度不斷提高,國內大豆85%以上依靠進口。此外,圍繞大豆的國際貿易摩擦時有發生。

  “我們所面臨的大豆難題在於,國內耕地面積非常有限,同為旱地作物的玉米、大豆爭地矛盾突出,如何提高大豆產能是關鍵。”劉江說。

  一開始,他想複製在日本留學期間的實驗室模式,對大豆進行天然藥物化學成分分析,“後來發現這個方法並不‘接地氣’,於是我意識到自己必須轉型,到土地中去,學習栽培學知識。”

  想從頭開始“把論文寫在大地上”並不輕鬆。2020年,正值劉江負責的崇州試驗基地建設關鍵期,但受疫情影響,很多學生和工作人員無法到位。“人手不夠,我就帶著幾個已經畢業的學生經常忙到很晚,有時打著車燈干,回學校時經常麻煩門衛師傅開門,他們就開玩笑叫我‘劉半夜’。”劉江說。

解決糧食安全問題

其技術3次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在團隊的不懈努力下,劉江參與研發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3次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為解決長期困擾我國糧油安全的玉米大豆爭地矛盾,提供了切實可行方案。

  “雖然技術已經成熟,但在推動技術成果落地過程中,最難改變的其實是農民長期以來形成的傳統觀念和種植習慣。”劉江說,團隊成員在推廣“縮株保密”核心技術時,有些農民聽到這麼高的種植密度,覺得根本不可能實現,但其實該技術已經經曆了20多年的論證,確實是科學可行的。“我們團隊就採用分片包幹的辦法,每個人都要負責幾個示範點,在播種管理等關鍵環節蹲點指導。”

  劉江表示,未來最大的目標是選育出強耐蔭大豆品種,進一步優化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持續擴大示範推廣面積,切實提高國產大豆產能,徹底擺脫大豆進口束縛,讓中國人把自己的飯碗端得更加牢靠。

  “如果按照去年大豆自給率增長的速度,期待5-10年後,中國大豆短缺危機逐步得到緩解。”劉江說。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陳彥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