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社工:這個為民“解憂雜貨鋪”24小時不打烊

轉自:中國新聞網

張家港全市3000餘名網格員社工均需分批次在警務工作站完成為期3個月的培訓後再下沉至社區。張家港警方供圖張家港全市3000餘名網格員社工均需分批次在警務工作站完成為期3個月的培訓後再下沉至社區。張家港警方供圖

中新網南京5月8日電(記者 申冉)“現場取號,窗口接待登記,啥事都能辦!”今年以來,江蘇省張家港市公安局將“全科社工”引入警務工作站,融合“精網微格”“警網聯動”工作機制,向民眾提供24小時不打烊的全量便民服務。

“你好,五一放假,清潔能源證明啥時候能開?”

“現在我就安排人員幫您開。”

“公司門口貼的路側停車申請通知是怎麼回事?怎麼在手機上操作?”

“可以自主申請。今年的收費方式和去年不同,去年只有按小時收費,今年還可以選擇一次性繳納一年的費用。小李你再詳細地給阿姨解釋下細節。”

……

從早到晚,張家港市12個警務工作站的大廳里,不斷有民眾帶來五花八門的求助和諮詢。面對紛繁複雜的服務事項,每個警務工作站1名“全能民警”+5名“全科社工”的“解憂”團隊有條不紊地運作著。

每個警務工作站1名“全能民警”+5名“全科社工”的“解憂”團隊隨時為民服務。張家港警方供圖每個警務工作站1名“全能民警”+5名“全科社工”的“解憂”團隊隨時為民服務。張家港警方供圖

在張家港市公安局購物公園警務工作站,新市民陳先生不到半小時就順利為二胎寶寶的上好了戶口。“孩子是在外地老家出生的,擔心辦戶口需要各種材料很麻煩,沒想到在家門口的警務站一次就全弄好了。”

該警務工作站的民警高夢岩告訴記者,“上戶口、低保申請、失業登記、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資格認定……這些問題無論是否超出業務範圍,我們都會收下材料、一併受理,再按照門類由5名‘全科社工’送到相關部門代辦。對於行動不便的困難群眾,警務站還提供掃碼、電話預約,24小時內上門辦理的服務。”

“自今年年初以來,民警全天候全量承接民眾各類訴求,全科社工全過程高效幫跑、幫辦,逐漸樹立起了口碑,才有了‘解憂雜貨鋪’這個美譽。”據張家港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大隊大隊長周健介紹,該市各警務站轄區內的“新市民”占比較高,“早九晚五”的政務服務與新業態從業者的空閑時間並不兼容。“針對這一痛點,依託全市12個警務工作站24小時服務的優勢,整合了人社、衛健、民政、村(社區)等政務服務資源,為民眾提供一窗式受理、一攬子代辦的貼心服務。”

張家港市警務工作站整合了人社、衛健、民政、村(社區)等政務服務資源,提供一窗式受理、一攬子代辦服務。張家港警方供圖

張家港市警務工作站整合了人社、衛健、民政、村(社區)等政務服務資源,提供一窗式受理、一攬子代辦服務。張家港警方供圖

“其實很多時候,來辦事的人往往並不瞭解自己要辦理的到底是什麼,這就對警務站民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說起繁雜的工作內容,高夢岩一點都不犯怵,“只要全面掌握戶籍、出入境三大類公安業務,詳細瞭解社保、民政、老齡等70多個細項的綜合服務,就能準確理解民眾訴求,快速定性業務類型,通過精準辦理、高效分流,與‘全科社工’一起落實馬上辦、一次辦、上門辦的服務承諾。”

“一站式政務服務只是警網聯動工作的一部分。”高夢岩說,根據張家港市“全員全科社工”工作計劃,全市3000餘名網格員社工均需要分批次在警務工作站完成為期3個月的實踐教學培訓後,再下沉至社區,在社區民警的帶領下參與社區警務、網格管理、文明實踐等社會治理工作。

第一次承擔基層治理人才培訓工作的高夢岩,總是以當日受理業務為切入口,把業務工作掰開揉碎給社工們講深講透。“我就想著,當每個經過培訓的社工都能獨當一面的時候,咱們的‘解憂雜貨鋪’就真正開到民眾的家門口了。”(完)

責任編輯:劉琰(EN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