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精於“專”:專科護士用這些“絕技”挽救生命

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春5月10日電 (記者 郭佳)近日,一段護士“飛針”采血的視頻在網絡上引起關注,0.05秒完成進針的操作令人嘖嘖稱奇。國際護士節前夕,記者在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採訪發現,其實專科護士有許多鮮為人知的絕技,這些技術不僅可以減少患者痛苦,更能在關鍵時刻挽救生命。

在傷口PICC護理門診,孫佳男為患者清理傷口之前,認真地作準備工作。郭佳 攝在傷口PICC護理門診,孫佳男為患者清理傷口之前,認真地作準備工作。郭佳 攝

業精於“專”,專科護士是指在某個臨床護理領域中具有強大的理論知識、豐富的臨床經驗以及精湛的臨床技能,且能向患者直接提供高質量護理服務的護士。

記者首先來到傷口PICC護理門診,看到護士們正忙著為患者清理傷口和處置PICC導管。普通外科中心胃結直腸外科副護士長、傷口造口專科護士孫佳男介紹,這是吉林省首家傷口PICC護理門診,已成立15年,深受患者信賴。

孫佳男介紹,在多數人印象中,輸液要靠小鋼針、套管針,但這些只能滿足普通病人的需求,對於需要長期輸入特殊藥物的患者,PICC置管術才是優選手段。PICC置管術是該門診專科護士的“看家本領”之一。

在PICC置管室,記者看到,患者在不打麻藥的情況下,身體被置入長約半米的導管,還能與護士有說有笑。“你不用擔心,置管時不疼。”孫佳男看穿了記者的想法,“首先是手法嫻熟輕柔,其次置入位置準確,置入後基本不需要調整位置,這就是我們的本事了。”

專科護士培養週期很長,新手專科護士要三到五年的打磨才能對這份工作有基本的把握,要成為資深護士則需要十年左右的時間。孫佳男介紹,目前,該門診的專科護士都有十年以上工作經驗,每個人一年的置管量都有上千例。

在兒科重症醫學科(PICU),吳函書與小患者交流,鼓勵她戰勝病魔。郭佳 攝

在兒科重症醫學科(PICU),吳函書與小患者交流,鼓勵她戰勝病魔。郭佳 攝

在兒科重症醫學科(PICU),專科護士吳函書的絕技是“火眼金睛”。工作中,護士們時常遇到這樣一種情況:有些患者來到醫院時,表面看沒有多嚴重,但實際上身體內已經“波濤洶湧”,非常危急了。若不能及時發現,後果難以預料。

幾天前,吳函書就遇到了這種情況。患者進入科室後,她察覺到患者會突然間呼吸加速,這個信號讓她意識到,要及時進行心肺複蘇了。目前,這名患者已經過了危險期,及時的心肺複蘇起到了關鍵作用。

病房裡任何異樣都能引起吳函書的注意,甚至某個孩子出了些汗也逃不過她的眼睛。在她看來,這是有可能造成患者失液性休克的,而她要做的就是扼殺掉每一種不好的可能。

兒科重症醫學科(PICU)護士長張葆榮說,要作出準確預判可不是僅有專業知識就可以的,細心往往更加重要,需要始終保持高度的專注力。

在新生兒科,馬鳳麗要時刻關注保溫箱里早產兒的狀況。郭佳 攝在新生兒科,馬鳳麗要時刻關注保溫箱里早產兒的狀況。郭佳 攝

在新生兒科,護理平台PICC專科護士馬鳳麗護理的對象大多是25周到28周的危重症早產兒。他們非常小,有的還不到1斤重,一隻小手甚至握不住護士的一根手指,橙紅色的身體里,血管細且脆弱,給他們做靜脈穿刺時,是沒有專門的輔助設備的,護士們只得“盲穿”。

儘管是“盲穿”,但馬鳳麗一針就能成功。她曾經成功地為一名360克的早產兒做過靜脈穿刺。從業26年的她認為,這個過程中手法固然重要,但難點是如何挑出一條合適的血管,而這又與知識和經驗積累分不開了。

早產兒在保溫箱階段,主要由護士照顧。因此,這裏的護士也被大家稱為“代理媽媽”。採訪中記者還發現了馬鳳麗的另一絕技——無論多麼愛哭鬧的孩子,一到她懷裡很快就能哄好。

說到這個絕技,她還與記者分享了一則趣事:有一次在公交車上,一個哭鬧的孩子見她就笑了起來。“其中的原因我自己也說不清楚。”馬鳳麗說。

馬鳳麗的手總是冰涼的。由於早產兒病房有非常嚴格的無菌要求,因此她總在不停地洗手。採訪的半個多小時里,她就洗了三四次。“但我們會用最溫柔、最熱情的態度照顧他們,讓他們盡快回到爸爸媽媽身邊。”(完)

責任編輯:劉琰(EN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