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觀察|整體業績回暖,裝飾裝修企業如何創新求變?

2022年,裝飾裝修企業整體業績表現較弱,但逐漸回暖並呈現向上趨勢。新京報記者梳理14家裝飾裝修上市企業年報發現,相比於2021年,虧損企業由原來的6家減少1家,3家企業淨利潤同比增長超100%,其中,友邦吊頂扭虧為盈,淨利潤同比增長129.33%,增速最快。

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疊加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2022年不少企業也遭遇困境。與此同時,《開展2022年綠色建材下鄉活動》《推進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等多項政策的推出,也給家居行業帶來利好。

市場需求的增加帶來了新一輪的挑戰,其中針對人才問題,有業內人士表示,企業仍需警惕「用工荒」問題,尤其是優秀的專業工人,比如優秀設計師、專業瓦工等。專家同時建議企業轉變發展觀念,完善「產品+服務+體驗」三輪驅動,構建人才梯隊。

新京報記者 張潔 製圖新京報記者 張潔 製圖

2家企業營收超百億

2022年,受疫情等影響,不少裝飾裝修企業按下「暫停鍵」。但隨著市場復甦、消費回暖,上市企業業績也得到了一定的緩解。從營收方面來看,金螳螂、亞廈股份營收分別為218.1億元、121.16億元,依然領跑行業。德才股份、中裝建設以56.38億元、52.12億元分列第三位、第四位。名家彙以1.23億元的營收墊底。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14家企業之間營收差距較大。其中,亞廈股份與金螳螂之間相差近97億元,名家彙與金螳螂之間相差216.87億元。營收超過20億元的企業有7家,有7家企業營收低於10億元。

從淨利潤方面來看,超10億元的企業僅有金螳螂1家,淨利潤為12.73億元,德才股份以2億元淨利潤排名第二,亞廈股份淨利潤為1.86億元,排名第三。其餘企業均不足億元,且有5家企業虧損,分別是寶鷹股份、*ST全築、東易日盛、名家彙、齊屹科技,淨利潤分別虧損21.88億元、11.97億元、7.51億元、4.75億元、1.26億元。

此外,14家企業中,包括金螳螂、中裝建設、寶鷹股份、東易日盛等9家企業營收增速下滑,以名家彙增速下滑幅度最大,營收同比下滑77.50%。淨利潤方面,中裝建設、寶鷹股份、東易日盛、齊屹科技等7家企業淨利潤同比下滑。其中,東易日盛淨利潤同比下滑最大,為1049.66%。

整體業績呈現回暖趨勢

儘管裝飾裝修企業整體業績表現仍較弱,但相比於2021年,2022年整體業績呈現向上回暖趨勢。新京報記者對比2021年年報發現,營收排名變化浮動較小,競爭較為激烈。2021年,營收前五名為金螳螂、亞廈股份、中裝建設、寶鷹股份、東易日盛,2022年,金螳螂、亞廈股份繼續領跑。華立股份營收同比下滑33.33%,淨利潤同比下滑50.64%,營收從2021年的第七位下滑至2022年的第十一位。

2021年7月,德才股份成功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山東省首家國內A股主板上市的建築業企業。上市後業績表現較好,2022年營收56.38億元,同比增長11.87%,排名第三位。

從淨利潤方面來看,相比於2021年,裝飾裝修企業虧損企業減少1家,由2021年的6家減少為5家。2021年,虧損企業分別是金螳螂、亞廈股份、寶鷹股份、全築股份、友邦吊頂、名家彙。2022年,虧損企業為寶鷹股份、東易日盛、*ST全築、齊屹科技、名家彙。相比於2021年,淨利潤增速呈現向上趨勢。

2023年5月5日,全築股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在公司股票簡稱前冠以「*ST」字樣)。據其公告顯示,公司2022年度經審計的期末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為負值;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對公司2022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上述事項觸及《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9.3.2 條第一款(二)、(三)項規定的對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情形。此外,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對公司2022年度內部控製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該事項觸及《股票上市規則》第9.8.1 條第一款(三)項規定的對股票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情形。

企業發力創新、政策強力推動

2022年,受疫情影響,部分零散家庭裝修工程暫停,在這段時間內,裝修企業忙練「內功」,尋求破局。新京報記者從多家裝修企業瞭解到,企業在線上直播引流獲客的同時,也在加強全品類專業知識培訓,提升設計和施工人員的職業技能。有受訪企業提到,疫情影響下,消費需求發生改變,比如對新風、淨水等健康家居設備提出更高要求,這也給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未來企業將根據新的消費需求進行點對點佈局,提升設計能力,加快數字化升級。

新京報記者採訪瞭解到,東易日盛以數字化為驅動力,率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技家裝模型,實現了家裝行業的全鏈條數字化運營管理。目前東易日盛數字化家裝不斷迭代和升級。

據相關機構研報分析,2022年金螳螂努力改變訂單結構、業務轉型,牢牢把握綠色轉型、碳排放、數字化發展、新型城市化戰略、生物醫療等熱點,持續開拓新市場、新領域、新板塊。

2022年,業內企業繼續努力發展整裝業務。中國建築裝飾協會住宅產業分會秘書長胡亞南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整裝是裝修公司根據消費者對家的整體裝修需求,將設計、施工、輔料、主材、定製、傢俱軟裝等裝修要素產品化,以平方米或者單套報價,並作為合約責任主體,負責售前、售中、售後的整體服務,「整裝包含了太多產業鏈條,因此客單值並不低。」根據國家統計局有關數據測算,我國當前住宅存量4.2億套,有翻新改裝需求的住宅2.7億套,胡亞南認為「存量市場潛力巨大」。

此外,2022年發佈的多項利好政策也在持續助力家居行業向前發展。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等六部門聯合發佈《開展2022年綠色建材下鄉活動》的通知顯示,2022年3月-12月,以「綠色建材進萬家 美好生活共創建」為主題,選擇5個試點地區開展綠色建材下鄉活動。8月,工信部等四部門印發推進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的通知顯示,要推進家居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推動產業集群升級、增加健康智能綠色產品供給、推動綠色智能家居產品下鄉等,以促進家居產業創新發展,培育壯大新增長點,通知同時稱,到2025年,在家居產業培育50個左右知名品牌、10個家居生態品牌,推廣一批優秀產品,建立500家智能家居體驗中心,培育15個高水平特色產業集群,以高質量供給促進家居品牌品質消費。

業內人士認為,政策推動、消費回歸,加上「內外雙循環驅動」的戰略指引,對行業和企業都是利好的形勢。對行業來說,家居是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消費領域,行業動盪期或將結束,破冰逢春已經來臨。

同時,裝飾裝修企業也應警惕當前一些行業問題。據瞭解,目前整個行業缺乏優秀裝修工人,可謂一「將」難求,年輕一代不願意從事這個職業,年齡「斷層」引發人才緊缺、「用工荒」等問題。有專家建議,建設新時代知識型工兵型階層,要打造施工交付職業的全新職業自豪感、職業榮譽感、職業歸屬感,吸引更多年青人投身該行業。

新京報記者 張潔

編輯 王琳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