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上海地鐵票價從5元觀光券出發

30年前,上海地鐵從這裏出發。

1993年5月28日上海地鐵一號線(Shanghai Metro Line 1)正式運營,使上海成為中國內地第三座開通地鐵的城市。此前為北京和天津兩座城市分別於1971年和1984年開始運行。30年前的5月28日,上海地鐵一號線南段(徐家彙站至錦江樂園站)開通觀光試運營,線路全長6千米,共設車站5座,對外售票觀光試運營,經市物價局批準發行了人民幣伍元面值(個人)和肆元面值(團體)觀光券等,就此開啟了上海的軌道交通時代。

1992年10月,上海城市軌道交通史上第一列直流電動地鐵列車即1號線01A0102型列車在西德總裝,再分成一節節,通過大型滾裝船海運,從漢堡港起運赴上海的張華浜碼頭,分批次分期交付,前後共曆時兩年多。上海申通地鐵集團 供圖

1993年5月28日,上海地鐵一號線開通當日,當天相關部門組織小朋友在車廂里歡慶。上海申通地鐵集團 供圖1993年5月28日,上海地鐵一號線開通當日,當天相關部門組織小朋友在車廂里歡慶。上海申通地鐵集團 供圖

1995年12月14日,第一代上海地鐵一號線列車司機的合影。從左至右:戴祺、 曹堅(離職)、 張俊、沈世昉、翟仁元、陳怡。上海申通地鐵集團 供圖

截至2021年12月,上海地鐵運營線路共20條,共設車站508座,運營里程共831千米(以上統計數據均含磁浮線,均不含金山鐵路),運營里程居世界第一。

截至2022年12月,上海地鐵在建線路共有13條,分別是2號線西延伸段、12號線西延伸段、13號線西延伸段、17號線西延伸段、18號線二期、20號線一期西段、21號線一期、23號線一期、崇明線一期、嘉閔線、示範區線、市域線機場聯絡線和南彙支線(兩港市域鐵路),在建里程共325.55千米。根據規劃,上海市城市軌道交通2030年線網總長度約1642公里,其中地鐵線1055公里,市域鐵路587公里。

截至2019年6月,上海地鐵最高日客運量為2019年3月8日的1329.4萬人次。2022年,上海地鐵年客運量為22.79億人次。

1998年4月,俯拍梅隴立交橋。立交橋、滬閔高架路、滬杭鐵路、地下鐵,上海在90年代交通建設呈現立體交叉格局。此後,1996年12月28日開通試運營南延伸段一期(錦江樂園站至莘莊站),地鐵一號線列車行駛在這一路段的地面層。地鐵一號線的通行,帶動了地鐵沿線的房價,人的活動半徑也會大大增加。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1993年12月,徐家彙站站廳。當年的5月28日,上海地鐵1號線南段(徐家彙站至錦江樂園站)開通觀光試運營,線路全長6千米,共設車站5座,開啟了上海的軌道交通時代。這張照片拍攝時間為中午前,乘客稀少。當時對外售票觀光試運營,經市物價局批準發行了人民幣伍元面值(個人)和肆元面值(團體)觀光券等,市民認為舒適有餘,但貴。後不斷改進,根據乘坐路程遠近,最低設有2元車票。 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1993年12月,徐家彙站站廳。當年的5月28日,上海地鐵1號線南段(徐家彙站至錦江樂園站)開通觀光試運營,線路全長6千米,共設車站5座,開啟了上海的軌道交通時代。這張照片拍攝時間為中午前,乘客稀少。當時對外售票觀光試運營,經市物價局批準發行了人民幣伍元面值(個人)和肆元面值(團體)觀光券等,市民認為舒適有餘,但貴。後不斷改進,根據乘坐路程遠近,最低設有2元車票。 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2004年7月14日,乘客行走在人民廣場站。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2004年7月14日,乘客行走在人民廣場站。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2004年7月14日,乘客從地鐵車廂湧出。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2004年7月14日,乘客從地鐵車廂湧出。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2004年12月28日,1號線北延伸段投入試運營。早晨6時,共富新村站發出通往上海莘莊站的第一班車。自上午7時之後,上班的人流高峰開始湧現。從彭浦新村站到上海火車站,乘務員奮力將乘客推往車廂中間,而車廂內更是擁擠不堪。當時,列車最長間隔為12分鍾一列。 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2016年3月26日,一名來滬務工人員攜帶花面被出站。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2016年3月26日,一名來滬務工人員攜帶花面被出站。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1999年3月1日,上海地鐵一號線全線開通自動售檢票系統,使用單程票(磁卡)、儲值票(IC卡),原發售的紙質乘車票停止使用。這位乘客刷了卡,人卻不讓出,急不可耐,工作人員趕來相助。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2005年3月24日,新莊站,早高峰時段,乘客等待列車的到來。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2005年3月24日,新莊站,早高峰時段,乘客等待列車的到來。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2002年,乘客有序排隊等候列車進站,但那時候站台還未像今日安裝護欄。是否安裝護欄,在當時一度形成兩派意見,有迫切要求加裝防護欄保障安全,有堅決反對認為客流不大,沒必要花這冤枉錢。雙方理由都很充足。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2000年10月,一名小學生在站台。當時,上海地鐵站台還未像今日這樣安裝護欄。是否安裝護欄,在當時一度形成兩派意見,有迫切要求加裝防護欄保障安全,有堅決反對認為客流不大,沒必要花這冤枉錢。雙方理由都很充足。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2002年,一名地鐵工作人員提醒乘客上下車注意安全。國企改革,下崗成為當時社會一個大問題,政府牽線,一些人員在此再就業,解決了部分人的吃飯問題。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2005年5月1日,一對戀人在車廂里。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2005年5月1日,一對戀人在車廂里。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2005年,乘客在車廂里。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2005年,乘客在車廂里。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2005年,乘客在車廂里。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2005年,乘客在車廂里。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2003年,一名快遞員在站廳與自己人交接貨物,他們依託地鐵的便捷性來做快遞生意。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2003年,一名快遞員在站廳與自己人交接貨物,他們依託地鐵的便捷性來做快遞生意。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2004年8月26日,一名男子自帶小椅子乘坐地鐵。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2004年8月26日,一名男子自帶小椅子乘坐地鐵。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2002年,一名男子在地鐵車廂內賣唱,後此行為被禁止。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2002年,一名男子在地鐵車廂內賣唱,後此行為被禁止。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2000年3月,一名男子在地鐵車廂里賣新民晚報。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2000年3月,一名男子在地鐵車廂里賣新民晚報。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2004年12月16日,一名女子坐在地鐵二號線的車廂里,兩邊則是聖誕老人相伴。當時滬上一份名叫《歡樂城市》的報紙新上市,臨近聖誕節,媒體以此行為走向生活,尋找歡樂。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2003年1月,乘客在車廂里。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2003年1月,乘客在車廂里。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2004年5月27日,一名男子攜帶他的偶像——演員赫本在車廂里。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2004年5月27日,一名男子攜帶他的偶像——演員赫本在車廂里。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2003年2月,一名男子望著車廂外的燈箱廣告。那時候,資本瘋狂圈錢、圈人,美女經濟,吸睛成為敏覺商人的賺錢手段。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2004年1月19日,一名男子在車廂內閉目養神。隨著地鐵向城市外圍延伸,人們的出勤時間大大增加。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2004年1月19日,一名男子在車廂內閉目養神。隨著地鐵向城市外圍延伸,人們的出勤時間大大增加。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2005年7月10日,一名男子在車廂內閉目養神。隨著地鐵向城市外圍延伸,人們的出勤時間大大增加。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2005年7月10日,一名男子在車廂內閉目養神。隨著地鐵向城市外圍延伸,人們的出勤時間大大增加。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2004年6月5日,一名男子乘坐開往莘莊的地鐵末班車。隨著地鐵向城市外圍延伸,人們的出勤時間大大增加。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2000年12月,上海地鐵3號線,又稱明珠線,是上海第三條建成運營的線路,於2000年12月26日開通運營一期工程(上海南站站至江灣鎮站)。1997年6月,上海地鐵3號線(明珠線)開工建設,利用老滬杭鐵路內環線和淞滬鐵路進行改造。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1999年4月,建設中的上海地鐵3號線,又稱明珠線,是上海第三條建成運營的線路,於2000年12月26日開通運營一期工程(上海南站站至江灣鎮站)。1997年6月,上海地鐵3號線(明珠線)開工建設,利用老滬杭鐵路內環線和淞滬鐵路進行改造。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1996年9月,淞滬鐵路寶源路段。一年後,上海地鐵3號線(明珠線)開工建設,利用老滬杭鐵路內環線和淞滬鐵路進行改造。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1995年,淞滬鐵路新廣路段。兩年後的1997年6月,上海地鐵3號線(明珠線)開工建設,利用老滬杭鐵路內環線和淞滬鐵路進行改造。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2016年1月,上海地鐵4號線海倫路站。該線於2005年12月31日開通運營一期工程(大木橋路站至藍村路站)。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2023年5月25日,乘客行走在人民廣場站換乘大廳里。澎湃新聞記者 吳棟 攝影2023年5月25日,乘客行走在人民廣場站換乘大廳里。澎湃新聞記者 吳棟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