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理想之城》首演,致敬每一位城市工作中的平凡人

新京報訊(記者劉臻)5月26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北京演藝集團出品,北京演藝集團製作,北京歌劇舞劇院演出的音樂劇《理想之城》,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首演。

音樂劇《理想之城》劇照。北京演藝集團供圖音樂劇《理想之城》劇照。北京演藝集團供圖

據介紹,2021年,孫儷、趙又廷主演的電視劇《理想之城》剛開播不久,這個題材便被多方推薦,進入到北京演藝集團的藝術生產視野當中。2020年,北京演藝集團通過電視劇IP改編作品音樂劇《在遠方》,成功打開了中國原創音樂劇的口碑市場。在此基礎上,北京演藝集團以《在遠方》主創團隊為班底,再次整合音樂劇製作力量,力圖將《理想之城》改編成為原創音樂劇市場的又一力作。

「萬丈高樓平地起,一磚一瓦皆根基。建築是城市形象的天然名片,而每一位在城市工作的平凡人,都是壘起這座城市的功臣。」北京演藝集團副總經理董寧表示,北京演藝集團著力把音樂劇《理想之城》打造成一部貼近現實、貼近人民的題材作品,歌頌每一位為生活、為理想而拚搏的奮鬥者。「通過這部劇告訴觀眾:‘蘇筱’離我們其實並不遙遠,‘蘇筱’就在我們身邊,或者就是我們自己,她是我們每個懷揣理想、奮力打拚的普通人,也是在每道檻坷中越挫越勇的‘我們’,而努力與堅持,是對理想最好的回答。」

音樂劇《理想之城》劇照。 北京演藝集團供圖音樂劇《理想之城》劇照。 北京演藝集團供圖

為了汲取創作靈感,讓人物角色更加飽滿與充實,音樂劇主創及演員頭戴安全帽,在工程師的引領下走進建築工地進行採風,體驗著城建工作者數十年如一日的勞動精神,並根據劇情需要進行了抬鋼筋、勘測等實地體驗。「蘇筱」的扮演者王藝瑾、明家歆來到「蘇筱」原型的辦公場地,在浩如煙海的文件資料與密密麻麻的數據表格中感受著女工程造價師的日常工作狀態。該劇女主角「蘇筱」的原型、北京建工集團總承包部項目商務經理李兵對這部音樂劇的「現實感」和「真實度」表示了充分認可,她表示:「主創團隊進行實地考察交流,會瞭解我們這個行業的一些特點,比如,施工現場一顆凸出來的螺絲可能會磕一下腳,施工機械運作的聲音較大,人們在交流的時候會大嗓門兒說話,等等。我相信這部劇會是基於現實的一部‘理想之城’。」

不管是電視劇,還是音樂劇,首先都是「劇」,劇本是最為核心、也最為基礎的問題。在音樂劇《理想之城》導演肖傑看來,影視IP為音樂劇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就故事本身而言,它的質量和口碑已經在那裡了,關鍵是我們如何把它轉化為音樂劇形式。我們不是‘平地拔高樓’,而是已經打好了地基,接下來要看澆築怎樣的水泥,建什麼樣的樓。」

音樂劇《理想之城》劇照。 北京演藝集團供圖音樂劇《理想之城》劇照。 北京演藝集團供圖

編劇陳斯遠表示,這次創作是他個人編劇生涯中在劇本打磨上投入時間最長的一次。「與電視劇版本相比,音樂劇在人物關係方面做了極大的精簡,強化了劇中角色關係的矛盾和衝突,使作品更符合舞台藝術改編的風格。」比如,本劇的感情線將與職場主線並重,蘇筱和夏明的「相愛相殺」、蘇筱和趙顯坤的「亦師亦友」關係相互交織,更多地去展現以蘇筱為人物主線的「北漂」女孩的內心世界。

《理想之城》的音樂創作高度貼合劇作主題和人物形象,音樂旋律隨著人物內心及人物關係的變化而變化,音符交織著懸疑、神秘、青春、迷惘、明朗等多元色彩,從明朗清新的《尋找》到走心深刻的《昨天》,從深情動人的《雨下整晚》到掙扎痛苦的《黑灰白》,從勾心鬥角的《傀儡》到慷慨激昂的《我要》……每一首歌都直戳觀眾心窩。舞蹈方面,《理想之城》根據劇情內容,創造性將現代舞巧妙地融入舞台表現,同時採用了具有抽像色彩、表現主義風格的創作思路,大膽運用頭戴式LED屏幕,將舞台上的舞者與「裝置」融合,通過舞蹈動作進行故事化的表演,給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觀感。《理想之城》視覺總監任冬生表示,「我們力求呈現出一種冷靜而銳利的空間。在劇情的展開和演員的表演中,讓演員的音樂、動作和形體成為視覺的焦點。」此外,通過多媒體設計實現「人屏互動」,讓多媒體技術參與故事講述,使人物表演與舞台空間、燈光舞美和視覺影像高度統一,創造出一種酣暢淋漓的視覺效果。

音樂劇《理想之城》劇照。 北京演藝集團供圖音樂劇《理想之城》劇照。 北京演藝集團供圖

據悉,音樂劇《理想之城》於5月26-28日在北京天橋藝術大劇場連演5場,後續將開啟全國巡演,該劇為北京市演藝服務平台資助項目,觀眾將通過主創團隊營造的新穎而時尚的空間,從一場「唱舞俱佳的職場戲劇秀」去讀懂「打工人的職場眾生相」,從「人生競技場」里跳出困境,去「點亮理想之光」。

編輯 吳龍珍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