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蟻大防治 打好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持久戰”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高蕾)“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打好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持久戰”,防治蟻患是關鍵。

工作人員在水庫日常巡查中,在白蟻監測點查看引誘樁。水利部供圖工作人員在水庫日常巡查中,在白蟻監測點查看引誘樁。水利部供圖

白蟻等害堤動物危害具有隱蔽性、反複性和長期性,容易誘發多種險情,是影響水庫大壩、堤防等水利工程安全的重要隱患。

寧波市位於我國東南沿海,因氣候溫暖濕潤,是白蟻滋生繁衍的主要地帶。寧波市水利工程眾多,近年來通過日常預篩、專業排查、專項治理、排查整治等推進蟻患防治常態化,蟻患防治新技術應用走在浙江全省前列。

眼下,“互聯網+技術”被廣泛應用到寧波市水庫蟻患防治工作中,通過建立白蟻隱患動態監控和預報預警系統,實時精準發現隱患消除隱患,防治工作格局正朝管理網格化、服務全程化、運行信息化發展。

四明湖水庫位於餘姚市梁弄鎮,甬江流域姚江上遊,溫暖潮濕的環境非常適合白蟻繁衍。在過去20年的白蟻防治工作中,四明湖水庫逐步探索建立以“發現、處置、驗收”為基礎的常態化白蟻危害防治閉環機制,通過在線監測與線下排查“點面”結合,做到早發現、早治理,推動實現“無蟻害堤壩”。

2019年,四明湖水庫應用互聯網技術建設了白蟻自動化預警系統,共設白蟻監測點325個,實時監測壩區內白蟻活動情況。該系統基於物聯網技術,發現蟻情及時報警,有效提高了白蟻“發現率”“治理率”,水庫白蟻數量大幅下降,壩體及壩肩內原有的白蟻已被有效控製,治理效果明顯。

責任編輯:張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