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芒種遇雨 梅雨季節何時來?

轉自: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丹)今迎“芒種”,風吹麥成浪,鳥鳴夏始忙。和上一個節氣相比,“芒種”節氣里,上海此時已經入夏但未進入盛夏,此時氣溫略有上升,降水則有顯著增加。這兩天,申城就浸泡在雨水之中,有市民好奇:今年的梅雨何時會來?通常,“芒種”節氣的降水顯著增多與上海在6月中下旬進入梅雨季節有關,但這幾天的雨並非是梅雨。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也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芒種在小滿和夏至之間,是處在轉折期的一個節氣。此時,太陽將逐日靠近它在北半球運行軌跡的最北端,北半球白晝時間最長的日子也就要到了。古人認為芒種時節,陽極必生陰,地面炎熱時,地下就反而陰冷,螳螂、伯勞和烏鶇等都是“感陰而動”的生物。

一般來說,芒種時節雨量充沛,氣溫顯著升高。因此,“芒種”節氣。古時候,“芒種”還與“忙種”互通,“忙著種”,是說芒種至夏至這半個月是秋熟作物播種、移栽、苗期管理的大忙時節。《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提到:“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指的正是有芒的作物(麥)應收,有芒的作物(稻)當種。也因此,“芒種”節氣是人們常說的“三夏”大忙季節,與之相關的農諺多數也以描寫農忙,或描寫與夏至的反相關天氣為主,如“芒種忙種,樣樣要種”“芒種火燒天,夏至雨漣漣”“芒種有雨,夏至晴天”等。

地面上,人們忙著田間事,喜陰的伯勞鳥為芒種歌唱。地面下,昆蟲也愈發活躍。芒種三候里,一候螳螂生,指的就是芒種時節,螳螂破繭而出。螳螂是自然界的擬態專家,可以貌如花,形如竹,可以翠如夏草,枯如秋葉。其實,在上海,螳螂並不少見,常見品種有中華大刀螳、狹翅大刀螳、棕靜螳等。你如果在小區的綠化帶里仔細觀察,也能偶爾看到,只不過它們的顏色和形狀能夠起到偽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