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啟剛患上「睡眠窒息症」 杭州睡眠醫生半天門診接診40個患者 10個有睡眠呼吸暫停

來源:橙柿互動

日前 ,43歲的霍啟剛參與了TVB節目《好睡好起》節目。霍啟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雖然自己睡得很早,但經常在半夜裡因自己的打鼾聲而驚醒,之後睡不著或頻繁醒來,另外因為用嘴呼吸,醒來還感覺口乾。即使睡了7個小時,起床後他面對強大的工作壓力,白天感到整個人非常疲憊。

節目中,霍啟剛接受了專業的睡眠測試,結果被診斷出患有失眠障礙和中度睡眠窒息症,真正的深度睡眠時間只有四小時。

節目播出後,網民對霍啟剛的身體感到擔憂。對此,霍啟剛發文,感謝大家對他的關心,他已經前往醫院檢查治療,並提醒網民也要注意身體,要學會休息。

什麼是睡眠窒息症?浙大精中(杭州七院)睡眠醫學科劉文娟副主任醫師說,睡眠窒息症就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OSA),是指在睡眠過程中氣道受阻,呼吸暫停和低通氣頻繁發生的現象。其臨床表現就像霍啟剛一樣會出現夜間打鼾,頻繁驚醒,睡眠質量下降,白天睏倦,嚴重的還會出現白天嗜睡、記憶力下降、情緒改變等。

半天門診接診40個患者

10個有睡眠呼吸暫停

劉文娟表示,在日常門診中,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患者並不少見。根據流調顯示,該病在男性中發病率約佔22%,女性約佔17%,在肥胖人群和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可達20-40%。

「一般來說,在我半天門診接診的40多位患者中,約30%-40%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相當於每次門診都會碰到至少10個該疾病患者,有不少在輕中度水平故並未檢查或重視。」劉文娟說,從性別上來看,男性發病率明顯高於女性,男女發病率約2:1。但該病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女性絕經期後較絕經前患病者增多,60歲以上人群男女患病率比例相當。

「引起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上述提到年齡、性別,還有鼻腔阻塞、扁桃體肥大等上氣道解剖異常的,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家族史的,長期大量飲酒或服用鎮靜、催眠或肌肉鬆弛類藥物的,以及長期吸煙等。」劉文娟指出,「其中,最常見原因的是肥胖。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20%及以上,或者是BMI指數達28及以上的肥胖人群,往往是該病高發人群,約佔總發病人數的80%。」

35歲男子開會時坐著睡著,還打起呼嚕

呼吸暫停最長一次達90秒

35歲的吳先生就是劉文娟副主任醫師諸多患者中的一位。吳先生身高1.78米,體重卻達到了200斤,BMI超過31。初診時,其衣服都包裹不住他圓鼓鼓的大肚腩。

據吳先生自述,他是某設計公司的小領導,自述睡不好覺已經好幾年了。因為工作關係,他熬夜加班或是外出應酬是常事,一直來睡眠就不大規律。尤其是近三四年,他感覺睡眠質量大幅度下降,夜間會不停地驚醒,整晚都睡睡醒醒的,驚醒後還常常一身大汗。到了白天,他又很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最尷尬的是,好幾次開會,他坐著就睡著了,甚至打起了呼嚕。

妻子在一旁補充,丈夫每晚的呼嚕聲震天響,吵得她也睡不好,為此兩人已經分房睡。

聽完吳先生的表述,劉文娟四診進一步發現他舌頭胖大、舌苔厚膩,考慮是睡眠障礙合併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安排吳先生住院完善多導睡眠圖(PSG)。

睡眠檢測是確診該病的重要檢查手段。通過PSG監測發現,吳先生的夜間血氧僅76%,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HI)超過40次/小時,呼吸暫停最長一次達到90秒,被確診為重度睡眠呼吸暫停。

「睡眠呼吸暫停的時間越長、頻次越高,大腦就越缺氧,所以會時不時把睡夢中的患者叫醒,出現睡睡醒醒的情況。同時,睡眠呼吸暫停長期存在,會導致血氧下降和二氧化碳上升,造成慢性間歇低氧、二氧化碳瀦留,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全身炎症反應以及氧化應激反應增強。抗氧化能力不足,可引發或加重心腦血管疾病及代謝紊亂,出現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2型糖尿病、腦卒中等多系統損害,嚴重的睡眠呼吸暫停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根據吳先生睡眠檢測的參數,劉文娟為他佩戴了便攜式呼吸機改善缺氧。

戴上呼吸機後,吳先生說,醒來後大腦有了神清氣爽、煥然一新的感覺。同時,他謹遵醫囑開始積極減重,通過運動、營養、作息等多方面的干預,經過一年時間,目前體重已經降到了160斤。

「吳先生的意願是脫離呼吸機,在他減重成功的情況下,我們要再次安排他住院進行睡眠檢測。如果各方面數值提示他的夜間睡眠狀態正常,那麼是可以摘掉呼吸機的。」劉文娟強調,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肥胖人群,首要任務是減重。

輕度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

建議從飲食、體位等多方面管理

「當然,並非所有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患者都適合佩戴呼吸機,需要臨床診斷明確原因。」劉文娟說,鼻腔阻塞、Ⅱ度以上扁桃體肥大、懸雍垂過長或過粗、咽腔狹窄、咽部腫瘤、頸短等原因造成上氣道阻塞的患者,佩戴呼吸機效果並不明顯,需要通過矯正或手術等手段治療。

除去上氣道解剖異常的患者,對於大多數輕度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劉文娟建議通過以下幾種方式改善——

1。 一般治療。減重、戒菸酒、慎用鎮靜催眠藥物及其他可能引起或加重呼吸暫停的藥物、避免過度疲勞等;

2。 體位治療。側臥位對輕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有效。仰睡時舌體後墜,會進一步引起氣道狹窄,建議側臥位睡姿,在背後墊上三角枕來控制體位。

3。內服中藥。中醫講「肥人多痰濕」,這類患者飲食多肥甘厚膩,這樣的飲食習慣容易增加體內的痰濕,體型往往偏胖。臨床上辯證使用化痰化濕的中藥,有助於祛濕化痰,對調理患者整體的代謝水平都有幫助。

4。伴有失眠症者配合睡眠認知行為治療,伴有情緒障礙者需心理專科評估同步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