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青年走進北京胡同 書香中感受中國風情

6月21日下午,北京前門青年書店,美國青年學生正在翻閱《中國青年報》。當日,來自美國蒙大拿大學馬克斯·博卡斯學院的8名青年學生,來到北京前門參觀,並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大學生、中國青年報記者進行交流,圍繞社交媒體、中美文化交流等議題展開討論,還走訪了北京著名景點前門大街及北京坊,體驗北京的風土人情及曆史文化。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玉佳/攝

6月21日下午,北京前門青年書店,中國青年報記者正在為美國大學生介紹《中國青年報》的版面文章。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玉佳/攝

6月21日下午,北京前門青年書店,來自美國蒙大拿州的8名學生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大學生、中國青年報記者進行座談交流。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玉佳/攝

6月21日下午,北京前門青年書店,在座談交流環節中,來自美國蒙大拿州的學生江傑克(Jacob Rivers)正在發言。他在蒙大拿大學學習中文,他在座談開始時用中文進行了自我介紹。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玉佳/攝

6月21日下午,北京前門青年書店,在座談交流環節中,來自美國蒙大拿州的學生奧古斯塔•萊因哈特(Augusta Reinhart)(右)正在認真聆聽發言。她是一名政治學碩士研究生,對國際關係一直很感興趣。她表示,此次在中國的交流能豐富自己在文化、語言和教育等方面的多重體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玉佳/攝

6月21日下午,北京前門青年書店,在座談交流環節中,來自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大學生王婉祺(中)正在發言。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玉佳/攝

6月21日下午,北京前門青年書店,在座談交流環節中,來自美國蒙大拿州的學生江傑克(Jacob Rivers)(左二)就如何看待當下的社交媒體發表觀點。中美學生們各抒己見,有人表示社交媒體的發展讓信息流動的速度加快,也有人表示社交媒體是一座聯通全球的重要橋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玉佳/攝

6月21日下午,北京前門青年書店,座談交流結束後,中美學生、中國青年報記者與現場工作人員合影留念。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玉佳/攝

6月21日下午,北京前門青年書店,座談交流結束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大學生王婉祺(右二)與蒙大拿州的學生互留聯繫方式。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玉佳/攝

6月21日下午,北京前門青年書店,座談交流結束後,來自美國蒙大拿州的學生江傑克(Jacob Rivers)在書店參觀。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玉佳/攝

6月21日下午,北京前門青年書店,座談交流結束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大學生於鑫銘(左一)為蒙大拿州的學生推薦北京的特色小吃。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玉佳/攝

6月21日下午,北京前門大街,來自美國蒙大拿州的學生塔尼爾·菲爾斯蒂爾(TaNeel Filesteel)參觀並拍攝北京胡同特色建築。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玉佳/攝

6月21日下午,北京前門大街,中國青年報記者為美國蒙大拿州的學生做導遊講解,介紹北京胡同文化。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玉佳/攝

6月21日下午,北京前門大街,參觀遊覽結束後,來自美國蒙大拿州的學生們與工作人員揮手告別。該青年學生代表團由美國蒙大拿大學馬克斯·博卡斯學院和香港中美交流基金會共同組織,同時得到了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的大力支持。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玉佳/攝

責任編輯:孔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