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四週年 | 新氣象之二:可回收物中轉站內,開出首個碳彙科普館

轉自:新民晚報

原本是兩網融合中轉站,如今“變身”為徐彙區首個碳彙科普體驗館,不僅能瞭解“雙碳”知識,還能在交投可回收物時直觀瞭解自己為減碳所做的貢獻……在徐彙區淩雲街道老滬閔路,一個嶄新的“徐彙區碳彙科普體驗館”已建造完畢,即將與市民見面。

本週,記者提前探營碳彙體驗館,“打卡”一系列好玩的互動裝置,也感受到了啟用“滬上回收”標識系統的中轉站的“高顏值”。

圖說:徐彙區碳彙科普體驗館內的碳普惠智能回收點 新民晚報記者周馨 攝(下同)圖說:徐彙區碳彙科普體驗館內的碳普惠智能回收點 新民晚報記者周馨 攝(下同)

騎自行車瞭解碳減排量

走進館內,最吸引人的要數兩輛自行車,騎行時不僅能欣賞虛擬城市美景,還可以看到里程數、速度及碳減排量。牆上還有一個“圓檯面”,點擊屏幕即可看到白斬雞、四喜烤麩等菜餚的二氧化碳當量,還能看到幾十種常見食物的碳排放量。

在展示區,“衣食住行”與減碳間的聯繫更是一目瞭然。“回收1kg廢舊織物可減少0.98kg碳排放”“平均每次在線會議可減少27.932kg碳排放”“少用一個一次性紙杯可減少20g碳排放”“生產1kg塑料袋產生8.21kg碳排放”……數據直觀地讓參觀者瞭解到,自己能為減碳做些什麼。

“碳彙沙龍”更是館內亮點。這裏將成為居民的“第二客廳”,大家可以在這裏閱讀、做手工、聚會交流。值得一提的是,沙龍內的裝飾品很多都是用可回收物製成的——舊書本釘成的凳子,廢布拚成的裝飾畫,舊報紙製作的台下裝飾,“變廢為寶”的藝術品希望激發起參觀者的巧思。

交投可回收物獲碳值積分

更有趣的是“自助交投區”,這裏可以回收“玻璃、金屬、塑料、紙類、紡織物、家電”六大類物品,每一類還細分為多個小類,回收價格各不相同。

圖說:居民帶來的可回收物可自動稱重結算圖說:居民帶來的可回收物可自動稱重結算

點擊屏幕上的可回收物類別,將要交投的物品放在自助稱重台上,就能稱出物品重量。將物品投放至對應投口,就完成了一次投遞,金額即時到賬,還能獲得碳值和積分,瞭解自己為減碳所做的貢獻。獲得的碳值,則可在“碳彙沙龍”借閱書籍、兌換咖啡,也能兌換環保再生產品、環保工藝品等。

值得一提的是,設計方巧妙地將兩網融合中轉站與科普館相結合,可回收物交投箱的另一面,就是改造一新的中轉站。工作人員可以在牆另一邊,方便地將每個投口的可回收物收集起來,在中轉站進行壓縮、捆紮,再分門別類送到下遊處置企業。

設全新標識顏值更高

據悉,這個中轉站承載著淩雲街道所有小區可回收物中轉暫存的任務,每天交投的可回收物都能將場地堆滿。“一方面,我們通過‘舊物再生’小程序,接收居民的預約投遞。另一方面,我們也有車輛定時定點去小區內回收。我們負責收運徐彙區南部的8個街道可回收物,共有4輛駁運車和10輛貨車穿梭在街區內。”該站點負責人、上海際霖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徐明寬介紹。

新改造後的中轉站,在“顏值”上也更高了。今年,上海將“滬尚回收”標識更新和示範型可回收物中轉站建設工作納入生活垃圾分類實效綜合考評項目,並發佈了《可回收物體系標準化改造提升細則》。記者看到,這家中轉站已新裝上綠色的“滬尚回收”店招和側招,淺綠色的門頭和牆面清新乾淨。

徐明寬告訴記者,垃圾分類實施4年來,居民投遞可回收物的熱情日益增高,日均可回收物回收量比剛開始時已經翻了一倍。此外,市民對於垃圾分類科普及體驗的需求也更高了,“就在今天上午,還有位路過的家長進來參觀,加了我微信,打算在暑假里組織班上孩子們來參觀體驗。今後,科普館將免費向市民開放,並不定期舉行垃圾分類相關的活動。”他表示。

新民晚報記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