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紅:演申紀蘭是演藝生涯「最難的挑戰」,做不好會愧疚

首部根據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申紀蘭同誌生前真實事蹟改編的電影《申紀蘭》已於6月28日在全國院線正式上映,該片由賓特夏斯朝魯執導,張夢楚編劇,金雞獎最佳女主角嶽紅領銜主演。歷經三年創作打磨,在申紀蘭同誌逝世三週年之際上映這部電影,是對這位功勳人物的最好懷念和崇高致敬。

電影《申紀蘭》以申紀蘭同誌最後一次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履職歷程為切口,用平實動人的鏡頭語言,將她發動婦女促進同工同酬,下地帶領大家勤勞致富、改變家鄉的故事娓娓道來。新京報獨家專訪在片中飾演申紀蘭的演員嶽紅,由她分享這次被她認為最難的挑戰的幕後故事。

定檔海報定檔海報

演藝生涯「最難的挑戰」

嶽紅因飾演申紀蘭心靈受洗禮

1951年,青年申紀蘭作為西溝金星農林牧生產合作社副社長,洞察到當地婦女受傳統觀念束縛和男女不平等計分的勞動工分規定,限制了婦女參加勞動的自由,挫傷了婦女參加集體生產勞動的積極性,於是下定決心改變。她四處走訪動員社里婦女下地參加集體勞動,最終爭取到了「男女幹一樣的活,應記一樣的工分」的權利。由於倡導「男女同工同酬」的巨大影響力,1954年,25歲的申紀蘭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出席了1954年9月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這次大會上,「男女同工同酬」被正式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84年冬天,已經當了10年省婦聯主任的申紀蘭向組織發出書面申請——「我想回到西溝去勞動,我是地裡曬出來的人,不是辦公室里坐出來的人」、「我就是個農民,腳上有泥,心裡踏實」,措辭樸實無華,蘊藏的初心卻真摯動人。不勞動怎麼當勞模?脫離農民怎麼當農民代表?這是這位人民代表最為虔誠的人生信條,也讓她的光輝形像永遠閃耀並印刻在歷史歲月中。

定檔海報,圖為片中申紀蘭在冬天回西溝的畫面。定檔海報,圖為片中申紀蘭在冬天回西溝的畫面。

電影《申紀蘭》真實呈現了當年的故事,申紀蘭步履不停為老百姓奔波,面對矛盾也曾潸然落淚。回顧電影《申紀蘭》的創作歷程,導演賓特夏斯朝魯坦言每天在創作時就像「走鋼絲」,自己和其他主創在創作中保持克製,杜絕「神話」、杜絕煽情,堅持以理性、客觀的態度去展示申紀蘭平凡的一面。在平實卻又極富張力的鏡頭中,嶽紅奉獻了教科書般的表演,把人物的性格詮釋得極為生動自然,真實重現了申紀蘭的高尚品格。

嶽紅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是八一電影製片廠國家一級演員。她曾因主演《野山》中的桂蘭,榮獲第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她對年代戲的角色詮釋,有著沉澱多年的克製與張力,自然生動又不乏技巧與爆發力。但這次,嶽紅直言這是她演藝生涯中「最難的挑戰」,她需要透過表演將自己從心底景仰的申紀蘭呈現給觀眾,「若做不到最好,我會非常遺憾、愧疚的,她是一個平凡的人,但是她非常偉大,飾演她的過程我受到了極大的心靈洗禮。」

五六個小時特效化妝

吃再多的苦也不值得一提

大約在2021年,嶽紅收到了《申紀蘭》劇組的邀約。得知自己有機會飾演申紀蘭,她萬般興奮。儘管當時還沒有成形的劇本,但她知道申紀蘭的偉大,她希望能夠塑造她。接演這個角色後,嶽紅面臨了巨大壓力,因為她與角色的年齡相差較大,同時也處於不同時代。她來自成都,申紀蘭則是山西人,但這些「遙遠的距離」並沒有打擊她的信心,她認為只要努力做到極致,一定能好好完成這個角色。於是,嶽紅向劇組提出申請,要到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西溝村體驗生活,並且走訪當地的幹部與村民,包括以前與申紀蘭一同工作的人。通過每一次體驗和訪問,她從心底裡對申紀蘭增加了瞭解與崇敬:「這些體驗讓我知道了申紀蘭幾十年的堅守和不易,一個人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她有堅定的對黨的崇敬、信仰、追隨。聽黨話,跟黨走,為人民服務,她一輩子都在踐行。可能現實生活中我搆不著她,但她的精神、品德、奉獻(精神)時時刻刻都在感染我。我很堅定,一定要演好她。」

預告片截圖。預告片截圖。

事實上,電影《申紀蘭》的拍攝極為辛苦,為了最真實地呈現這位英模,演員要從最根本上、外形和言行舉止上去「複刻」。片中嶽紅需要製作特效老年妝,近一個月的時間每天淩晨四點鍾就要起床化妝,一弄就是五到六個小時,卸妝也需要三到四個小時:「我很感謝這個劇組的每一個工作人員,特效組、化妝組的孩子們每天都在堅守,陪著我‘熬著’,但我們真的覺得跟申紀蘭這一輩子做的奉獻相比簡直微不足道。事實上,申紀蘭的精神感染了我們把這部電影拍好,我對錶演的一些思考,對做演員的思考,都通過飾演申紀蘭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和改變。先進的榜樣力量無窮,這次帶著崇敬、敬畏的心情飾演她,我的心靈和思想也得到了淨化,吃的苦根本不值得一提,只是希望能夠把她塑造成一個我們身邊熟悉、敬愛的人,希望得到觀眾的認可。「

見影像,憶斯人

新京報主題觀影會接續使命

《申紀蘭》上映當天,新京報社黨委主辦《申紀蘭》主題觀影會,通過觀看影片,學習英模偉大精神,共有90餘名黨員同誌及新京報社員工群眾到場。通過影像的力量,紀念追憶申紀蘭同誌。觀影結束後,新京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劉軍勝對這次活動進行了高度評價,他表示,在申紀蘭逝世三週年的紀念日舉辦這次主題觀影會,觀看這部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影片意義重大。特別是對現在的許多年青人而言。如何踏踏實實地做好眼前的事情,如何努力傳承接續奮鬥,如何用飽滿的精氣神更好地承擔起肩負的職責和使命,都值得深思和借鑒。

新京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劉軍勝發言。

劉軍勝在講話中表示,觀影活動中,同誌們深深地進入了片中情境,似乎跟著電影回到了那個熱火朝天,充滿精氣神的奮鬥年代。《申紀蘭》這部電影讓同誌們深深知道,社會主義不是敲鑼打鼓就能夠實現的,幸福生活也不是從天而降的,而是要靠千千萬萬像申紀蘭這樣腳踏實地,接續奮鬥的勞動者幹出來的。「今天來觀影的黨員同誌們都應該對這次觀影進行總結提煉,再將這位英模的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我也相信,像這樣的具有真正教育意義的影片,應該叫好,也應該賣座,更應該在商業院線上佔有一席之地。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全方位地得到更多的精神力量,讓更多的人能夠知曉、領會、感知。社會主義建設,我們還要持續、不斷奮鬥下去。讓更多的人通過觀看這樣的影片,從此不再躺平,從此不再內卷,從此不再無病呻吟,讓更多的人用飽滿的精氣神迎接每一天的挑戰。」

觀影現場合照。

參加觀影會的報社同誌紛紛表示:「這是一部特別值得看的電影,申紀蘭人格和信仰燭照靈魂,完全沒有過分煽情,卻令人十分沉浸其中,久久不能平靜」;黨員代表吳龍珍也分享了自己的觀影感受,她認為這部電影發人深省、感人至深,應該學習申紀蘭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銘記共產黨員的偉大事蹟,讓我們走得更遠,「銘記一個人,一種精神,讓我們始終能對事業保持初心,對生活保有赤忱。《申紀蘭》不僅僅是一個名字,一部電影,更是那個時代的人們樸素拚搏,奮鬥不息的精神縮影。」

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編輯 吳龍珍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