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科考隊丨7月11日入伏 三伏天為何如此炎熱?

封面新聞記者 張崢

最近幾天,成都不少地方氣溫都升至了35℃ 。雖然不能跟華北第一高溫梯隊相提並論,但是盆地的悶熱,仍然讓人喊“HOT”。不過,這僅僅是開始,7月11日,“傳說”中的三伏天正式拉開大幕。按照氣象部門說法,我們即將進入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日子——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又是“超長待機”40天。

中國曆法中的三伏天

“夏至三庚便數伏。”“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有“熱在三伏”的諺語。

7月11日,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作物栽培與耕作學系副系主任孔凡磊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亦指天氣太熱,宜伏不宜動之意。伏天是指夏季的三個“伏”日,分別是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

三伏天的日期是由二十四節氣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一伏是十天,但三伏天的長短主要在中伏的差別上。傳統曆書規定:“夏至三庚便數伏”,從夏至開始,依照幹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因為每年夏至節氣後的第三個庚日(初伏)出現的時間不同,導致中伏的天數也不相同,中伏時間可能是10天,也可能有20天,於是有些年份的伏天是30天,有些年份是40天。

今年的農曆初伏開始於7月11日,末伏結束於8月19日,持續40天,其中初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也就是說,今年“三伏”又是一個“加長版” 。“入伏”後,全國多地將會進入持續高溫模式。三伏天期間,氣溫持續升高,最高溫度可達40℃,有的地方更是高達42℃、43℃,非常炎熱難耐。入伏後,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

2023年三伏天

初伏

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

7月21日-8月9日

末伏

8月10日-8月19日

三伏天為何如此炎熱?

三伏天如此炎熱,跟太陽有關係麼?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表示,回答“三伏天”炎熱的問題,需要瞭解四季變化的原因。

這一切的根源在於地球的軌道特徵。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同時,也在圍繞地軸自轉。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面叫做黃道面,過地心且與地軸垂直的平面叫赤道面,這兩個平面目前有一個23°26′的交角,叫做黃赤夾角。

正是這個交角的存在,使得一年當中,隨著地球位於軌道的不同位置,太陽的直射點在地球的南北緯23°26′之間移動。

當太陽照射到北緯23°26′(北迴歸線)時稱之為夏至;照射到南緯23°26′(南迴歸線)時為冬至,照射到赤道時為春分/秋分。

夏至時太陽輻射示意圖

夏至時,北半球白天的太陽高度大,日照時間長。以南京地區為例,夏至日,中午太陽高度約為82度,白天時長有14小時15分。

夏至時太陽輻射示意圖 圖源:王科超夏至時太陽輻射示意圖 圖源:王科超

對比冬至日,中午太陽高度約為35度,白天時長僅有10小時04分。因此夏至時地表單位面積獲得的太陽輻射能量最多,約為冬至日時的三倍,並且緯度越高這個比值越大。接收太陽輻射的多少正是四季變化的主要原因。

但是,北半球最熱的時間並不是在夏至,而是夏至之後的一段時間。因為氣溫的變化還受地表熱量收支平衡的影響。

一般夏至後的一段時間里,地面吸收的熱量仍大於它所放出的熱量,地面溫度持續升高,這段時間差不多正好對應傳統曆法里“三伏”這段時間,因此造就了北半球“三伏天”的炎熱。

這之後,地面放出的熱量大於地面吸收的熱量,氣溫才逐漸降低。

當然,對於局部地區來講,大氣環流、海陸差異、地形因素、天氣情況等都是影響氣溫的因素,最熱的時候也並非與‘三伏’日期相對應。

水稻注意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

三伏天是農作物最需要光熱的關鍵時期,對農作物的生長髮育和成熟影響極大。除了天氣悶熱外,三伏天還經常伴隨著高溫乾旱的天氣,造成一些重要作物的減產和影響。

水稻生長

孔凡磊提醒,一些缺少灌溉條件的地區,往往會在這個時候受到旱災的影響,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小的困擾,為此生產上可種植耐旱作物,例如高粱、芝麻、花生等。

三伏天四川水稻進入進入幼穗分化期,高溫濕熱和乾旱不利於水稻生長。此時水稻生產要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今年的三伏天具有高溫炎熱和乾旱的特點,要注意天氣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困擾和對農作物的生長髮育產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