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用上水」到「用好水」——山東加強農村供水保障走訪見聞

新華社濟南7月11日電  題:從「用上水」到「用好水」——山東加強農村供水保障走訪見聞

新華社記者高天

走進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下窪鎮東下窪村村民耿換果家,四方小院的一角,一根水管探出頭來。擰開水龍頭,清水汩汩湧出,耿換果喜笑顏開:「現在水壓大、出水猛,洗澡不再用水泵,更不用擔心隨時停水。」

東下窪村有近300戶村民,如今家家門前都安裝了智能電子水錶。「交水費再不用跑到鎮上,用手機就行了。」東下窪村黨支部書記劉建林說,「水質好了,燒水壺裡幾乎看不到水垢,喝著幹淨,用著方便,心裡舒服。」

在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下窪鎮東下窪村,一位村民用自來水洗菜。新華社記者高天 攝在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下窪鎮東下窪村,一位村民用自來水洗菜。新華社記者高天 攝

水質好不好,水源是關鍵。2022年6月,沾化區毛家窪水廠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投入使用。「我們在常規處理工藝的基礎上增加臭氧殺菌、活性炭吸附過濾,可去除水中的有機物、微汙染,改善出廠水的綜合品質。」濱州沾農供水有限公司經理張守國說。

濱州市城鄉水務局局長潘清軍介紹,今年濱州投資1.22億元,實現全市7個縣市區19處農村供水水廠深度處理工藝全覆蓋,並在市級建成具備106項指標檢測能力的水質檢測中心,各縣區建成具備43項指標檢測能力的水質檢測中心,農村集中供水的水質有了保障。

聊城市茌平區的東邢水廠距離水源地僅一路之隔。在淨水車間,一排排深度處理設備發出轟鳴。「這裏就像放大的‘濾芯’。」東邢水廠廠長甄曰振解釋道,「水在混凝、沉澱、過濾、消毒後,還要經過超濾膜和反滲透膜處理,在水質檢測達標後,才能通向千家萬戶。」

圖為山東省聊城市東邢水廠的深度處理車間。新華社記者高天 攝圖為山東省聊城市東邢水廠的深度處理車間。新華社記者高天 攝

「此前,農村供水是‘一個村一個樣’,如今通過集中規模化供水,可以在源頭提升農村供水安全。」山東省水利廳農村水利處處長修婷說,山東累計建設規模化供水工程659處(含管網延伸工程),覆蓋農村居民超6000萬人。

在棗莊市嶧城區,龍泉莊水廠正如火如荼地建設。項目負責人王泊介紹,如今已完成輸水主管道鋪設,預計今年年底建設完成。「水廠建成後,將通過管道工程與現有農村管網銜接,實現城鄉用水‘同源、同網、同質、同服務、同監管’。」棗莊市嶧城區城鄉水務局局長李玉偉說。

在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龍泉莊水庫水廠施工現場,工人正在搬運鋼管。新華社記者高天 攝在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龍泉莊水庫水廠施工現場,工人正在搬運鋼管。新華社記者高天 攝

如果說水廠是供水管網的心臟,那麼各級管道便是供水管網的毛細血管。近年來,山東不斷打通輸水「大動脈」,織密入戶「毛細血管」,共建成各類農村供水工程11881處,提升了4.5萬個自然村供水條件。

路面切割、管道銲接、管溝回填……在聊城市高唐縣三十里鋪鎮李奇村,幾名工人正在將老舊的PVC管道更換為耐用的PE管道。「目前,李奇村已完成管道鋪設3.2萬米,安裝水錶300只,集中水錶井35座。」聊城市高唐縣水利局副局長梁承龍說。

這兩年,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加持下,一張連通鄉村的水網在齊魯大地覆蓋延伸,讓農村供水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圖為聊城市陽穀縣農村智慧供水項目現場。新華社記者高天 攝圖為聊城市陽穀縣農村智慧供水項目現場。新華社記者高天 攝

2022年,聊城市陽穀縣啟動了農村智慧供水項目,實現了從管網運行到20餘萬戶村民用水情況的實時監測分析;濱州市沾化區搭建智慧水務平台,可隨時查看各鄉鎮用水量、漏損率及每戶用水異常情況等信息……在智能化平台的支撐下,從水源地、管網、聯戶表井到用戶,供水運行狀況一目瞭然。

從「用上水」到「用好水」,山東不斷加強村內供水設施和管網更新改造,擴大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範圍,推動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如今,山東農村自來水普及率、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人口比例分別達97.5%、87%,主要供水指標居全國前列。」山東省水利廳廳長黃紅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