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小黃卡”正成為 電信詐騙的工具

民警搜查嫌疑人作案車輛 民警搜查嫌疑人作案車輛

李某在兩江新區某酒店入住時,無意間撿拾到一張極具誘惑力的“小黃卡”。“心動”的李某隨後通過卡上的網址聯繫上對方,並通過卡上的二維碼轉賬800元定金,達成“交易”……然而,在酒店等候多時的李某在催問對方時,發現自己已被拉黑。意識到上當受騙,李某如夢方醒,隨即報警。

“以前常見的‘小黃卡’,基本上都用於招嫖。而現在的‘小黃卡’,其實是電信詐騙的手段。”近日,警方提醒,曾經的“小黃卡”,如今有了“新功能”——為電信詐騙引流。

“小黃卡”只有網址和二維碼

7月5日,兩江新區警方通報了一起利用“小黃卡”實施電信詐騙案件。

前不久,兩江新區警方接到群眾報警,自稱遭遇詐騙。民警調查發現,報警男子李某在兩江新區某酒店入住時,無意間撿拾到一張“小黃卡”。隨後,李某聯繫對方,在對方的誘導下,轉賬800元定金達成“不法”交易。

然而,在酒店等候多時的李某在催問對方時,發現自己已被拉黑,無法聯繫對方。意識到上當受騙,氣不過的李某報警。

警方接到報警後循線偵查,最終將一個以徐某為首的電信詐騙犯罪團夥破獲,抓獲犯罪嫌疑人62名。他們以散發“小黃卡”為誘餌,引誘受害人轉賬繳納定金,藉機實施電信詐騙。

“小黃卡”與電信詐騙有什麼關係?公安機關又將如何打擊?連日來,記者對此採訪了市公安局治安總隊相關負責人。

6月21日一大早,家住渝北區龍塔街道某小區的市民周先生剛出門,就發現自家門把手上貼著一張巴掌大的小紙片,上面赫然寫著:“同城約X”“絕色佳人 共度良宵”等字樣,紙片上還附有二維碼、網站等。“我們小區業主群裡都在說,自家門把手上和樓道里也都被貼了類似的小紙片,非常影響觀瞻。”周先生氣憤地說。

記者從周先生發來的照片看到,該紙片近似正方形,與傳統“小黃卡”有所不同。傳統“小黃卡”多為銀行卡大小的卡片,上面印有露骨的照片。而這種新型“小紙片”雖無露骨照片,但背面有貼膠,可隨意貼在牆、門等地方。此外,傳統“小黃卡”上還會附有電話,而這種新型“小紙片”只有網址和二維碼。

市公安局治安管理總隊副總隊長陳興文告訴記者,近年來公安機關加大了對“卡娃”和組織賣淫的犯罪團夥的打擊力度,組織賣淫的犯罪團夥明顯減少了。為了逃避打擊,犯罪嫌疑人現在做得越來越隱蔽。

6月9日23時許,巴南區雲錦派出所民警在夜間巡邏至雲篆山水公租房時,發現有一男子鬼鬼祟祟地沿著路邊停放的車輛緩慢行走。民警走近才發現,每輛車窗上面都塞有一張 “小黃卡”。民警隨即對男子進行控製,當場繳獲“小黃卡”400多張。

經查,該男子名叫文某,之前在網上發現一份散發“小黃卡”的兼職,每天能掙300元。雖然明知散發“小黃卡”是違法行為,但他仍心存僥倖,以為半夜作案可以神不知鬼不覺。誰知,當天在發放了10餘張“小黃卡”後,就被民警當場抓獲。

“為了逃避公安機關打擊,犯罪嫌疑人現在很少在卡片上印電話,轉而以二維碼、QQ等網絡方式溝通。”陳興文告訴記者,公安機關在加大打擊力度的同時,還與通信部門合作,將“小黃卡”上印的手機等納入“黑名單”管理。犯罪嫌疑人為了逃避公安機關的打擊和通信部門的管理,轉而更多使用網絡方式聯繫。“而且為了方便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也幾乎不在‘小黃卡’上印手機號了。”

“小黃卡”實為電詐引流

“以前常見的‘小黃卡’,都用於招嫖。而現在,90%以上的‘小黃卡’,其實是電信詐騙的手段。”採訪中,陳興文還提到了“小黃卡”的新身份——為電信詐騙引流。

“警察同誌,我被騙了,就是因為輕信了卡片上的內容。結果讓我刷單,騙了我接近2000元。”今年5月以來,重慶高新區香爐山派出所就接到數起因輕信“小黃卡”內容被人以“收取安全定金”“免報案誠意金”“先刷單過關後交易”等方式被詐騙錢財的報警。同時,也接到群眾、物業反映在小區樓棟和車庫內停放汽車上都被貼上了招嫖小廣告,令人不勝其煩。

6月17日淩晨3時許,高新區香爐山派出所又接到群眾報警稱,在康居西城四組團發現有兩名年輕人很可疑,疑似在樓棟張貼“涉黃”小卡片。接警後,值班民警劉昭甦、王浩迅速趕到現場。經民警初步盤查,兩名男子正是近期大量散發“小黃卡”人員。民警現場從其身上搜查出“小黃卡”200餘張,隨後將這兩名年輕人傳喚至派出所接受調查。

經詢問,男子楊某、吳某豪對其多次亂張貼黃色小卡片的違法行為供認不諱。同時,警方在其住處搜查出了用於製作“小黃卡”的電腦一台、打印機2台、銅板打印紙1500餘張、“小黃卡”600餘張。

據瞭解,兩人都是重慶高新區曾家鎮人,目前無業。他們閑來無事在網上發現一份發放“小黃卡”的兼職,卡片一插,視頻一拍,工資立馬到賬。

“通過審訊我們得知,兩人發一張‘小黃卡’賺3毛錢。從5月29日開始,兩人共發放色情小卡片6000餘張。而這些卡片並不是普通的‘涉黃’卡片,而是打著提供‘特殊服務’的旗號,為電信詐騙‘引流’的媒介。”民警劉昭甦說道。

類似的案例數不勝數。日前,潼南的蔣先生也遭遇了這樣一場“小黃卡”詐騙。

蔣先生在一網吧公廁內看到了一張“小黃卡”,便主動添加對方QQ,預約了“服務”。隨後對方以支付“保證金”“上門服務費”“安全費”為由,讓蔣先生先後轉賬共計4300元,直到發現自己被拉黑,他這才意識到被騙。

潼南區公安局接警後,迅速立案偵查,在嫌疑人落腳地湖北鬆滋警方的配合下,一舉抓獲該團夥10名犯罪嫌疑人。經查,犯罪嫌疑人王某為犯罪團夥的核心成員,組織張某、李某以提供“特殊服務”的名義引誘受害人,同時僱傭王某、陳某等到全國各地張貼小廣告。該犯罪團夥作案80餘起,非法獲利共計45萬餘元。

“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藏身外地,通過網絡發佈‘小黃卡’發散任務,用高薪引誘人去發卡。而現在的‘小黃卡’大都是‘卡娃’自己在家用打印機打印,防不勝防。”陳興文告訴記者,以前的“小黃卡”有相關的印刷產業,在公安機關加大對相關印刷產業打擊力度後,現在“小黃卡”印刷更隱蔽了,“卡娃”通過網絡接到電信詐騙團夥安排的任務後,會在自家用打印機打印“小黃卡”,並附上電信詐騙團夥發來的二維碼、網站等,隨後就向外張貼發放。“而且現在這些‘卡娃’也很少去鬧市區發,轉而去車庫、居民家門口、社區張貼。”

“斷黃卡”收到線索8萬多條

在加大偵查的同時,公安機關也在加強對“小黃卡”線索的收集。

今年3月,市公安局就推出了“斷黃卡”微信小程序,市民發現“小黃卡”,用手機拍照即可向公安機關舉報。

“通過‘斷黃卡’小程序,我們收集到了8萬多條舉報。除去重複的,我們鎖定了4000多個手機號,微信賬號1000多個,二維碼3萬多個。”陳興文告訴記者,“小黃卡”的治理,需要多個部門協同。

通過“斷黃卡”收集到的線索,公安治安部門循線加大對招嫖團夥進行打擊,而涉及的電信詐騙線索,則會有公安刑偵部門跟進偵查。

同時,公安還與市政環衛、社區綜治等等群防群治開展了聯動協作,一方面第一時間清理髮現的“小黃卡”;另一方面及時發現處置相關人員,並循線追蹤。

今年4月中旬,銅梁區的巡防人員在巡邏時發現路面散發的“小黃卡”。隨後,公安根據線索進行偵查,很快鎖定了違法嫌疑人身份。僅幾天時間,就將流竄於大足、銅梁、榮昌的“卡娃”伍某、劉某和郭某抓獲。在嫌疑人汽車的後備廂中,民警還發現了他們當晚準備散發的8300餘張卡片。

警方提醒

潔身自好 謹防上當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與多部門的協作,落實賓館等屬地管理責任,並聯合物業、保安等綜治力量加強巡邏,加大對‘卡娃’的打擊力度。”陳興文特別提醒廣大市民,招嫖行為既違反公序良俗,又違反法律規定,電信詐騙分子正是利用受害人擔心曝光的心理,利用“小黃卡”作為誘餌設置詐騙陷阱,肆無忌憚作案。他呼籲廣大市民潔身自好,堅決抵製色情誘惑,做遵紀守法的公民,切勿與“小黃卡”上的手機號、QQ號、二維碼等一切通訊方式聯繫。任何時候,都不要向陌生人轉賬彙款。發現被騙第一時間報警,配合公安機關調查取證。如見到“小黃卡”,請立即拍照,通過“斷黃卡”微信小程序及時舉報。重慶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