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面子」又有「裡子」,背街小巷整治環境精細化治理持續推進

從熙熙攘攘的東四南大街拐進內務部街,環境一下子安靜下來。青磚灰瓦間,胡同里看不見擁擠的汽車,路面寬敞整潔,老人在家門口聊天,小孩子在胡同里盡情地玩耍。

近年來,東城區朝陽門街道的內務部街先後經歷了兩輪環境整治提升,治理了私搭亂建、違規「開牆打洞」、便民服務設施欠缺、架空線淩亂、停車秩序混亂等問題,街巷環境全面提升,向精品街巷不斷邁進。

不僅是東城區,今年,北京全市計劃開展1620條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治理任務,其中精品街巷171條、優美街巷1124條、達標街巷325條。「目前,任務已完成過半,各區都已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台賬,確保任務高質如期完成。」北京市城市管理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李如剛表示。

有「面子」又有「裡子」,以胡同為代表的背街小巷治理,為居民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

自2017年以來,東城區朝陽門街道的內務部街持續開展街巷治理,逐步恢復了胡同傳統風貌。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攝自2017年以來,東城區朝陽門街道的內務部街持續開展街巷治理,逐步恢復了胡同傳統風貌。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攝

內務部街27號院,藏在胡同里的社區文化生活館

內務部街東起朝陽門南小街,西至東四南大街,南鄰史家胡同,北有支巷通本司胡同,全長727米,寬7米,不僅承擔著沿線1700多位居民日常生活出行,還是胡同內學生和教職員工上下學的必經之路。

曾經的內務部街,被沿街見縫插針的違法建設、違規「開牆打洞」門臉擠佔得寬窄不一,沿途一半道路停滿了居民私家車,僅剩的一半道路還要承受上學放學的通行壓力,髒亂、堵車更是司空見慣。

朝陽門街道辦事處主任高洪雷介紹,自2017年以來,內務部街持續開展街巷治理,逐步恢復了胡同傳統風貌。

經過騰退搬遷,內務部街27號院成功地轉型為街道的社區文化生活館。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攝經過騰退搬遷,內務部街27號院成功地轉型為街道的社區文化生活館。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攝

「為了消除房屋安全隱患,恢復老北京胡同風貌,我們首先針對內務部街的違規‘開牆打洞’進行封堵治理。此外,胡同里一根接一根的杆體和天空中雜亂的‘蜘蛛網’也成為了整治的重點對象。」高洪雷介紹,整治中,內務部街總共拆除違法建設430平方米,封堵違規開牆打洞30處,拆除違規牌匾26處,外立面整飭3830平方米,架空線(強電)入地改造1.5公里。

朝陽門街道還非常重視老胡同的歷史文化挖掘利用。高洪雷介紹,內務部街27號院原是一處單位辦公場所,經過騰退搬遷,成功地轉型為街道的社區文化生活館,成為一處集藝術、文化、體育、創新生活方式為一體的公共文化空間。

改造後的內務部街27號院的房間內景。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攝改造後的內務部街27號院的房間內景。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攝
7月11日,在內務部街27號院內一活動室,周邊居民正在進行舞蹈訓練。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攝7月11日,在內務部街27號院內一活動室,周邊居民正在進行舞蹈訓練。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攝

近年來,這一社區文化生活館組織了「記憶對畫」「老好使SHOP」「騎時停好」「共享騎行沙龍」等城市治理研討,全年主題活動百餘場,直接服務人次近千次。其間還吸引青少年群體參與,傳承老城的鄉愁記憶。

停車問題是大部分胡同環境整治都會遇到的,2023年6月,伴隨著立體停車場的投用,居民剛需停車遷移出去,內務部街成為東城區第44條不停車胡同。

「現在有了立體停車場,每次回家再也不需要在胡同里‘搶’車位了,胡同裡面一下子豁亮了,鄰居之間更和睦了。」在東城區內務部街生活了近30年的王先生說。

今年6月,伴隨著立體停車場的投用,內務部街成為東城區第44條不停車胡同。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攝今年6月,伴隨著立體停車場的投用,內務部街成為東城區第44條不停車胡同。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攝

高洪雷介紹,目前,東城區全區178條大街、982條背街小巷分批次完成整治提升,123條背街小巷實現架空線清零,44條胡同實現「不停車」,雨兒胡同等10條胡同成為北京「最美街巷」,近百處「美麗院落」精彩亮相。」

東城區城管委副主任王濤表示,今年,東城區啟動了新一輪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三年行動,年內將完成74條精品街巷、157條優美街巷和42條達標街巷建設,建成10餘處「美麗院落」。

「微修繕、微更新」,白塔寺腳下的胡同換新顏

位於西城區的東西岔胡同,近年來也迎來了巨大的改變。

宮門口東西岔位於白塔寺歷史文化街區,歷史上為朝天宮山門禦道,後居民在朝天宮遺址上修建房屋街巷,逐漸形成如今不規則的骨架和肌理。

宮門口的南段分為東西兩岔,南起阜成門內大街、北至安平巷,全長308米,整體成X形,1911年定名為「宮門口東岔」和「宮門口西岔」,是白塔寺街區最重要的生活性服務街巷。

宮門口東西岔位於西城區白塔寺歷史文化街區,近年來,胡同迎來了巨大的改變。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攝宮門口東西岔位於西城區白塔寺歷史文化街區,近年來,胡同迎來了巨大的改變。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攝

近年來,公共空間缺失、文化展示匱乏、市政承載能力不足、胡同停車雜亂、業態低端無序等問題一直嚴重影響東西岔胡同的風貌。

就此,這一胡同迎來了改變。新街口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立介紹,東西岔胡同保護更新工作於2020年6月啟動,在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共拆除違建22處、870餘平方米電力架空線入地3800米、電表線箱整理468處、拔除線杆55根,排水系統改造1443米等。

針對老城胡同保護工作特點,東西岔胡同的改造採取「去、留、梳、修、補、通」六種方式進行「微修繕、微更新」,對消防干管、排水、電力架空線入地、地面鋪裝、景觀綠化、市政照明等基礎設施方面進行完善。

2021年6月,更新後的胡同正式亮相。對於住在這裏40多年的居民朱寶藍來說,這些變化為她的生活帶來了不小的改變。「曾經髒亂差的環境再也沒有出現過了。現在在這裏居住和生活,非常愜意,每天都要出來在附近遛彎兒。」

東西岔胡同保護更新項目在硬件提升基礎上,同步實現業態升級。這裏原有店面61家,蔬果零售、美髮、小賣部、糧油店等業態較多,同質化嚴重,時常佔道經營,商舖內部展陳也雜亂無序。經研究,這裏引入白塔書房等優質民企深度參與地區發展。

東西岔胡同保護更新項目在硬件提升基礎上,同步實現了業態升級。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攝東西岔胡同保護更新項目在硬件提升基礎上,同步實現了業態升級。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攝

「新業態在便利了當地居民的同時,也在傳遞著地區的精神、文化和煙火氣,讓很多其他地區的市民慕名而來,街道將持續加大對業態調整工作推進力度,讓居民和遊客有更全方位的體驗。」張立說。

宮門口東西岔胡同是西城區背街小巷精細化治理的典型案例之一。

西城區城市管理委街巷管理高高長王明君介紹,西城區共有1225條背街小巷,數量屬全市最多。

結合全國文明典範城區創建,西城區落實「日巡、周查、月評、季點名」機制,在上半年背街小巷區級環境檢查中,西城區共發現問題34538個,其中包括生活垃圾或其他垃圾5557個、垃圾箱滿冒或周邊髒亂3715個、廢舊非機動車3264個等。目前,這些問題整改率達91.91%。

對於西城區已經有項目實施的街巷,如大柵欄觀音寺片區內的胡同,將一體打造、一體實施,率先實現精品;對於金融街磚塔片區、德勝六鋪炕片區、什刹海柳蔭街片區等重點項目,將爭創不停車胡同,最大化實現精品街巷。

「未來三年,西城區要打造182條精品街巷,943條背街小巷要達到優美標準,100條背街小巷要達標。」王明君介紹,今年,西城區將完成30%任務,即今年打造精品街巷57條、優美街巷284條、達標街巷30條。

今年,北京全市計劃開展1620條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治理任務

在7月10日召開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北京主題採訪活動情況介紹會上,北京市城市管理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李如剛介紹,自2017年起,北京市先後六年開展兩個輪次的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首都背街小巷環境面貌得到明顯改善。

為進一步鞏固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成果,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今年,北京市製定了《深入推進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治理三年行動方案》。2023年至2025年,全市要完成5393條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治理,打造426條精品街巷、3687條優美街巷,包括拆遷滯留區在內的1280條背街小巷要全部實現達標。

李如剛介紹,今年,北京全市計劃開展1620條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治理任務,其中精品街巷171條、優美街巷1124條、達標街巷325條,「目前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各區都已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台賬,確保任務高質如期完成。」

北京將根據背街小巷基礎現狀,按照達標、優美、精品三類標準要求,實施分類治理。其中,達標街巷要達到「十無」標準,即無私搭亂建、無開牆打洞、無亂停車、無亂佔道經營等;優美街巷在「十無」基礎上還要滿足「公共環境好、社會秩序好、道德風尚好、同創共建好、宣傳氛圍好」的「五好」標準;精品街巷在「十無五好」基礎上,要達到「歷史文化有傳承、綠化美化有品質、生活休閑有空間、便民服務有配套」的「四有」標準。

「新一輪背街小巷精細化治理重在鞏固治理成果、傳承歷史文化、完善服務功能,營造高品質的現代生活空間。」李如剛稱。

此外,北京還建立了季度動態晉級降檔機制,據介紹,今年第一季度北京全市共有28條背街小巷被降檔為不達標街巷,已於5月10日公示。降檔街巷將作為後續檢查的重點,連續三個月檢查得分90分以上可以恢復相應檔次。

「下一步,北京市將把深化背街小巷精細化治理作為推動首都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精心組織、持續發力。」李如剛表示,到2025年,北京市背街小巷市容環境面貌整體提升,便民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氛圍日漸濃厚,精細化長效治理機制良好運轉。

「屆時,背街小巷將成為市民群眾和諧宜居的家園,北京傳統文化傳承的載體,首都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李如剛說。

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編輯 唐崢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