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快遞不要掃碼,刷單詐騙暗藏多少貓膩?

▲圖片來自某社交平台截圖▲圖片來自某社交平台截圖

━━━━━

收到這種陌生快遞千萬注意

近日,有多位網友表示收到了陌生快遞,盒子平平無奇,裡面的東西也普普通通,有的是一個杯子,有的是手機支架,有的是一張刮刮樂……但這些商品有一個共同點是——都帶一個二維碼。

▲圖片來自網友微博截圖
▲圖片來自網友微博截圖
▲圖片來自網友微博截圖▲圖片來自網友微博截圖

@平安北京提示,這是新型詐騙手法,一旦掃瞄了支架上或者刮刮樂上的二維碼,會被人拉到刷單詐騙群內,進行刷單詐騙。

▲圖片來自@平安北京▲圖片來自@平安北京

目前,刷單返利、虛假網絡投資理財、虛假網絡貸款、冒充電商物流客服、冒充公檢法、冒充領導熟人、婚戀交友等10種詐騙類型已經成為最常見的高發案件,占發案的80%左右;其中刷單返利類詐騙發案率最高,占發案的1/3左右;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詐騙造成損失的金額最大,占損失金額的1/3左右。

警方提示,網絡刷單返利類詐騙已逐步演化成變種最多、變化最快的一種主要詐騙類型,成為虛假投資理財、貸款等其他復合型詐騙以及網絡賭博、網絡色情等其他違法犯罪的主要引流方式,被騙百萬元以上的重大案件時有發生。受騙人群多為在校學生、低收入群體及無業人員。

━━━━━

起底刷單返利的那些貓膩

“日賺百元,躺在家裡就能賺錢,動動手指就能走向人生巔峰”“無需費用、時間自由,每天100~300元不等,多做多得,一任務一結算”看到如此誘人的廣告,你心動了嗎?

其實,這些都是刷單返利的套路!刷單返利詐騙可以稱得上是“詐騙之王”,案發概率較高,涉及人群廣泛,詐騙金額也相對較大。

如果你開始嚐試了刷單,會很快收到返傭轉賬,隨後大金額訂單出現,但返錢提現的門檻會一再升高。對方會誘騙你繼續支付多筆款項來激活提現,直到你發現自己被騙。

如今,刷單的手法“花樣翻新”,但其實都是換湯不換藥。兼職、做任務、點讚、加關注……這些雖名字不叫“刷單”,但刷單詐騙的實質並未改變。更有許多刷單+其他形式的復合型刷單詐騙層出不窮,以下這幾種刷單詐騙,請擦亮眼睛:

刷單+網絡賭博,要麼刷單平台就是跨境網絡賭博平台,刷單就是下注賭博;要麼以常規刷單為誘餌,當受害人沉迷其中時,引誘其下載博彩App進行投注,操縱後台數據製造盈利假象,最終錢款都將“有去無回”。

刷單+美女,騙子在網上發佈大量色情信息,受害人經不住誘惑點進去時,便會有“客服”熱情接待,稱刷單才能看視頻或與美女“約會”。受害人一旦轉賬,便會陷入刷單圈套。

刷單+招聘,騙子冒充知名公司發佈假冒招聘廣告,所謂的工作,就是讓你在指定網絡平台充錢、做任務,這實際便是刷單詐騙的引流手段。

刷單+免費福利,上文提到的陌生快遞其實就是這一類型的刷單詐騙。掃碼免費領禮品、掃碼進群送現金,這些也都是刷單詐騙的引流手段,當你進入所謂的“福利群”,針對你的刷單騙局就將開啟。

無論是哪種刷單詐騙,請牢記,刷單做任務 不是“致富路”。任何刷單行為都是詐騙!

▲除了陌生快遞,這些套路需警惕▲除了陌生快遞,這些套路需警惕
  • 套路一

    手機沒電,幫忙掃共享充電寶?

案例:共享充電寶在酒店、超市等場所隨處可見、方便快捷。據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消息,2021年4月以來,董某、李某、馬某等4人出資購買四台共享充電寶設備放置家中。李某、馬某偽裝成“美女”,通過社交平台與人網聊,騙取他人信任後,以熱聊正酣時手機沒電為由,請對方幫忙掃共享充電寶,併發送自己的充電寶二維碼。待租到充電寶後,想法設法拖延歸還時間,直到一個充電寶達到99元封頂金額才還,以此騙取他人支付充電寶最高使用費。東窗事發時,全國多地575人次“中招”,涉案金額達4.3萬元。

提示:此類詐騙屬於典型的多目標小金額詐騙。手段簡單,受騙人數卻不少。每次騙取99元,金額不大,很多人不好意思報警,預設吃了啞巴虧,更給騙子以可乘之機。如果遇到類似情況,一是要及時聯繫充電寶運營商說明情況,或在扣費信息處點擊投訴“對此訂單有疑問”或許可以挽回損失。二是對任何涉及陌生人需要個人隱私、授權等行為,一律拒絕,不要點擊陌生鏈接或者下載APP等。三是如遇到電信詐騙,不管金額大小快速報警,或者通過國家反詐APP進行舉報投訴。

  • 套路二

    治療糖尿病“秘方”,專盯老年糖尿病患者

案例:據@平安北京消息,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間,徐某某夥同白某某等4人,以其實際控製的某商貿公司名義,招募李某某等14人,利用電視、網絡推送虛假廣告,誘騙糖尿病患者回填信息,指使銷售人員通過電話推銷,以虛假身份按照“話術單”內容虛構產品療效,用低價購入的不具有療效的固體飲料冒充治療糖尿病“秘方”高價出售,並以某中醫院名義寄送快遞,騙取包括多名老年人在內的全國2000餘名被害人錢款共計330餘萬元。

本案由北京市公安局豐台分局立案偵查,後豐台檢察院以詐騙罪分別對徐某某等18人提起公訴。2022年8月,豐台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徐某某等18人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至八個月不等,並處相應罰金,對有期徒刑十年以上的主犯附加剝奪政治權利。本案判決已生效。

提示:日常工作生活中,廣大群眾要牢記“三不一多”原則,即陌生來電不輕信、未知鏈接不點擊、個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彙款多核實。特別是,96110的來電一定要及時接聽,耐心聽取工作人員的提示提醒,仔細回答相關問題,避免您和家人上當受騙。

  • 套路三

    使用FaceTime實施詐騙出現

案例:據北京青年報報導,近日有網友表示,在手機上接到新型的FaceTime視頻通話申請,接起後被詐騙分子通過“共享屏幕”功能詐騙,甚至有網友稱被騙走163萬元。

提示:如接到冒充客服電話,一定不要輕信,應返回官方平台或撥打官方客服電話,聯繫工作人員核實情況。如對方要求添加私人社交賬號或到各類視頻會議軟件進行共享視頻等協助操作,一定要果斷拒絕。如對方要求操作轉賬或者進行借貸,統統不要理會。

整合自@平安北京、公安部刑偵局微信公眾號、豫法陽光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北京青年報 編輯 馬浩歌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