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日本動畫製片人真木太郎、神木優:驚訝於中國動漫發展速度

7月18日,動畫電影《灌籃高手》宣佈在中國大陸第三次密鑰延期,將延長上映至8月19日,截至發稿前,票房已達6.55億,位居2023年動畫電影票房榜第五。其他票房成績更優的日本作品還有新海誠導演的《鈴芽之旅》,以8.08億的票房位居該榜單的第三位。今年以來,已經有非常多的日本動畫電影被引進。在上個月的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日本東映動畫推出了特別策劃單元「東映動畫時光印跡」,細田守導演的《數碼寶貝》兩部經典劇場版以及《美少女戰士》最新劇場版《Cosmos》前後篇都在電影節期間進行了展映,引發動畫迷的觀影熱潮。

成立於1956年的東映動畫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大型動畫公司之一,曾製作過被譽為「日本現代動畫基石」的日本電影史上首部彩色動畫長片《白蛇傳》,也曾製作過日本電視史上首部非漫畫改編的原創電視動畫《狼少年肯》,並同時擁有《龍珠》《航水行俠》《美少女戰士》《數碼寶貝》《灌籃高手》《光之美少女》《聖鬥士星矢》等無數知名經典動畫IP。

真木太郎和神木優拿著劇場版《擁抱!光之美少女♡兩人是光之美少女 群星回憶》健力士世界紀錄證書。

前不久,新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兩位來自日本的資深製片人:真木太郎和神木優,請他們以「製片人」的視點回答了諸多動畫問題,並且以自己的見解講述了全球動畫現狀。他們期待中日動畫能加大交流,互相分享經驗,給觀眾帶來更好的作品。

真木太郎今年已經68歲,他曾擔任《千年女優》《東京教父》《機動警察》《在這世界的角落》等眾多知名日本動畫長片的製片人,是當代日本最重要的動畫電影幕後推手之一,這次是他四年後再度來華,擔任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動畫單元評委會主席,他表示,中國動畫是他非常喜愛的,在日本的時候他就看了《雄獅少年》,對這部動畫的製作非常欽佩。「這部電影對於日本人來說也是陌生的題材,但它對於主角情感的刻畫非常成功,是一個可以讓所有人都產生強烈共情的故事。我非常驚訝於中國動漫這些年的發展速度,也期待以後能看到更多不同題材的中國動漫。」

劇場版《擁抱!光之美少女♡兩人是光之美少女 群星回憶》海報。劇場版《擁抱!光之美少女♡兩人是光之美少女 群星回憶》海報。

神木優則是《航水行俠:紅髮歌姬》的海外製片人,她製作的《光之美少女》劇場版也在動漫圈人氣頗高。2022年,《航水行俠:紅髮歌姬》在中國大陸上映,神木優的工作涉及影片的前期製作。作為海外製片人,她的任務就是把影片帶到中國和世界其他地方:「我與製片人、海外的同事一起討論影片內容、項目週期和宣傳方向,並使其運作起來。雖然《航水行俠:紅髮歌姬》的票房一定程度上受了疫情影響,但有很多中國觀眾應援支持,他們的熱情打動了我們,我們也希望有更多作品能與大家見面。」談到近年的中國動畫作品,神木優強推《羅小黑戰記》,真木太郎對《深海》感到好奇。

獨家對話

新京報:你參與製作的劇場版《擁抱!光之美少女♡兩人是光之美少女 群星回憶》參展了今年的上影節,作為《光之美少女》15週年紀唸作品,這部作品和以往有什麼差別?它的製作難點又在哪裡?

神木優:我認為讓15年來登過場的光之美少女全員出鏡是這部作品的一個特色。雖然在過去的作品中也有過全員出鏡,但隨著人數變多,製作難度就會增加。這部作品中光之美少女的數量也被健力士世界紀錄認定為「人數最多的魔法戰士」。我記得在製作過程中,我們花了很大功夫去展現大量的角色,所以我很高興這份努力得到了回報。我們還邀請了初代光之美少女的角色設計師稻上晃先生來做角色設計,能請到從一開始就支持光之美少女的人,這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

神木優表示,製作過程中他們花了很大功夫去展現大量角色。

新京報:東映動畫的作品品質很高,作為製片人,在你看來一部優質的動畫作品一定要具備哪些特色?

神木優:受日本出生率下降的影響,關於兒童動畫的討論非常多。此前,我們都只為日本市場製作作品,現在,我希望能把作品帶給日本以外更多的粉絲。正因如此,近年來不僅動畫作品的內容要有變化,影片的製作方式和表現形式也有很多調整。因為好的動畫不僅是內容,更要認真進行設計,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到作品的環境。

新京報:東映動畫在國際交流上會有怎樣的規劃,是否可以期待將來能與中國動畫人有合作和交流的機會?

神木優:現在已經有許多不同國家的人出現在了東映動畫的製作現場,沒人會在意大家來自哪裡,所有人都是同事,都是一起進行作品創作的夥伴。我希望從今以後,自己不僅能在日本的動畫製作現場進行交流,也可以和中國動畫的創作者進行互動。從企劃的方向性到表現方式,通過接觸不同風格的作品製作,就可能激發出全新的創意和不同的企劃方案,這一點讓我感到非常興奮。出差期間我購買了很多有關中國動畫的材料,並帶回了日本的工作室,受中國動畫表現手法的啟發,我們已經開始下一個挑戰了。

包括中日動畫人在內的多國合作網絡動畫《太素傳奇》海報。包括中日動畫人在內的多國合作網絡動畫《太素傳奇》海報。

新京報:中日曾經在動畫片製作上有過很多合作,比如日本木偶動畫大師川本喜八郎,他在1988年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合作製作了講述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神射手紀昌故事的木偶戲《不射之射》,2009年中日合作製作的52集動畫長片《三國演義》,2011年中日合拍動畫電影《藏獒多吉》、《狐妖小紅娘》都曾在中國上映,你對中日合拍動畫片的前景怎麼看?

真木太郎:跨國合作本身就是件難事,因為中日市場是有差異的,在製作上也一樣,工作人員的工作方式各不相同。我認為這是由於不同的製作現場擁有不同的歷史背景。對比各國的動畫,就會發現他們的角色外觀都有很大區別。未來,中日合拍企劃都會以多位創作者合作的作品為主,由不同的人圍繞相同主題進行創作,目前網絡動畫《太素傳奇》(《TAISU project》)已經實現了這種方式。另外,我認為那種角色大幅度變形的CG動畫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新京報:日本擁有許多動畫電影產業的成熟經驗,是否可以向我們分享一些經驗或感受?

真木太郎:我認為表達方式都起源於模仿,日本動畫最初也以迪士尼為範本,之後才有了日本獨特的表現方式,並對許多創作者產生影響。隨著時間逝去,這些影響被消化並傳遞給下一代創作者,在這一點上觀眾也是一樣的。無論是2D、3D、CG,還是定格動畫,他們見證了很多不同的動畫表現手法。在不同的國家文化下,日益展現出動畫的多樣性,所以未來要加強不同動畫種類的合作和探討,經驗在於分享。

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編輯 吳龍珍

校對 翟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