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歲獲「國際成就獎」的護士奶奶:想為中國培養出更多南丁格爾

章金媛是一名「90後」誌願者。她的身影常出現在江西南昌的社區里,頭戴護士帽,身披白坎肩,銀髮梳得一絲不苟,麻利地為老年人服務。在結束四五十年的護士職業生涯後,94歲的章金媛把重心放在了誌願服務上。

7月19日,「國際成就獎」獲得者章金媛同誌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此前,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辦的國際護士會大會上,94歲的中國護士章金媛榮獲2023「國際成就獎」。該獎項是護理界及健康領域最負盛名的獎項之一,自1999年設立以來,每兩年頒發一次,每次評選一人。這也是中國人第一次獲得該獎項。

「成為護士是我無悔的選擇,從事誌願護理服務是我執著的追求。獲獎是因為中國的強大,展示出了中華護理文化的精氣神。」7月19日,章金媛在發表獲獎感言時,感謝所有支持她的人。她表示,此次獲獎也是自己人生的第二個起點。

從護士崗位退休後,章金媛組織近2萬名誌願者,先後為350多個社區的70多萬人提供愛心服務。如今,章金媛仍活躍在誌願服務一線,她每週會到南昌的社區當誌願者。她說,自己是個「90後」,要把誌願服務做到100歲。

2023「國際成就獎」獲得者章金媛。受訪者供圖2023「國際成就獎」獲得者章金媛。受訪者供圖

以下是章金媛的自述:

「成為像南丁格爾一樣的人」

這次能拿獎,說明我們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感謝中華護理學會對我的培育和推薦,感謝所有支持我、幫助我的人。這個獎不是我一個人拿到的,在背後,中華護理學會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國520多萬護士也做了很大的努力。

其實,有很多人做得比我更好,我只是做得早一些。

2003年,我曾獲得第39屆南丁格爾獎章,當時覺得自己怎麼值得這麼大的獎呢?那時候,我已經退休快十年,在同仁們的鼓勵下,我決定成立誌願服務團,讓更多人參與護理工作。我始終覺得,一枝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才是春。

我跟南丁格爾結緣,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

1929年,我出生在江西南昌一戶富裕人家,小時候的夢想是當科學家或老師。年少時因為戰亂和家裡重男輕女,我差點沒能繼續唸書。偶然間,我知道了章培成校長在開辦江西省高級護士職業學校,便想進學校繼續學習。

你為什麼想做護士?章培成校長問我。年少的我答道,我在這裏看到了南丁格爾的畫像,覺得她好漂亮。章校長說,你覺得她漂亮就選護士,那就走錯門路了。南丁格爾的漂亮不僅在臉上,是她內心的善良反映在了臉上。聽完章校長的話,我立誌要成為像南丁格爾一樣的人,也要保持內心的善良。

1945年,我如願進入江西省高級護士職業學校學習。那時候,民間都覺得護士是「高級丫鬟」,很多人排斥這個行業。學校很難招到生源,在大力宣傳下,才招了五十多名同學。最後,只有二十幾人堅持完成學業,12人通過全國護士的會考。我是其中之一。

現在還能聯繫上的老同學只有三個了。我跟他們說,護士是很偉大的,我們在醫院里工作了那麼久,如果沒有護理學校里的教導,我們學什麼都學不成。現在,我們最重要的是把健康搞好,活著最有意思。

畢業後,我進入南昌一家醫院,成為一名真正的護士。後來,曾擔任江西省南昌市第一醫院護理部主任,南丁格爾誌願服務團理事長等。在四五十年的職業生涯里,我一直記得南丁格爾的精神:護佑生命、精湛服務。

現在,大家都知道了江西有一個「中國當代的南丁格爾」,我在高興的同時,也明白了自己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

我今年94歲了,本來覺得到100歲就應該「躺平」了。拿了這個「國際成就獎」後,我覺得自己還要更加努力,發揮老年人的潛力,還要培養更多優秀的護士。

「做誌願者,跟年齡沒有關係」

1992年,我退休了,仍想做些事情。

第二年,江西省要給醫院和護士評等級,我是評審等級的護理專家之一。這樣一來,我就有了很多機會去接觸不同醫院,看到了很多護士在認真工作。但也發現了一些問題:病人們從醫院出院後,不久後又回來了,因為家裡沒人懂科學的護理。

如果不是通過這樣的調研,我哪裡曉得社會上的護理科普知識會這麼貧乏?同時,我也在反思,自己是研究學術護理的,這些學術能不能真正為老百姓服務?

看到這些問題後,我決定組織誌願團隊做社區服務。我覺得,護士有兩種責任,第一種責任是在病房裡搶救病人,創造奇蹟;第二種則是深入社會,讓這些病人在康復期得到很好的護理,才能保持他們的健康。

到了1999年,退休的我通過衛生部門的幫助,成為了一名合格的註冊護士。此後,我正式在各個地方開展誌願服務,去服務更多人。

剛開始做誌願服務的時候,有人說我放著高級職稱的工作不幹來做誌願者,兔子的尾巴長不了,也有人懷疑我是騙子、是賣假藥的。慢慢地,我們團隊用真誠打動了這些需要幫助的老人,他們才逐漸放下防備,明白了誌願團隊是真心為人民服務的。

我們也逐漸得到業界認可。在誌願服務過程中,我研究出了一套護理方法,挺多香港澳門同行過來學習。在一次紅十字會的會議上,一個浙江同行形容我是個「社會人」,把學術上的東西運用到了社會上來。

2007年,在經中國紅十字會批準後,我成立了「中國南丁格爾護理誌願服務總隊」。這不是送東西的誌願團隊,而是一個專業的學術團隊,把護理知識送到了各家各戶。2010年,我又在南昌市成立了「南昌南丁格爾誌願服務團」,2014年,再次註冊章金媛愛心奉獻團。

截至2023年,誌願者服務隊從最初的17名退休護士,發展到現在將近2萬名誌願者組成的隊伍,先後為350多個社區的70多萬人提供了愛心服務。

章金媛在做誌願者服務。受訪者供圖章金媛在做誌願者服務。受訪者供圖

每次去社區服務的時候,社區的人都搬個凳子坐在門口等待,不停地歡迎並感謝我們。這讓誌願者們感到很滿足,他們覺得在這裏為老百姓服務是很有意義的。因此我覺得,能調動年青人的成就感和獲得感很重要,這些誌願服務讓他們覺得自己獲得了別人的信任。這也是我最大的成就感。

這麼多年來,我覺得自己的收穫很大。我很願意去幫助年青人,也很高興看到他們的成長。有人勸我,年紀大了,應該休息了。我覺得,做誌願者跟年齡沒有關係,只要有愛心就可以。

「希望培養出更多南丁格爾」

在未來,我還有很多想做的事情。

這些年做誌願者服務,我發現了老齡化問題,在想怎麼樣讓老人不覺得自己是老年人?我們希望老人不是插著管子躺在床上的,而是100歲還能跟下一代說說話的。在有生之年,我想培養100個積極健康的老人,來發揮他們的潛能。讓他們老有所學,老有所用。

同樣是老年人,我覺得自己當下有三個心願:第一,注重個人健康問題,作為老年人,自身的健康是拚搏的基礎;第二,注重彰顯中青年三代的智慧,把自己的智慧用來為養老服務,並幫助年輕一代;第三,傳承南丁格爾永恒的精神,我們的年齡會隨著時間變老,但團隊會傳承堅韌不拔的精神。

章金媛正在學習。受訪者供圖章金媛正在學習。受訪者供圖

我還想把誌願者隊伍培養成南丁格爾的搖籃,希望能培養出更多的南丁格爾。

對於一些年輕同行,我很高興他們能在多元化的社會里選擇當護士,作為護理服務的傳承人,未來要靠他們來創造。希望他們用開放的態度,把各種本事學到手上,怎麼學都行。在新時代,還希望年青人要有責任心,把自己所選的職業做好,並學會創新發展。

直到現在,我仍然每週去做一次誌願服務,但因為身體原因,服務範圍主要是在南昌市內。每一次,我都會帶著誌願者學生一起去,讓他們學習我的做法。這次從北京回南昌後,週末我還要繼續做誌願者,去看看老朋友。

作為一名退休的護士,通過這些年的努力幫助了許多人,把科學的護理送到各家各戶,我覺得這個獎來之不易。成為護士是我無悔的選擇,從事誌願護理服務是我執著的追求。

新京報記者 吳采倩 實習生 鄧思瑤

編輯 劉倩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