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門票”貴過環球影城,大學究竟該怎麼開放?
清華、北大的門是越來越難進了。
伴隨著暑期的親子遊、研學遊的火熱,清華、北大的“門票”也變得一票難求。目前由學校發佈免費預約的入校名額,但是,家長常常遭遇“秒光”的尷尬。無償“官方渠道”搶不上,有償預約卻非常火爆。“黃牛”在網上公開報價360元就可進清華或者北大。有媒體報導稱,“一家三口清北一圈2000元”的價格,甚至貴過了著名的環球影城。
面對北京博物館的“黃牛票”問題,之前北京警方已重拳出擊,果斷打掉一批倒票“黃牛”,依法刑事拘留6人、行政處罰3人。但是,打“黃牛”、堵住校園內部漏洞,只是治理的一個方面,更深層的思考則在於,大學圍牆究竟圍住了什麼?如何開放校園,方能體現“大學之大”應有的擔當?
今天清北等一眾名校,參觀一票難求,成為事實上的旅遊景點,原因不只在於校園風光秀麗,更在於人文底蘊深厚,北大的“一塔湖圖”、“清華園”的牌坊,早已經成為了中國人心中的知識聖地,莘莘學子的精神殿堂,這裏可以瞻仰“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碑碣,可以感受作為國之重器的國家級實驗室。學生和家長之所以抱有“去名校看看”的執念,還在於想感受最高學府的文化底蘊和曆史沉澱,通過對校園的嚮往和崇敬,正向激勵奮發讀書的情懷。
此外,眾多高校的建設維護,依託於公共財政,自然也應具有公共服務職能,於情於理,不能有“關門辦學”的想法。特別是之前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大學門禁森嚴,把好奇的身影都擋在了校門外邊,不少行政人員和大學生也習慣了“封閉的校園”,對於開放有一定牴觸情緒。
其實,高校的開放,不僅要打破有形的牆,更要打破無形的牆,通過資源和知識的共享,破除人為壘砌的溝通障礙。讓大學校門開得更大,也是海納百川、兼容並蓄的大學精神的體現。
針對目前清華、北大校園“一票難求”,甚至“黃牛票”動輒360元,“一家三口清北一圈2000元”的尷尬局面,除了打擊“黃牛”,大學還應該深挖潛力,在維護校園安全秩序的前提下,增多入校名額,滿足眾多學生、家長的正常需求。
7月14日,針對博物館“預約難”的問題,國家文物局辦公室發佈關於加強博物館暑期等節假日開放服務工作的通知,強化服務供給,“一票難求”熱門場館應增加預約名額。清華、北大能不能跟進國家文物局的這一倡導,在現在的開放規模上,適度提升供給?
當然,大學畢竟不是旅遊景點,保證師生安全、維護正常教學秩序是必需的前提。不過,摸索校園開放的邊界,不是延續“封閉管理”的藉口。目前,“清北遊”貴過環球影城的局面肯定是不正常的,該想想怎麼改了。(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