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龍2”號上的垃圾如何處理?海上航行怎麼喝到淡水?一文瞭解→

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已順利進入北極圈。按照計劃,將於今天(26日)到達位於北冰洋楚科奇海的預定作業區域,正式開始科考調查作業。

科考期間 船上垃圾嚴格分類處理

在此次科考期間,保護北冰洋環境是一項重要任務,船上產生的各種垃圾如何處理?

“雪龍2”號船員 王新起:我現在做的是可回收垃圾的打包,把紙箱都打包之後,要帶回國的。所有的紙箱都要打包,打包成這樣的,然後帶回國。每天差不多兩到三個像這樣的捆。

記者:垃圾是按什麼標準來做分類的?

“雪龍2”號船員 王新起:你看這垃圾箱就可以了。金屬垃圾、塑料垃圾、玻璃垃圾,我們都要分開的。

在船上,垃圾分類比陸地嚴格了許多。在垃圾間對面,記者看到了焚燒爐間。

記者:什麼樣的可以燒呢?

“雪龍2”號船員 吳建生:小的紙板可以焚燒。

記者:灰怎麼辦?

“雪龍2”號船員 吳建生:灰要帶回去,裝在袋子裡,帶回國去。

記者:這就是之前燒完的灰?

“雪龍2”號船員 吳建生:對。什麼垃圾可以處理,什麼垃圾必須帶回國,都有嚴格規定。

垃圾整理完,要通過電梯,送到船上大艙里的集裝箱。

“雪龍2”號船員 王新起:壓縮的紙板箱都要放在集裝箱裡面。現在有二三十個。

記者:總共有幾個集裝箱裝垃圾?

“雪龍2”號船員 王新起:總共有三個集裝箱。一個箱子大概一個月就裝滿了。

長期海上航行 多重保障淡水需求

對於“雪龍2”號上的乘員來說,淡水是一項非常寶貴的資源。此次北冰洋科學考察全程80天左右,雖然要在茫茫大海上行駛很久,中途又沒有補給,但是船上的設備能夠保障近百人的淡水需求。

在“雪龍2”號的不同樓層,總共有三台這樣的飲水機供科考隊員們使用。在每個房間,還有直飲水。在船艙里,淡水標尺可以清晰地告訴船員,水艙里淡水的使用情況。

“雪龍2”號船員 耿冬:白的是沒有了,紅的到哪兒,說明還剩多少。因為船有點晃動,現在基本剩148噸。這邊只是右邊水艙的,左邊水艙還有100噸。每天都要看一下。這個水量回碼頭富餘得很,這一天這邊就用兩噸淡水。

淡水儲存好了,還要經過紫外線消毒和礦化過濾之後,才會流向公共區域的飲水機和每個房間的直飲水管。一天兩噸淡水,僅僅是供廚房使用和隊員們直接飲用。洗衣服、洗澡,用水量更大,這不得不提船上的海水淡化裝置。

“雪龍2”號船員 袁偉傑:這是我們船的真空式造水機,這個機器的原理就是蒸發,一天能造20噸水,一小時大概造0.8至0.9噸水的樣子。

記者:淡化以後的海水會有味道嗎?

“雪龍2”號船員 袁偉傑:有一股甜味,水的鹽度非常低。造的水我們都不用來喝,都用來洗滌。

中國科考隊進駐北極黃河站 將開展9個科研項目的現場調查活動

據瞭解,中國3名科考隊員,於24日下午進駐位於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中國北極黃河站。未來7個多月,隊員們將展開9個科研項目的現場調查活動,研究領域涉及陸地生態、海洋生態、空間物理、冰川變化監測等方向。據介紹,今年將有41名科考隊員陸續入駐黃河站。

(總台央視記者 王楠 李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