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博物館新館今日試運行,館內都有哪些珍品?

7月27日,三星堆博物館新館開始試運行。新京報記者從三星堆博物館獲悉,去年3月,三星堆博物館新館破土動工,16個月之後正式落成。三星堆博物館新館是目前西南地區建成的最大的遺址類博物館單體建築,佔地面積91畝,分為地上2層、地下1層,建築面積5.44萬平方米,是原展館的5倍。

據三星堆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新館上新文物堪稱博物館最大亮點。除了青銅神樹等於1986年出土的珍貴文物移步新館,還有600餘件文物首次和觀眾見面,其中包括從6座新發現祭祀坑出土的300多件珍品。3000年後「再合體」的青銅鳥足神像、青銅龜背形網格狀器、扭頭跪坐人像等網紅文物也悉數展出。

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展出的「青銅鳥足神像」。三星堆博物館供圖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展出的「青銅鳥足神像」。三星堆博物館供圖

關注1

三星堆博物館新館有哪些新展陳?

新館布展分為「世紀逐夢」「巍然王都」與「天地人神」三大部分,多層次多角度展示三星堆遺址的前世今生及考古發掘、研究的最新成果,共展陳文物1500餘件(套)。

第一展區「世紀逐夢」,下設「初識三星堆」「一醒驚天下」「盛世續華章」三個單元,以三星堆遺址近一個世紀的重大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為主線,表現三星堆考古工作者百年逐夢、矢誌不渝的精神追求,彰顯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的時代主題。

三星堆博物館新館「世紀逐夢」展區。三星堆博物館供圖三星堆博物館新館「世紀逐夢」展區。三星堆博物館供圖

第二展區「巍然王都」,下設「蜀土豐饒」「都城營建」「黃金加工」「玉器製作」「青銅冶鑄」「王者至尊」「多元共生」七個單元,從文明探源的角度,對三星堆古國的自然環境、社會面貌、都城佈局、手工業技術、權力結構等進行全方位展示和解讀。

第三展區「天地人神」,下設「以玉通神」「藏禮於器」「神聖祭壇」「青銅面具」「鳥足神像」「萬物有靈」「通天神樹」七個單元,以祭祀區出土的精品文物為主要展示對象,集中呈現古蜀人在祭祀活動中使用的重要禮器、主要的祭祀行為、崇拜對象及其信仰體系和宇宙觀念,表現古蜀先民浪漫的想像力和非凡的創造力。展覽通過對古蜀人精神世界及其文化源流的解讀,揭示古蜀文明密碼,表現中華民族共同的信仰與精神根脈。

新館展覽形式設計新穎獨到,通過大場域、大場景的構建,強化文物的視覺衝擊力和藝術感染力。巨幅展示月亮灣城牆剖面揭層,彰顯三星堆王都氣象;重組大型陶器、青銅人頭像陣列、青銅神樹等大型場景,講述三星堆歷史脈絡。同時,文物參觀體驗全面升級,運用世界頂級展櫃和展陳燈光,真實還原文物的色彩紋飾,呈現三星堆文物之美。

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展出的「青銅面具」。三星堆博物館供圖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展出的「青銅面具」。三星堆博物館供圖

關注2

三星堆博物館新館有多少件文物首次亮相?

新館展出陶器、青銅器、玉石器、金器、象牙(含象牙雕刻)等各類文物共1500餘件(套),其中有600餘件文物為初次展出,包括三星堆3至8號祭祀坑新出土文物300餘件。青銅神壇、鳥足神像、騎獸頂尊人像、龜背形網格狀器、著裙立人像、虎頭龍身像等「重器」悉數亮相。

其中,青銅神壇、青銅騎獸頂尊跪坐人像、青銅鳥足神像等三組器物,借助修復師的手工拚對結合AI算法,通過數字化虛擬修復技術實現跨坑拚接及修補複原,並通過3D打印技術製作出原比例的研究性複原仿製品,重現文物神采。

青銅神壇組合系首次對外披露,是由八號祭祀坑出土的青銅神獸、上有13個小型青銅人像的鏤空基台,三號祭祀坑出土的青銅頂壇人像、青銅持鳥立人像,七號祭祀坑出土的青銅頂尊跪坐人像,以及二號祭祀坑出土的青銅喇叭座頂尊跪坐人像等部分拚合而成,造型繁複,內涵豐富,反映了古蜀的祭祀活動場景。

青銅罍展品。三星堆博物館供圖青銅罍展品。三星堆博物館供圖

關注3

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內有哪些數字科技?

新館「天地人神」展區採用了數字化修復演示的新展陳方式。數字化修復演示根據修復專家和AI算法對文物的拚對,並利用多媒體演繹實現相關「重器」一比一真實拚合修復全貌及細節解讀動畫展示。將AI技術、3D打印用於文物修復和展陳,這一全新的展陳方式,兼顧文物保護需求與陳列展示效果,充分體現了三星堆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成果。

以騎獸頂尊人像為例,其分別由出自二號坑的銅尊口沿、出自三號坑的銅頂尊跪坐人像和出自八號坑的銅神獸組合而成。這些文物經歷了3000多年的磨礪,本體脆弱,通高超2米,通過AI技術、3D打印以1:1的文物模型進行展出。這樣既能滿足文物安全穩定的展出需求,又可讓觀眾一睹文物的奇特與精美。

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展出的「青銅神獸」。三星堆博物館供圖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展出的「青銅神獸」。三星堆博物館供圖

新館「世紀逐夢」展區的「方艙考古」展項,採用最新的裸眼立體新媒體技術,將考古方艙還原到展廳里,反映了三星堆遺址祭祀區六個新坑的發掘工作。其使用的播放服務器立足於專業圖形工作站,以此打造目前最前沿的視覺藝術,讓遊客沉浸式體驗三星堆祭祀坑的考古發掘場景。

「巍然王都」展區的「三星堆遺址沙盤折幕」,採用當下最複雜的投影機矩陣無縫融合技術,配合目前最先進的同步播放系統,實現了近二十個超高清畫面同時播放但延時不超過3毫秒的展示效果,實時將數十台投影矩陣的畫面相融合,向遊客流暢演繹三星堆古城的整體畫面。

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展出的石壁殘件。三星堆博物館供圖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展出的石壁殘件。三星堆博物館供圖

關注4

三星堆博物館新館設計有什麼「亮點」?

為了三星堆新一輪考古發掘出土文物的陳列展示,三星堆博物館按照世界一流博物館的標準,重點謀劃建設了三星堆古蜀文化遺址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在此基礎上,投入1000萬元面向全球徵集概念設計方案,共有57家國內外的設計公司及團隊報名參與,通過資格預審確定10家設計單位進入設計階段。博物館邀請業內頂級專家經過3輪評審,最終從提交的累計23個設計方案中,選定了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獨立設計的方案。

根據建設方案,三星堆博物館新館選址於博物館北側中門區域,佔地91畝,建築面積5.44萬平方米,其中博物館面積4.78萬平方米,遊客中心面積6600平方米。主體建築地上2層、地下1層,地上建築面積4.37萬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1.07萬平方米,估算總投資14.33億元。

三星堆博物館新館設計以「堆列三星,古蜀之眼」為核心理念,突出「消隱」「協調」「實用」三大原則。設計延續了老館經典的螺旋曲線外牆,作為三個堆體外形和空間控制曲線,三個堆體的平面控制線延長相交於一點,平面夾角呈現嚴謹的幾何邏輯,生成獨特的形體韻律,三個沿中軸排列的覆土堆體,寓意「堆列三星」。

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內部一景。三星堆博物館供圖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內部一景。三星堆博物館供圖

新館外立面採用玻璃幕牆和青銅遮陽板,堆體部分採用天然花崗石,兩者虛實對比,形成了三星堆標誌性的「古蜀之眼」。屋頂採用了斜坡覆土形態,建築消隱於環境,呈現「館園合一」的特色。

「古蜀之眼」的設計靈感源於三星堆文化的眼睛崇拜,造型為雙曲面,呈現形式則為兩面形似眼睛的巨大玻璃幕牆,正對三星堆遺址發掘區,寓意三星堆跨越千年的古今對話。「古蜀之眼」容納「時空螺旋序廳」和「圜流古今劇場」兩個空間。

新館的室內裝修採用了極簡主義風格,以米色的藝術混凝土牆面、古銅色的金屬板、深灰色的地面等簡單的配色營造出三星堆獨有的藝術氛圍。其中的藝術混凝土牆面,靈感來源於三星堆土層的發掘斷面,是室內裝修的一大特色。館內各處體現著設計的匠心,例如,供遊客休憩的長凳利用了牆面的延展進行佈局,黑色木紋肌理的長凳線條優雅、一字排開,與建築融為一體,極具藝術美學。

新京報記者張建林 蔣鵬峰 張娜

編輯 陳靜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