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老虎日丨看虎躍:野生動植物種群繁榮見證中國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建設“傘護效應”

轉自:新華社

2017年試點,2021年正式成立

在占地約1.41萬平方公里的中國東北虎豹國家公園

東北虎豹保護出現明顯“傘護效應”

東北虎和東北豹是令人著迷的物種

它們居於食物鏈頂端,是生態系統健康和完整的標誌

相關專家介紹,生態學中有“十分之一”定律

簡單說,即在食物鏈的能量轉化中

2萬公斤的綠色植物才能轉化成2000公斤的食草動物

才能保證1只200公斤重的東北虎存活

如今

公園野生東北虎、東北豹的數量已分別增至50只和60只

均處於繁殖高峰期和種群快速增長期

並呈現出強烈的向內陸遷移擴散的趨勢

這意味著這裏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持續增加、物種不斷豐富

據不完全統計

公園內分佈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355種

包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10種,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34種

分佈有種子植物884種

正在成為生物多樣性富集的物種基因庫

梅花鹿聽覺和嗅覺都很發達,可連續大跨度跳躍

曾經

野生梅花鹿在東北地區一度瀕臨滅絕

如今,數量正在持續上升

名為紫貂,但它的皮毛並不是紫色

洞察力敏銳,動作靈巧,能在極寒之地生存

長相雖萌,卻敢於向大型草食動物發動進攻

在野外拍到一張紫貂照片非常困難

中華秋沙鴨是第三紀冰川期殘存物種

對棲息地水域環境要求極高,被譽為“生態試紙”

飛行和游泳能力都很強

東方白鸛

美麗而優雅的大鳥

全球僅有幾千隻,主要分佈在中國

喜歡吃魚類、大型昆蟲

壽命可達48年以上

赤狐又名火狐、紅狐

體色因季節和地區不同變化大

生性多疑,有“裝死”本領

能釋放奇特臭味

棲息環境非常多樣

東北紅豆杉在地球上已有250萬年曆史

對生態環境要求十分苛刻,在自然條件下生長緩慢

被稱為“吉祥樹”“黃金樹”

冰淩花學名側金盞花,植株小巧

卻能在凍土中生長

自然狀態下

從種子落地發芽到開花需要5年時間

野山參是參中珍品

千姿百態,形狀各異

一般生長在原始高山森林中

在中國東北虎豹國家公園

還生活著上萬居民

社會轉型,人員轉崗,發展生態產業

從“人進虎退”到“虎進人退”再到和諧共生

這裏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這裏建成了“天地空一體化監測系統”

能實時回傳畫面並通過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分析

不僅有助於科研工作,還為預警機制打下基礎

一旦發現野生動物靠近村屯或農田

系統及時報警,工作人員及時通知當地村民迴避危險

同時

野生動物損害補償機制也在逐步完善

策劃:王東明

記者:邵美琦、司曉帥

製圖:邵美琦、鄭校洋(實習生)

編輯:閔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