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軍陸戰隊首次裝備“戰斧”導彈,獲得空前的遠程打擊力

“戰斧”巡航導彈將賦予美國海軍陸戰隊前所未有的遠程打擊能力。

上週,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加州彭德爾頓營建立了其首個“戰斧”巡航導彈連。據美國軍事網站“戰爭地帶”(The Drive)25日報導,美國海軍陸戰隊展示了配備“戰斧”巡航導彈的遠程火力發射器。

報導稱,遠程火力發射器與早期聯合輕型戰術車輛(JLTV)的設計雖然類似,但仍有很大區別,前者一次只能裝載一個“戰斧”導彈發射箱,而基於後者的海軍陸戰隊“遠征艦攔截系統”(NMESIS)可以一次攜帶兩枚海軍打擊導彈。(NSM)。此外,遠程火力發射器上的“戰斧”導彈發射筒比海軍打擊導彈長得多。遠程火力發射器在底盤中心的兩側有兩個獨特的“盒子”。雖然其用途目前不清楚,但可能涉及一系列“戰斧”導彈專用系統,包括火控硬件。

美國海軍陸戰隊裝備的”戰斧“導彈發射車採用無人車輛,尺寸緊湊。

值得一提的是,遠程火力發射器比美國海軍或陸軍部署的用於發射“戰斧”的牽引拖車和集裝箱武器系統要小得多。陸軍的“戰斧”導彈系統被命名為“堤豐”,而海軍採用的是Mk 70的遠征發射器,而海軍陸戰隊的無人發射車更容易運輸,包括空運。

遠程火力發射器能夠發射任何“戰斧”巡航導彈,並將保留對地攻擊的能力,裝備遠程火力發射器部隊能夠在從部署地點打擊1600公里範圍內的海上和岸上任何地方的目標。美國海軍研究所新聞網(USNI)報導稱,“戰斧”是美軍為實現遠程火力能力而採購的關鍵武器之一,該部隊通過《部隊設計2030》為太平洋地區的挑戰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