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沿海,颱風「杜蘇芮」的過境一日

7月28日10時左右,福建泉州晉江市內的狂風暴雨驟然平息下來。經歷過多次颱風的市民王先生,並不覺得意外。

「越靠近颱風眼越平靜。」據中央氣象台消息, 「杜蘇芮」 於當天9時55分前後在晉江沿希頓陸,登陸時由超強颱風級減弱為強颱風級,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5級(50米/秒)。

而在這之前的幾天,被稱為1949年以來登陸福建的第二強颱風「杜蘇芮」,最終登陸地始終沒能確定。這讓福建沿海地區,包括與晉江相鄰的廈門市和漳州市,都投入到緊張的準備之中。

儘管如此,來勢兇猛的颱風依然造成了損害。據央視新聞消息,截至28日14時,「杜蘇芮」已造成福建省廈門市、漳州市、泉州市等9個設區市84個縣72.46萬餘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12.44萬餘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62.3公頃,其中絕收面積8.36公頃;直接經濟損失5227萬元,目前災情正在進一步統計。

與此同時,救援也未停歇。福建全省各級集結救援力量5萬多人、設備3萬多套,陸續投入搶險救援。

7月28日,福建泉州,一棵大樹被颱風吹倒,擋在路中央。消防員切割樹幹,準備把樹挪走。  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隊供圖7月28日,福建泉州,一棵大樹被颱風吹倒,擋在路中央。消防員切割樹幹,準備把樹挪走。  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隊供圖

過境前夜:囤水囤糧,加固門窗

有關颱風「杜蘇芮」的消息,從21日起就沒斷過。

7月21日,「杜蘇芮」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23日、24日昇格為超強颱風,逐漸向台灣南部沿海靠近。

「杜蘇芮」逐漸靠近的一週里,廈門的天氣變得陰沉悶熱,雖然不下雨,但風越來越大。家住廈門市翔安區的小臨開始做準備。她和身邊的朋友陸續採購桶裝水、麵包、充電寶,以確保在停水停電的情況下,也能維持正常的生活。「經歷過2016年的颱風‘莫蘭蒂’,大家都有些緊張。」小臨說。

住在廈門的居民,或多或少都聽說過那次颱風的威力。2016年9月15日淩晨3時05分,「莫蘭蒂」正面登陸廈門,登陸時近中心最大風力為15級(48米/秒),為強颱風級別,它導致全市房屋倒損17907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0.5萬畝,災難直接損失102億元。

 「我們都不清楚,這次颱風的影響有沒有‘莫蘭蒂’大。」廈門大學學生尤明說。學校吸取了2016年的經驗,按照最高等級做好準備,學生和老師們在窗戶上貼了「米」字形膠帶,減小玻璃破碎帶來的風險,並堵住窗戶的縫隙;室外的展板等可移動的物品都被收好,以免它們被風吹走砸到人;易積水的路面也進行了排水檢查,地勢低的地方放足了沙袋,避免雨水回流。

颱風到來前,廈門大學工作人員為學生宿舍加固窗戶。  受訪者供圖颱風到來前,廈門大學工作人員為學生宿舍加固窗戶。  受訪者供圖

7月27日是颱風登陸的前一天。據中央氣象台消息,這天,「杜蘇芮」的中心距離福建廈門南偏東方向約360公里。中國氣象局在27日啟動了颱風一級應急響應,廈門市也啟動了防颱風一級應急響應。

尤明說,學校已經發佈停課通知、推遲期末考試,並提醒同學們儲存食物和水,待在寢室,避免外出。27日當晚,所有輔導員也都入住了學生宿舍,確保可以隨時處理緊急情況。尤明注意到,以往,校外的白城沙灘總是聚集著成群的遊客,但27日這天,沙灘也被攔上了警戒線,警察和誌願者不斷提醒遊客遠離海邊,注意安全。

27日中午,廈門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發佈全市動員令,從7月27日15時起到防颱風一級應急響應結束之前,在全市範圍內實行「三停一休」,即除民生保障類(供水、供電、燃氣、通信、醫療等)、生活服務類(提供生活必需用品的商超等)行業外,全市其他所有行業實施停工(業)、停產、停課、休市,取消各類聚集性活動;18時起,生活服務類行業停止營業;20時起,除出租車、網約車外,地鐵、BRT(快速公交系統)、公交等公共交通停運;22時起,出租車、網約車停運,各跨海通道、高架橋關閉。除應急車輛外,其他車輛不得上路。

27日15時,正在工位上關注颱風最新動向的小臨接到公司通知,提前下班。她注意到,地鐵站里擠滿了提前下班的人。

7月27日15時許,廈門某地鐵站擠滿了下班回家的人。  受訪者供圖7月27日15時許,廈門某地鐵站擠滿了下班回家的人。  受訪者供圖

回到家後,小臨所在的一個微信群裡,有人發了一張超市倉庫門口堆滿桶裝水外賣袋的照片。

廈門一家超市負責人張先生介紹,從26日晚,超市就出現了爆單的情況,居民購買的物品集中在桶裝水、方便麵、麵包,「比平時多出40%左右的訂單。」

到了27日22時左右,天氣有了變化。前一天還能把停在路邊的共享單車吹跑、把樹攔腰刮斷的風,此刻連片樹葉都吹不動了。

窗外的景像似乎靜止了。「大家都在緊張等待著。」尤明說。

颱風登陸:有村子積水短電,水產養殖受損

風是在28日夜間回來的,雨也來了。

28日淩晨2時,小臨被雨聲吵醒,拿出塑料袋塞進窗戶縫隙里,防止水灌進來。在距離廈門70多公里的晉江磁灶鎮,居民陳先生記得,早上9點左右,風最猛。「擺在外面地上的垃圾桶和花花草草被吹得到處亂跑。」中午之前,天都黑壓壓的。

路徑幾經變化,28日9時55分前後,「杜蘇芮」最終在晉江市沿希頓陸。

晉江市金井鎮圍頭村位於颱風登陸區域,是當地最早受到颱風侵襲的地方之一。

新京報記者從圍頭村村民委員會獲悉,颱風未造成人員傷亡,但已導致200餘戶村民家中停電,村里約五分之三的樹木受災,「有的倒伏,有的被吹斷了,大大小小約3000棵。」圍頭村黨支部書記洪水平說。掉落的樹枝、樹葉堵住了排水溝,造成沿海部分道路積水。村內的幾棟古厝(閩南地區傳統民居)被吹倒,好在裡面的居民此前已轉移到安置點。

颱風過境後,晉江市某小區內的大樹被連根拔起。  受訪者供圖颱風過境後,晉江市某小區內的大樹被連根拔起。  受訪者供圖

據洪水平介紹,該村位於圍頭半島的圍頭海角附近,水產養殖、旅遊和捕撈是村里的主要產業。此前,當地政府已提前關閉旅遊景區,7月系當地休漁期,漁船也早已停靠海邊。「颱風對旅遊和捕撈業影響不大。」洪水平說,但水產養殖會受到較大影響,「三分之二的村民從事水產養殖業,主要是在近海海域進行鮑魚養殖和網箱養殖。」

公開資料顯示,圍頭村鮑魚養殖年產值超2億元,被譽為「海峽第一村」。村內一家規模較大的鮑魚養殖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養殖鮑魚時,需在海上放置浮漂、繩子,再掛上養殖桶。

29日風浪減弱後,該負責人外出查看災情發現,數百畝海上鮑魚養殖基地中,部分養殖桶破裂。陸上養殖基地的棚頂也被刮走。

「網箱養殖也受到影響,部分網箱破裂,箱內養的魚都跑了。」洪水平說。風浪減弱後,他在岸邊看到,十餘艘小型漁船被吹到岸上,船體有破損,「不少漁船的纜繩被吹斷了。」

附近其他村子的養殖產業也受到影響。金井鎮石圳村一馬匹養殖公司的負責人李先生告訴記者,颱風登陸時,多個馬棚、十餘盞路燈被吹走,預計損失十餘萬元。

在泉州市區,市民張先生看到,28日10時許,泉州海峽體育中心頂棚部分材料被台風捲起,四散在風中。29日上午,體育中心一位工作人員說,被吹起來的只是彩板表皮,頂棚並沒有太大損壞。

7月27日上午,泉州海峽體育中心頂棚材料被吹落。  受訪者供圖 7月27日上午,泉州海峽體育中心頂棚材料被吹落。  受訪者供圖 

風雨營救:5萬多人、3萬多套設備投入搶險

如今,「杜蘇芮」向北移動,風雨逐漸減弱。

國家海洋預報台在28日16時將海浪預警級別降為黃色,風暴潮警報已經解除。20時起,廈門市應急響應結束。22時,颱風等級已降至強熱帶風暴,最大風力降至10級(25米/秒)。

在泉州市內,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8日18時,颱風至少導致45人和一頭水牛被困,一個大型廣告牌被吹得搖搖欲墜,不少倒伏的樹木攔住了路,部分道路積水超過50釐米,部分車輛被淹。由於交通不變,一位等待孕檢的預產期孕婦,無法趕到醫院。

上述突發情況都在等待解決。據悉,福建全省各級集結救援力量5萬多人、設備3萬多套,陸續投入搶險救援。對泉州市的消防員而言,7月28日是異常繁忙的一天。

28日9時許,洛江區萬安消防救援站接到報警稱,一處高層民房的臥室玻璃破裂。消防員取下碎玻璃和玻璃框,最後關緊房門並堵嚴——防止台風颳進客廳。

10時許,北峰消防站接到報警,被吹倒的大樹壓塌了一處雞棚, 正在轉移雞鴨的老夫妻被困。消防員清理了樹木,輪流背起腿腳不便的老夫妻,將兩人轉移到安全區域。

11時許,鯉城區消防救援大隊接到報警稱,一處民房附近有鐵皮墜落。消防員趕到現場,用繩子綁住鐵皮和房屋的金屬支架,進行加固。

12時許,一棵倒伏的大樹橫躺在馬路中央,公安和消防救援人員一同出手。十餘人抱著樹幹,試圖抬起挪走,但沒成功。最終,消防員鋸斷樹幹,用車拉走。

13時許,鯉城區江南消防救援站接到報警稱,一處建築頂部的大型廣告牌搖搖欲墜。消防員爬上樓頂,用安全繩一端鉤住廣告牌,牢牢拽住。

7月28日,消防員正在處理搖搖欲墜的廣告牌。  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隊供圖 7月28日,消防員正在處理搖搖欲墜的廣告牌。  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隊供圖 

14時許,有兩名老人被困在被水淹沒的街道上。消防員駕駛皮划艇趕到,攙著老人上艇,轉去安全地帶。

這些只是開始。「颱風過境只是一瞬,留下眾多漫長的救援搶險工作。」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隊一名工作人員說。

(應受訪者要求,小臨、尤明、黃麗為化名)

新京報記者 左琳 叢之翔  熊麗欣 吳夢真 實習生 吳依晨 楊夢夢 桑治漪靜

編輯 彭衝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