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萊索托工地趕往金磚會場

    7月18日至20日,南非德班,中國青年代表曹豐澤在「發展公正能源轉型夥伴關係」分議題討論會上回答外方提問。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趙安琪/攝

    今年7月,我以中國青年代表的身份來到南非德班,參加在那裡舉辦的第九屆金磚國家青年峰會。與其他幾位參會的中國代表不同,我並非從萬里之外的中國趕來,而是從南非鄰國萊索托輾轉前往的。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中國電建正在那裡修建一個規模龐大的輸水系統,將萊索托高地的水輸送到嚴重缺水的南非大城市約翰內斯堡,就像是南非版「南水北調」工程。我如今就在這個項目上工作。

    在深山裡待久了,南非德班的高樓大廈令我有些眩暈,我已經許久沒有感受到這種現代城市的氣息。2021年從清華大學獲得土木工程專業博士學位後,我來到了非洲,從讚比亞、坦桑尼亞再到萊索托,已紮根南部非洲水電站施工建設一線兩年多時間。能夠有機會代表中國青年參加這個活動,我感到非常榮幸。

    在青年峰會上,我們中國青年代表的發言與觀點,得到了參會各方普遍的認可與重視。中國青年代表發言後,總會有熱烈的回應與討論。在其他參會代表的發言中,也幾乎都會提到中國在國家發展、脫貧減貧、工程建設等領域取得的卓越成就,都表達了願向中國學習成熟的經驗。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身為一名中國青年代表,我體會到了一種從未感受過的尊嚴。

    我深知,在這種尊嚴的背後,不是我們這些在場的中國代表個人的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有多麼優秀,而是中國強大的發展實力與對世界各國長期以來秉承的友好、平等、尊重的態度,讓各國代表累積了對中國的深度好感與信任。作為一名駐外工程師,我更加深切知道,為我撐起國際舞檯面子的是數百萬紮根海外工程前線,暴霜露、斬荊棘的建設者們。沒有他們打造的實實在在的產品,沒有他們質量過硬的工程,我的演講只會是一紙空談,我的觀點只會被束之高閣。

    與金磚各國代表舉杯歡慶友誼之時,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工地上的兄弟們,想起了艱苦卻熠熠生輝的工地時光。我想起了那無孔不入的瘧疾,吹翻屋頂的狂風,時斷時續的互聯網,還有因為停電只能摸黑開完的生產會。我想起了塔吊師傅在我頂不住時給我包的餃子,想起了連續澆築59個晝夜不停盤的碾壓混凝土倉號,想起了大壩封頂時的喜極而泣……這世上的玉盤珍饈,何曾比得過那一碗餃子?

    當我在講台上驕傲地宣佈,已有超過3000萬非洲人因為中國企業的電力建設而用上了電時,無數張疲憊而驕傲的面孔湧入我的腦海。他們是紮根海外幾十年,舉重若輕的老總工;是沉默寡言,技術精湛的高級工長;是初來乍到,充滿活力的新工程師……站在金磚國家青年峰會這個光榮的國際講台上發出中國聲音的,不是我,是他們。他們的名字無人知曉,但水電站建成的一刻,奔湧的電流照亮了非洲的學校,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中,每一句都是他們的名字。

    美好的交流時光無比短暫。3天的峰會議程結束後,我又匆匆趕回萊索托的工地,繼續與高山深穀做鬥爭。望著忙碌的工地建設現場,我不禁在想,中國青年生在這個時代是幸運的。在這個時代,我們有無數的機會把青春變成一場奮鬥的征程,把我們頭腦中的構想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實踐,讓這世上許多的人,因為我們的拚搏努力而獲得實實在在的福祉。

    當「一帶一路」建設遇上金磚青年,我們的合作沒有上限,我們的拚搏永無止境。中國青年,行勝於言,說到做到。

    (作者係第九屆金磚國家青年峰會中國青年代表團成員、中國電建水電十一局非洲分局萊索托波里哈利引水工程二期項目部項目副經理)

曹豐澤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3年08月03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