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刹海市」爆火、《好聲音》被嘲,製作方星空華文悶聲發財?丨藍鯨觀察

500億市值背後,星空華文需要講出綜藝之外的更多故事。

撰文 | 張子悅

《中國好聲音2023》不溫不火地播出了一期,卻因為刀郎一首新歌站上了風口浪尖。

對於《羅刹海市》中充滿諷刺意味的歌詞,有網民聯想到刀郎與那英、汪峰、楊坤等人的陳年舊怨,將新歌發佈解讀為一場網絡歌手對主流樂壇遲來20年的「復仇」。同時,與那英、汪峰等人相關的《中國好聲音》也被罵關評論。

負面評價之外,好聲音的製作方星空華文股價卻一路飄紅,年內漲幅高達149%。一片混戰下,星空華文悶聲發大財?

一鍋老湯「熬」12年

7月20日,《中國好聲音》第12季在湖州錄製場地召開發佈會。新一季節目導師由薛之謙、劉憲華、周華健、潘瑋柏擔任,並打破過去十一年來只能「盲選」的模式,新增加「明選賽道」。但這樣的變化並沒有得到觀眾的肯定,曾幾何時,《中國好聲音》因「盲選」給素人選手相對公平的機會而受到肯定,如今改變的規則似乎在有意迎合近年唱跳節目潮流。導師組的年輕化或許出於流量的考慮,卻弱化了節目「權威性」的標籤。在觀眾看來,種種變革更大程度上是「多此一舉」,《中國好聲音》已經越來越無法和其他綜藝節目區分開來。

爭議之中,刀郎的新歌《羅刹海市》把《中國好聲音》直接捲到了輿論場的風口浪尖之上。歌曲中,「未曾開言先轉腚」疑似與導師轉椅為特點的《中國好聲音》對應,那英、汪峰、楊坤都曾擔任節目導師。「馬戶」「又鳥」「半扇門楣上裱真情」「哪來鞋拔作如意」也被對號入座,意指華語樂壇當下「以醜為美」的亂象。聯繫四人多年前的恩怨,不少網民將《羅刹海市》解讀為一場網絡歌手對主流樂壇遲到20年的「復仇」。

歌曲的一夜刷屏,已經顯示出了這場反擊的結果。近期,那英的社交平台湧入超過400萬條評論,主要都在為刀郎鳴不平,楊坤、汪峰、高曉鬆等人的帳號也未倖免。面對種種解讀,刀郎與其唱片公司始終保持沉默。7月28日,楊坤在高讚評論「差不多可以收場了,別綁架底層了,被你罵的也是底層,《羅刹海市》這歌可能罵的就是你哦」下留言稱,「最後一句說對了」,疑似回應該風波。次日,刀郎的經紀方首次發聲表示,關於《羅刹海市》掀起的歌壇風波,以後不會有公開回應。

刀郎的本意難以猜測,但《中國好聲音》卻因此遭遇了「無妄之災」。開播初期,各種負面新聞纏身,節目微博帳號直接被罵關評論,讓這一季節目的前景再度變得不確定起來。

2012年爆火至今,《中國好聲音》早已陷入了流量下滑和變現受阻的焦慮之中。從第一季到第十一季,《中國好聲音》在豆瓣上的評分從7.9一路下滑至4,創造的收入也從數十億元減少到2.56億元。疫情發生後,節目的吸金能力下降得尤其明顯。2019年-2021年,《中國好聲音》產生的毛利從2.29億元下滑至560萬元,毛利率從46.6%驟降至2.2%。

口碑市場雙撲街,作為一鍋熬了12年的老湯,《中國好聲音》已經再難為觀眾帶來新意。

難覓下一「好聲音」

截至目前,《中國好聲音》依舊是星空華文旗下最大的綜藝IP。作為一家綜藝節目收入佔比八成以上的公司,熱門綜藝IP的營收能力下滑將直接影響公司的業績。2022年,星空華文的營收為8.73億元,同比減少22.5%。這已經是公司收入連續下降的第四個年頭,和2019年的18.07億元相比,星空華文目前的營收規模已經縮減52%。

拆分各項業務來看,星空華文基本全線收入下滑。2022年,綜藝節目IP製作、運營及授權業務收入7.02億元,與上年同期的8.8億元相比有所減少。根據公司的說法,這主要是受宏觀經濟環境及疫情的負面影響,來自廣告銷售的收入從上年同期的6.05億元減少至4.86億元。近三年,綜藝節目IP運營及授權收入同比數別減少18.7%、19%、20%,王牌IP的吸金能力正在加速變弱。

報告期內,星空華文實現歸母淨利潤8692萬元,同比由盈轉虧。但盈利情況向好的原因卻不是業務發展,2021年星空華文錄得商譽減值虧損3.81億元,而2022年並無此項虧損,疊加行政開支的減少,才讓利潤數據好轉。實際上,星空華文期內毛利僅有2.8億元,和2020年相比已經減少52%。

收入和利潤連續下滑,標誌著星空華文的熱門綜藝IP已經「變老」,公司又一直未能創造出新現象級綜藝節目。《這!就是街舞》的體量遠不如《中國好聲音》,《追光吧!哥哥》曾被寄予厚望,但營收卻不足億元。財報中,星空華文2022年製作並播出的8檔節目中,除去抖音上播放的三部,主流衛視及影片網站上播出的仍是已有知名度的IP節目。看起來,星空華文的新產出並未跟上老綜藝IP「冷卻」的步伐。

經營不樂觀的情況下,星空華文只能採取「節衣縮食」的舉措。2022年,公司的銷售及分銷開支、行政開支為2534.1萬元、1.47億元,同比數別減少28%、19%。報告期內,星空華文的銷售成本為5.92億元,而上年同期為8.52億元。

但縮減的開支沒能緩解公司資金面的壓力。2022年,星空華文經營活動所的現金淨流入3.26億元,同比減少20%。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5.88億元,而2020年年末現金規模尚有9.03億元。現金短持續承壓。

整體來看,營收接連下滑、毛利不穩、現金吃緊……星空華文的業績表現難言優異,但資本市場卻似乎對其抱有極大信心。

星空華文的「新故事」

2022年12月29日,星空華文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首日收盤價漲幅超過70%,之後股價一路狂飆。截至2023年8月2日,星空華文報收125.7港元,和發行價26.5港元相比上漲374%,總市值超過500億港元。為何星空華文的股價能夠一路攀升?

一是綜藝股標的稀缺性。綜藝領域的上市公司本就不多,有成熟代表作的更是稀少。此前被稱為「中國綜藝第一股」的煜盛文化,上市即遇綜藝寒潮,如今已在港股停牌。現在,星空華文已經是真正意義上的「綜藝第一股」。

二是完善的影視生態,與垂直綜藝的煜盛文化不同,燦星文化和星空華文傳媒電影完成重組後,旗下IP種類更加豐富。除了熱門綜藝,公司還擁有音樂、電影、劇集等IP。截至2022年12月31日,星空華文擁有8976個音樂IP和757個電影IP。

三是廣闊的想像空間,儘管再現《中國好聲音》這樣現象級別的爆款綜藝可能性不大,但圍繞選秀節目,星空華文可以講出更多故事。比如藝人經紀,《中國好聲音》的選秀性質為公司提供了做藝人經紀的天然資源庫。第一季節目爆火後,星空華文迅速成立夢響強音,主營演藝經紀,捧紅的代表藝人就有張碧晨、周深等。

去年熱門的元宇宙概念,星空華文顯然也沒有錯過。今年7月,星空華文宣佈推出與上海奧那科技(Nfkings)共同開發的「Sing!Meta耀音」產品,這是《中國好聲音》元宇宙版本的首個應用程序。消息公佈後,星空華文的股價再次開啟上揚週期,7月股價漲幅達到12.7%。

《好聲音》未褪去的光環、綜藝股標的的稀缺、廣闊的想像空間,支撐起了星空華文超過500億港元的高市值和接連上漲的股價。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星空華文的新故事,說服力似乎並不強。目前,張碧晨、周深都已經不在燦星簽約藝人之列。除此之外,《中國好聲音》其他簽約藝人的發展並不突出,2020年夢響強音失去冠軍單依純, 2021年,由於經營不善,夢響強音的商譽減值虧損高達3.81億元,佔比總營收三成以上。

至於元宇宙和Web 3,眼下元宇宙技術要素並不成熟、落地難度大,這些因素都導致市場對元宇宙概念的態度正在變得理性。星空華文的元宇宙故事能否講通,還需要進行長期投入和驗證。

此外,星空華文目前仍然處於訴訟麻煩。其在兩起訴訟案件中擔任被告人,一起是和南韓MBC電視台的版權糾紛,事涉三季《蒙面唱將猜猜猜》,索賠金額達到1.1億元。另一起是和歌手鄧紫棋的經濟糾紛,2022年7月,鄧紫棋所在經紀公司蜂鳥音樂對燦星文化提起訴訟,申索履約服務費及律師費共計1650萬元。

留不住又碰不紅的冠軍、虛無縹緲的元宇宙、纏身的官司……500億市值之下,星空華文需要講出綜藝之外的更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