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樓》導演:成毅和光同塵的氣質與李蓮花一致

江湖奇案單元劇《蓮花樓》改編自藤萍的小說《吉祥紋蓮花樓》,講述了李蓮花、方多病、笛飛聲三人在捲入江湖之後,逐漸建立深厚情誼攜手破案的故事。作為一部「武戲劇」,《蓮花樓》中有不少武打戲份,故事開局便是男主李相夷與笛飛聲的一段超長雙人打戲。日前,該劇導演郭虎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表示,希望該劇的武戲風格是「既具傳統武俠精髓,又具東方武俠美感,同時又能讓現代觀眾接受的」。

《蓮花樓》群像海報。《蓮花樓》群像海報。

故事:三個人物象徵著人生的三個階段

《蓮花樓》講述了聞名武林的四顧門門主李相夷在大戰後身受重傷,退隱江湖,成為淡泊名利的遊醫李蓮花(成毅飾),在遇到新朋友方多病(曾舜晞飾)與舊敵笛飛聲(肖順堯飾)後又重新被捲入江湖的故事。三人在共同探案闖蕩江湖的過程中,不僅上演了一幕幕啼笑皆非戲碼,同時也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在維護正義與江湖大義的過程中,獲得了自我的成長。在郭虎看來,這個故事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就是故事中所表達的「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家國情懷——「劇中三人,雖然立場不同,性格迥異,但在面對大是大非、家國存亡之際,都不約而同地選擇走上救國的道路,盡顯英雄豪情本色。」

在郭虎看來,劇中的三個人物恰恰象徵著人生的三個階段:方多病象徵著血氣方剛,仗劍天涯的少年時期;笛飛聲象徵著有了明確的目標後,一心向前,為了理想,銳意進取的青年時期;而李蓮花則象徵著功成身退,淡泊名利的晚年時期。一個人由於自己心境的不同,對外在事物的認識與感受便不同,因此便會有自我否定、自我調侃、自我懷疑、自我肯定的過程。「劇中三個人物的關係,正如同人生三個時期一樣,時而相互打鬧、相互調侃,時而相互肯定、齊心協力。但從本質上來講,三人都是擁有俠義心腸的人,因此他們的關係是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

成毅飾李蓮花。

敘事風格:「武俠」「懸疑」共同服務於故事的主題

《蓮花樓》以江湖奇案為架構,保留了傳統的門派、武學、招式、江湖紛爭等元素,同時選擇「奇案」為切入口,通過「武俠+懸疑」的形式,以探案的方式一環扣一環地解開謎題,揭露人物背後的陰謀和真相。郭虎說,在敘事上,「武俠」「懸疑」這兩種元素共同服務於故事的主題——「俠義精神,家國情懷」。其中,「懸疑」是探求真相、追求正義這一類的影視劇不可或缺的,而「武俠」則是捍衛真相、維護正義的必要手段,二者本身就存在著緊密聯繫,相輔相成,有機結合。

在文學上古有《三俠五義》《虯鬢客傳》,現當代有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武俠宗師四大家,可以說,「武俠」中蘊含的俠義精神貫穿於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上個世紀20年代末,以武俠精神為主題的武俠電影,已經登上歷史舞台。郭虎認為,隨著時代的進步,觀眾審美品位的改變,武俠劇在整個行業內的佔比不斷下滑,打戲的風格也從之前的硬橋硬馬,逐步向仙俠類的特技打鬥轉變。郭虎表示,這次在《蓮花樓》打戲風格的選擇上,創作團隊主張以實打為主,虛打為輔,南拳北腿,刀槍棍棒兼而有之。「在動作的設計上,劇中採用的是雙結合的方式,即虛與實相結合,寫實與寫意相結合。在打鬥的過程中我們力求穩、準、狠,某些場次也同時要求兼有東方寫意美學的美感。在後期剪輯過程中,我們將打鬥的節奏儘量加快,將打擊感、爽感打磨到極致。」

在懸疑方面,劇中也有一些「詭案」元素,兇手用怪力亂神偽裝兇案,讓懸疑故事增加了更多的驚悚與戲劇化。在這一點上,郭虎認為,懸疑感是本劇非常重要的元素,在營造懸疑感時,希望可以讓觀眾得到的信息與主角得到的信息儘量同步,讓「發現」與「突轉」儘可能同時作用在主角和觀眾身上,令觀眾身臨其境。同時,在解開謎團的過程中,儘量遵循「本格派」的手法,用大量的鏡頭去敘述案發的經過與細節,將案件合理地建立在一個虛構的武俠世界中,讓觀眾覺得這樣的懸疑感更加真實。

對話

新京報:在主人公的人設上,在你看來,李蓮花、方多病、笛飛聲是三個什麼樣的人物?

郭虎:李蓮花是一個悲劇英雄,在他的身上,有一種宿命的意味。故事中,他本是萬人景仰的劍神,後遭人暗算,一夜跌下神壇。之後他為找師兄遺骨,殫精竭慮、四處奔波,卻沒想到自己早已捲入了一場巨大的陰謀中。他想要逃離江湖,卻終究躲不開江湖事;他苟延殘喘於世,只為尋回親情,卻發現親情至苦;他本可以遠走他鄉,不問天下事,卻因心繫社稷,捨生取義。正如我前面所說,他是一個悲劇,但更是一個英雄。

方多病是一個初出茅廬青澀少年。在他的身上,有我們希望在少年人身上看到的一切優秀品質。他血氣方剛,俠肝義膽,為朋友兩肋插刀,對不平事嫉惡如仇。隨著故事的發展,他從一個不懂刑探卻嚮往刑探的毛頭小子,蛻變成了屢破奇案的神探;從不懂江湖卻嚮往江湖的尚書之子,蛻變成了一個老辣的江湖客。他的一腔熱血,俠義心腸,讓他終成一代大俠。

曾舜晞飾演方多病。

笛飛聲是一個武癡,他不求功名利祿,但求武功天下第一。他外表冷酷,卻心腸火熱,心細如針,多次救李蓮花與方多病於水火之中。在大是大非、家國危難面前,他毅然決然地站在了大義一邊,以武林至強,斬殺一切邪魔歪道。

新京報:成毅、曾舜晞、肖順堯在你看來,分別有什麼氣質和劇中人物相符?

郭虎:成毅之前合作過。他這一次的表演很生活,很自然,代入感很強,和他以往給我的印像有很大的不同,這一點是讓我感到驚喜的。他自身所具有的那種和光同塵的氣質與劇中李蓮花的氣質是比較一致的。

曾舜晞本身的少年感就很強,劇中的方多病陽光、積極向上,和他本人的契合度也很高。

肖順堯可以說是本色出演,剛開始跟他接觸的時候,覺得他不苟言笑,有距離感,但時間久了你會發現他是一個冷面熱心的人。從這一點上來說,他與劇中笛飛聲的性格頗為相似。

總之,三位演員都很敬業,在劇中的演繹,都超越了以往的自己,圓滿完成了劇本賦予他們的任務和我對於他們的期待,令我非常感動。

肖順堯飾演笛飛聲。

新京報:對你而言,這部劇創作中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郭虎:這部劇對我而言,挑戰有很多,但最有挑戰的,我覺得是如何讓年輕一代的觀眾,能夠理解和欣賞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俠義精神,傳承我們的家國情懷。一部劇,它不應當只是簡單的說教,而是應當讓觀眾在觀劇的同時,能夠與劇、與人物的命運產生共鳴,從而感受到整部劇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因此,為了讓年輕的觀眾有更好的觀劇體驗,我們在拍攝武戲時,進行了虛實的結合,寫意與寫實的結合,不但傳承了中國傳統武術的精髓,同時也兼具了現代武術的一些共性;在剪輯的過程中,我們也有意識地加快了武戲的節奏,讓打戲更加明快;在文戲的鏡頭方面,我們也特意設計了一些搖、甩的鏡頭,這些設計將破案的緊張感和刺激感拉滿的同時,也讓鏡頭之間的銜接變得更加流暢,更加有力,從而幫助敘事,使觀眾的代入感更強;在整體的故事結構上,我們還加入了一些案件重演的戲,彌補了翻案時只有大段台詞,沒有畫面的尷尷,保證了觀眾的觀劇體驗;此外,我們也從觀眾的角度出發,調整了劇集的整體節奏,將三位主角開心搞笑的日常穿插在緊張、壓抑的案件當中,讓觀眾在神經緊繃的時刻,能夠得到一些舒緩,從而更好的全身心地投入到下一段緊張刺激的劇情中。這些對於我和我們整個團隊來說,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戰。

新京報記者 劉瑋

編輯 佟娜

校對 劉軍